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主题

1

好友

913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985
帖子
4309
精华
1
经验
9137 点
金钱
2729 ¥
注册时间
2006-6-8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8-6-10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青歌赛的评委们是否也要盲听打分才显得公正准确呢?

1

主题

0

好友

13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HOBBY

Rank: 6Rank: 6

UID
32755
帖子
1392
精华
0
经验
1355 点
金钱
1350 ¥
注册时间
2007-12-25
发表于 2008-6-10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虎豹 于 2008-6-10 18:00 发表
央视青歌赛的评委们是否也要盲听打分才显得公正准确呢?

堂吉柯德的回答:是.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8-6-1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0 weizinou 的帖子

这么多双盲试验的报告也叫个案?

就是第一篇出来的有关双盲试验的结果,只要其全程都符合科研的要求,也作了统计学分析,这样的论文,已经不属个案的范畴,属于论著一类,论著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科研。个案很多是一例报告或虽有几例但没有完全符合科研设计,这才叫个案。才会放到个案一栏去发表。

有关抬杠的定义不错,以少数不科学的东西要“推翻”全世界都公认的定论,就是抬杠!

1

主题

0

好友

13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HOBBY

Rank: 6Rank: 6

UID
32755
帖子
1392
精华
0
经验
1355 点
金钱
1350 ¥
注册时间
2007-12-25
发表于 2008-6-1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639827608 于 2008-6-10 17:15 发表
不说不难道要100%举手赞成?这还叫讨论?

教训别人还是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先生?

这些话对你不正适用吗?.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8-6-10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1 龙虎豹 的帖子

这是两码事,因为还要看表演的技巧。

85

主题

6

好友

1889

积分

认证会员 当前离线

傻人不眨眼

Rank: 4

UID
5107
帖子
9570
精华
3
经验
1889 点
金钱
1830 ¥
注册时间
2005-8-2

认证会员

发表于 2008-6-10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639827608 于 2008-6-10 18:17 发表
这么多双盲试验的报告也叫个案?

就是第一篇出来的有关双盲试验的结果,只要其全程都符合科研的要求,也作了统计学分析,这样的论文,已经不属个案的范畴,属于论著一类,论著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科研。个案很多 ...

不是针对你的,呵呵 。关键是你们讨论的我已经看不懂了,只能谈谈自己对盲听的看法,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的。

31

主题

0

好友

117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7713
帖子
1125
精华
0
经验
1174 点
金钱
1085 ¥
注册时间
2007-1-19
发表于 2008-6-1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639827608 于 2008-6-10 16:25 发表


"退一步就按你的图来讲,这大象就是双盲试验的象征,怀疑双盲试验就像瞎子摸像!"

这句有点以前公路边的“谁烧山,谁倾家荡产!”的味道 4a39ce4834d978653c104.jpg

  科学越发达,理论越艰深,学科也就越是高度地分化,人的专业知识面也日趋狭窄。如果你问某位科学家的研究领域,他可能会说:我在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分部、理论化学研究所、量子化学研究室、从头计算方法研究组、从事多原子分子课题中的位能面计算工作。你尽可以和他讨论“从头算”方面的问题。但倘若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使双方都感到尴尬。一问,嘿然;又问,敛容;三问,正色;再问则拂袖而去。这不禁使人想起一个曾在宫廷御膳房供职的厨师。他后来受雇于某大家。主人想以其资历炫耀一番,命他烧制一桌宫廷筵席宴客。答曰不能,因他是专做宫廷点心的。又令其制做一席宫廷点心待客。又答曰不能,因为他是为做某种点心专职切制葱末的。也许当今从事各种专业工作的人中就有不少“专门切葱”的。-----引用詹克明《裸猿-道德德》


科学家们早已不满足于“象腿学”、“象耳学”、“象尾学”、“象牙学”这四门基础分科了。现代的博士生导师已带领众多子弟分兵于“象腿学”中的“象脚学”、“象趾学”、“象腿力学”等分支 以及“象脚学”中的“象皮学”,“象肉学”“象骨学”“象毛学”等次分支了,一旦把“象毛学”啃的滚瓜烂熟,就急不可耐地要宣布:现在让我来告诉大家“象”是什么样的吧-------它由角化细胞组成,体细长,尾部卷曲,头部......."

547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244
帖子
23731
精华
1
经验
15869 点
金钱
14653 ¥
注册时间
2006-8-6
发表于 2008-6-10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真武阁 于 2008-6-10 19:36 发表

这句有点以前公路边的“谁烧山,谁倾家荡产!”的味道 438991

  科学越发达,理论越艰深,学科也就越是高度地分化,人的专业知识面也日趋狭窄。如果你问某位科学家的研究领域,他可能会说:我在化学研究 ...



你好像在影射某人啊。

129

主题

4

好友

5491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农夫,山前有点田!

Rank: 3Rank: 3

UID
17787
帖子
6491
精华
4
经验
5491 点
金钱
3821 ¥
注册时间
2007-1-2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8-6-10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7 真武阁 的帖子

一旦把“象毛学”啃的滚瓜烂熟,就急不可耐地要宣布:现在让我来告诉大家“象”是什么样的吧-------它由角化细胞组成,体细长,尾部卷曲,头部......."


贴切,非常贴切!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8-6-10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7 真武阁 的帖子

所以嘛,不太懂得盲听的意义,就炫耀一下别的东西也好。

0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1939
帖子
139
精华
0
经验
134 点
金钱
134 ¥
注册时间
2008-4-30
发表于 2008-6-10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聽感不止是耳朵的事,它還包括了皮膚的感覺,毛髮的感覺,現在你還不願意接受的是人的聽力不穩定也是事實,希望不是絕對事實,損失的是你不是我。”我认为ch639827608烧友没必要和持以上观点的“大侠”争论!他要感觉是他的权利,就让他感觉去吧!但我倒是有一个疑问,皮肤和毛发对声波的感觉要睁开眼睛才能感觉到吗?既然他认为“人的聽力不穩定也是事實”,那么这些人(应该是少数吧)也是在这样的“不稳定”前提下听出各种器材之不同啊?他们得出某样东西是怎么怎么样的结论会更具客观性吗?更何况他们是一边用眼欣赏着这些器材一边听的!也许应该具有客观性,因为他们有感觉!!学习了!!

0

主题

0

好友

13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1939
帖子
139
精华
0
经验
134 点
金钱
134 ¥
注册时间
2008-4-30
发表于 2008-6-10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ch639827608烧友,我为你感到累!!我认为应当省下精力,建议赞成“盲听更能客观地判断不同器材之间是否事实上存在人能分辩的区别”观点的烧友在论坛上讨论一下要增加哪些做法使盲听更具客观性,更有意义!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8-6-10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2 richardma 的帖子

其实很多盲听的设计都已经是科学的了。
现在纯粹是科普问题。
不是累不累的问题,现在的互联网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上的,知道的也不说,让别人觉得我们到现在还不懂双盲试验的科学性,这不是我们的真实情况。
已经科学的东西再去增加什么的,那是多余的。

96

主题

12

好友

370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077
帖子
3315
精华
6
经验
3705 点
金钱
2485 ¥
注册时间
2004-7-24

社区贡献

发表于 2008-6-1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没练书法前,以为自己的字写的很个性;学了后,羞愧啊,以前的字就是狗屎.虽然写的也难看,但比没有章法的好.
呵呵,类比下

1

主题

0

好友

13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HOBBY

Rank: 6Rank: 6

UID
32755
帖子
1392
精华
0
经验
1355 点
金钱
1350 ¥
注册时间
2007-12-25
发表于 2008-6-10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车继续转, 无可厚非;唐吉兄上阵,随风而去。
头像被屏蔽

372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4633
帖子
12221
精华
2
经验
11254 点
金钱
9361 ¥
注册时间
2006-11-14

社区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8-6-10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6 aili 的帖子

这种干扰在明听时也一样存在,再加上品牌和价格的干扰,明听就肯定比盲听更不合理,所以盲听是可取的。

0

主题

0

好友

356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当前离线

为人民服务

UID
30801
帖子
595
精华
0
经验
356 点
金钱
366 ¥
注册时间
2007-11-20
发表于 2008-6-1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主题

2

好友

130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0489
帖子
1320
精华
0
经验
1309 点
金钱
977 ¥
注册时间
2007-3-19
发表于 2008-6-1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glinvent 于 2008-5-31 13:49 发表
我没听过Rod Elliott ,也没听过他的实验.但是我有我的自己亲身的经历.有一次我打开我的音响系统.放理查德克来德漫的钢琴曲,很小的音量.边放边看书,我一直以来有这个习惯.刚开始我没觉得有什么变化.当我 ...


赞成,,有时候往往在不自觉的时候反而能听出分别。。
我耳朵不太行。。机器换了东西听一两首音乐是从来听不出分别来的。
但我一直工作一直听,,不很刻意,,有时就在旁边听,,
有时到外面听,,各种风格的碟子轮流听。。都是听得很熟的碟子。。
这样在某些地方就会感觉到和脑海中的印象有些不同的地方,,
比如有几下特别喜欢的低音来到的时候,会感觉力度也许会有少许的变化,,
下沉得深了还是不如,,听高音的变化建议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听,,
会比较明显。。。。。

看来跑题了。。

说下我端午回家二天的听音收获。。

未级场管的高音远比不上三极管。。

是不是很可笑呀,,

我先说明,,我不发烧,,

我只是一个Diyer,,喜欢听音乐,,但是没M买器材,,

才DIY的。。初中开始玩,,到现在已经8~9年了。。
头像被屏蔽

372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4633
帖子
12221
精华
2
经验
11254 点
金钱
9361 ¥
注册时间
2006-11-14

社区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