87

主题

2

好友

276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5480
帖子
5712
精华
1
经验
2765 点
金钱
2745 ¥
注册时间
2008-6-15
发表于 2010-8-1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36# dj-sdu
按你那公式算出来的就是输出正弦波的有效功率(你的验算也是这样对待的),你不妨按你验算的结果再算算峰值功率是多少?
屎坑石 发表于 2010-8-1 20:43

我算出的输出电压峰值是用来算他的供电电压的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供电电压已知的情况下,能否计算峰值功率?

51

主题

4

好友

360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7210
帖子
5214
精华
0
经验
3604 点
金钱
3436 ¥
注册时间
2007-9-15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0-8-1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甲类:静态时上下两管导通电流平衡,所以中点为零。动态时上下两管电流不平衡,但是不绝止两管导通深度不一样。这时有电流流过负载。
乙类:静态时上下两管不导通没电流,所以中点为零。动态时上管导通下管绝止,上管绝止下管导通。有电流流过负载。

547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244
帖子
23731
精华
1
经验
15869 点
金钱
14653 ¥
注册时间
2006-8-6
发表于 2010-8-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我算你的电压算对了吗?你还没说呢,按照计算就差不多了,甲类功放电压不是越高越好,只要达到设计要求就得了,更高的电压只能使电路产生更大的功耗
dj-sdu 发表于 2010-8-1 20:55



放心啊,只要你猜的是在 25-55V 之間的就一定對的。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甲类:静态时上下两管导通电流平衡,所以中点为零。动态时上下两管电流不平衡,但是不绝止两管导通深度不一样。这时有电流流过负载。
乙类:静态时上下两管不导通没电流,所以中点为零。动态时上管导通下管绝止,上 ...
问胆 发表于 2010-8-1 21:06

是的,很多人都知道这样的大前提,但细节上就拧不清了。你再看看我在一楼所说的,跟你这里的定义并没有冲突。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22楼验算电源电压的结果(+-35V),静态电流为1.8A,对于8欧纯阻负载,则成为纯甲类功放机,在整个输出波形中,机器都工作于甲类状态;如果电源电压大于+-35V,静态电流仍为1.8A,则为甲乙类机(8欧纯阻负载),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出现机器在一个完整输出波形中,有工作于甲类状态的时候,也有工作于乙类的时候(峰顶和谷底附近),所以叫甲乙类。

87

主题

2

好友

276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5480
帖子
5712
精华
1
经验
2765 点
金钱
2745 ¥
注册时间
2008-6-15
发表于 2010-8-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供电电压已知的情况下,能否计算峰值功率?
屎坑石 发表于 2010-8-1 21:02

可以,在电路有足够大的放大倍数下,输出电压峰值等于电源电压减去晶体管压降,基本上就等于输出峰值电压。例如一个土15V供电的功放输出峰值电压大约是10~12V左右,再除以1.414就是输出有效电压值。这是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实际还会有点出入。

87

主题

2

好友

276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5480
帖子
5712
精华
1
经验
2765 点
金钱
2745 ¥
注册时间
2008-6-15
发表于 2010-8-1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心啊,只要你猜的是在 25-55V 之間的就一定對的。
simon62 发表于 2010-8-1 21:10

那你又不说10~100V肯定会中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在电路有足够大的放大倍数下,输出电压峰值等于电源电压减去晶体管压降,基本上就等于输出峰值电压。例如一个土15V供电的功放输出峰值电压大约是10~12V左右,再除以1.414就是输出有效电压值。这是理想状态下 ...
dj-sdu 发表于 2010-8-1 21:46

那你算算按照你在22楼验算出来的电源电压,输出峰值功率是多少?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103.68W ?

87

主题

2

好友

276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5480
帖子
5712
精华
1
经验
2765 点
金钱
2745 ¥
注册时间
2008-6-15
发表于 2010-8-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算出峰值电压=28.28V则P=UU/R=28.28×28.28/8=99.9698W
再减去25%压降=99.9698-99.9698×0.25=99.9698-24.99245=74.97735W。
74.996635W就是输出峰值功率,如果再除以1.414=53.025W
53.025W就是刚才计的功率了,只是刚才计的时候没有拿得精准计数,现在计算的是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几位
这样算对了吗?

137

主题

9

好友

282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8590
帖子
2695
精华
0
经验
2828 点
金钱
2508 ¥
注册时间
2007-2-6
发表于 2010-8-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功率管有偏置,如上管电流增大时,下管并不会出现截止。弄懂这一点很重要!!小小偏置就可“消除”交越失真。这也是当年高级电工班考试的一道题。实际纯甲只是负载与导通严重的下管(或上管)形成的复合负载。乙类负载纯粹就是喇叭。甲乙类(实际还是甲类),是负载与微导通下管(或上管)形成复合负载。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算出峰值电压=28.28V则P=UU/R=28.28×28.28/8=99.9698W
再减去25%压降=99.9698-99.9698×0.25=99.9698-24.99245=74.97735W。
74.996635W就是输出峰值功率,如果再除以1.414=53.025W
53.025W就是刚才 ...
dj-sdu 发表于 2010-8-1 22:12

你搞错了。
为得到103.68W,使用精确值。
你在22楼验算出来的电源电压应该精确为35.8V,减去7V的管压降得28.8V,这就是负载的峰值电压,所以峰值功率为28.8*28.8/8=103.68W。

0

主题

0

好友

5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24498
帖子
69
精华
0
经验
50 点
金钱
60 ¥
注册时间
2010-7-28
发表于 2010-8-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菜鸟学习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0-8-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算出峰值电压=28.28V则P=UU/R=28.28×28.28/8=99.9698W
再减去25%压降=99.9698-99.9698×0.25=99.9698-24.99245=74.97735W。
74.996635W就是输出峰值功率,如果再除以1.414=53.025W
53.025W就是刚才 ...
dj-sdu 发表于 2010-8-1 22:12
功放的有效输出电压是51.84W乘以8Ω开根号,得到20.36V的有效值,峰峰值57.59V,这是忽略晶体管的压降的理论电压,实际情况还要视电路而定,不过一般都是加多几V。所以使用正负30V电压就差不多了。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功率管有偏置,如上管电流增大时,下管并不会出现截止。弄懂这一点很重要!!小小偏置就可“消除”交越失真。这也是当年高级电工班考试的一道题。实际纯甲只是负载与导通严重的下管(或上管)形成的复合负载。乙 ...
阿斯匹林 发表于 2010-8-1 22:28

“小小偏置就可“消除”交越失真。”——谬误啊。不知是受教科书、老师或当年那个ljm的误导,还是自己理解错?

1

主题

0

好友

39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1601
帖子
436
精华
0
经验
397 点
金钱
397 ¥
注册时间
2008-4-26
发表于 2010-8-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是斑竹加分的帖子,我不认同楼主的观点.


可见互补推挽放大能够输出多大的甲类功率取决于静态电流和负载,即(2I)平方乘R(电源电压当然应在正负2IR以上)。这是错的.假设R是8欧电源电压正负50伏时静态电流3A,<正负2IR=48V符合你的条件>按你的算法
(2I)平方乘R=(2*3)平方乘8=6*6*8=288W
此时静态功耗3*(50+50)=300W
对吗?

我是老菜鸟,没什么文化.但还是不认同楼主的观点,看了多年的杂志,包括《无线电与电视》有许多观点是不认同的,真够乱的.但认同《无线电与电视》92年第5期36页署名发烧王的观点是对的.

P=2×I平方×R
正负电源电压当然应在2IR+2I时CE的压降+发射集电阻压降以上.

别问为什么,我没文化!中学没上完.图解法和公式来历只能看懂说不清楚.不想挣分,拍砖别把我拍死.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屎兄正确!
huifei 发表于 2010-8-1 19:14

还是有明白人的,也许碰到11楼那样的人太多了,所以他们都不愿意说。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0-8-1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功率管有偏置,如上管电流增大时,下管并不会出现截止。弄懂这一点很重要!!小小偏置就可“消除”交越失真。这也是当年高级电工班考试的一道题。实际纯甲只是负载与导通严重的下管(或上管)形成的复合负载。乙 ...
阿斯匹林 发表于 2010-8-1 22:28
推挽电路如果偏置电流小于或等于输出电流,则一定会出现一边管导通,一边管截止的情况,小偏置是不可能消除交越失真的,但却存在一个最优偏置,达到这个最优点,就能使交越失真减到最小。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0-8-1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是斑竹加分的帖子,我不认同楼主的观点.


可见互补推挽放大能够输出多大的甲类功率取决于静态电流和负载,即(2I)平方乘R(电源电压当然应在正负2IR以上)。这是错的.假设R是8欧电源电压正负50伏时静态电 ...
WANGCLZL 发表于 2010-8-1 23:00

R是8欧电源电压正负50伏时,静态电流取2.625即可成为纯甲类,取到3A已经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