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主题

0

好友

22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2184
帖子
1763
精华
0
经验
222 点
金钱
222 ¥
注册时间
2007-12-14
发表于 2008-6-6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顶起来,我能提供两对超时空喇叭线试听,3米和2.5米的。大家听听同品牌同型号的线材,只是长度不一样,看有没有区别
头像被屏蔽

10

主题

1

好友

35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3537
帖子
960
精华
0
经验
352 点
金钱
348 ¥
注册时间
2008-5-19
发表于 2008-6-6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主题

0

好友

15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3118
帖子
1601
精华
0
经验
1546 点
金钱
1507 ¥
注册时间
2007-5-28
发表于 2008-6-6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盲听是科学,音乐是艺术

用科学来分析艺术,当然不一定行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8-6-6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2 lglinvent 的帖子

滤波器的接法如不对,比如地线的接法,正确接法应该是滤波器的外壳直接与机壳(刮掉油漆)直接大面积紧密接触,如果单单接它的地线脚则形同虚设。

如果机子的EMI有问题,换带屏蔽的电源线是有效的。因为这机外电源线等效于一条天线,它发射和接受EMI,设备也发射和接受EMI,形成恶性循环,这屏蔽电源线正好打破了这恶性循环,听起来效果明显不奇怪。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8-6-6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3 decarte 的帖子

艺术的深层次的本质即是科学的,否则就没有音乐学院了。

8

主题

0

好友

15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3118
帖子
1601
精华
0
经验
1546 点
金钱
1507 ¥
注册时间
2007-5-28
发表于 2008-6-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639827608 于 2008-6-6 16:49 发表
艺术的深层次的本质即是科学的,否则就没有音乐学院了。


什么是“艺术的深层次的本质”,这样的描述也太玄了吧
头像被屏蔽

10

主题

1

好友

35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3537
帖子
960
精华
0
经验
352 点
金钱
348 ¥
注册时间
2008-5-19
发表于 2008-6-6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0

主题

1

好友

35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3537
帖子
960
精华
0
经验
352 点
金钱
348 ¥
注册时间
2008-5-19
发表于 2008-6-6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0

主题

1

好友

35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3537
帖子
960
精华
0
经验
352 点
金钱
348 ¥
注册时间
2008-5-19
发表于 2008-6-6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8-6-6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6 decarte 的帖子

一点也不玄,你能够说音乐学院的教材不是科学的吗?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8-6-6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8 lglinvent 的帖子

这道理也太简单了,对于本来就较差的你说他很好,使人带着很高的期望值,一心想会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结果不是这么回事,人就会从一个极端走现另一极端尽量寻找它的缺点。
而且他那种举例也不能否定盲听。

0

主题

0

好友

22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2184
帖子
1763
精华
0
经验
222 点
金钱
222 ¥
注册时间
2007-12-14
发表于 2008-6-6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组织一次盲听,我就用181楼说的两对线,还不信邪了

5

主题

0

好友

5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078
帖子
5585
精华
2
经验
5672 点
金钱
5633 ¥
注册时间
2007-8-18
发表于 2008-6-6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9 lglinvent 的帖子

1875谁做了跟什么名机的盲听?

这500美元的跟20000美元的盲听对比是millwood举的例:

f) Bob Carver,设计相位线性器,Carver和SunfireHi-Fi放大器的设计师,挑战1980年代的Hi-Fi机构,他宣称他能够仿制出任何Hi-Fi放大器的声音的机器,这全部经历叫做“伟大的Hi-Fi挑战”,
在1980年代被完成。Carver首先复制ML-2给Audio Critic(一个Hi-end音响杂志),结果没有一位Audio Critic的编辑能够分辨出原机和仿制机。Carver接着仿制Conrad-Johnson(当是卖价超过20000美元,在1985年),试听两天,不打开盖给Stereophile(一个音响杂志)编辑看他自己的放大器,没有一个Stereophile的编辑能够分辨出500美元的Varver(石机)放大器和价值超过20000美元的Conrad-Johnson(胆机)放大器。

129

主题

4

好友

5491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农夫,山前有点田!

Rank: 3Rank: 3

UID
17787
帖子
6491
精华
4
经验
5491 点
金钱
3821 ¥
注册时间
2007-1-2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8-6-6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nfucius 于 2008-6-6 10:40 发表
试问不懂音乐(或者似懂非懂)的人,能区分器材的好坏吗,
=============================
器材=音乐?
不董音乐的人,就不需要器材?
越走越偏的偏执狂。

我有说器材=音乐?,我有说不董音乐的人,就不需要器材?我对你的理解能力深表遗憾!
我怎么就是越走越偏的偏执狂?
请不要对他人进行无端猜测与评论,论坛交流最基本的礼貌是对事不对人!

0

主题

0

好友

63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老兵退役

Rank: 5Rank: 5

UID
20363
帖子
651
精华
0
经验
639 点
金钱
573 ¥
注册时间
2007-3-17
发表于 2008-6-6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80年代就开始搞盲听。人的耳朵是相当不稳定和不可靠的。时间,环境,心情,精神状态。。。。等等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听觉。

129

主题

4

好友

5491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农夫,山前有点田!

Rank: 3Rank: 3

UID
17787
帖子
6491
精华
4
经验
5491 点
金钱
3821 ¥
注册时间
2007-1-2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8-6-6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看法都是主观的东东,怎么会是客观的?

你说:《毕竟不是每个人的听音要求和欣赏水平都物理地相等》,难道先对这样的一群人做心理暗示听音会更客观吗?--------难道:《毕竟不是每个人的听音要求和欣赏水平都物理地相等》,这句话是个人看法而不是客观存在的吗?!

有心理暗示在先有入之见才会睁眼说瞎话,盲听就是要排除心理暗示的误导!

从millwood发言里引一段:Carver接着仿制Conrad-Johnson(当是卖价超过20000美元,在1985年),试听两天,不打开盖给Stereophile(一个音响杂志)编辑看他自己的放大器,没有一个Stereophile的编辑能够分辨出500美元的Varver(石机)放大器和价值超过20000美元的Conrad-Johnson(胆机)放大器。

这就是盲听的一例,要是先在未听之初告诉那些编辑:这是20000美元的是很有名的名牌,那是500美元的没什么名声,经这么心理一暗示,那些编辑们一定会异口同声的说20000美元的那部好得多!然后什么什么解析力呀,细节呀声场呀等等不一而足,但这些对20000美元机器的赞美之词其实是心理暗示而产生出的梦呓!——这就是睁眼说瞎话啦

129

主题

4

好友

5491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农夫,山前有点田!

Rank: 3Rank: 3

UID
17787
帖子
6491
精华
4
经验
5491 点
金钱
3821 ¥
注册时间
2007-1-2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8-6-6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onfucius 于 2008-6-6 10:46 发表
所谓见光死,现在是盲听死。
难道一个器材就是用来听音乐?看电影就是?
使我想起我们公司的某些人,简直就是偏执狂。
看问题做工作,不是靠实施而是靠感情。
我这一种做事只靠事实不带感情的人成了某些人( ...

在音响DIY论坛发这个帖,我根本不能理解这贴想表达的到底是关于音响的内容还是个人为满足某方面心理需要的内容。

129

主题

4

好友

5491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农夫,山前有点田!

Rank: 3Rank: 3

UID
17787
帖子
6491
精华
4
经验
5491 点
金钱
3821 ¥
注册时间
2007-1-2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8-6-6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xyxl 于 2008-6-6 10:57 发表
相信楼上已经有很多兄弟体会到了和没有基本逻辑的人来讲道理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

何谓“基本逻辑”?请明示。
怎样才算是具有“基本逻辑”的人?有法律依据或者道德标准吗

0

主题

0

好友

285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9222
帖子
2737
精华
6
经验
2857 点
金钱
2785 ¥
注册时间
2007-10-21
发表于 2008-6-6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most wine tasting is done double blind. that is, the wine tasters don't know the brand of the wines they are tasting.

美国有一次做酒评,也是盲测。
结果众位专家评出来的最好的酒是5美元(忘记是不是1美元了。)一瓶的葡萄酒。
这说明什么?
盲听太不科学了!


the most recent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 month or so back, on wine tasting is that when done double blind, expert wine tasters couldn't tell expensive wines from inexpensive wines (from a few dollars a bottle to a few thousand dollars a bottole).

when done sighted, ie, the wine tasters were told of the wine's prices, the same expensive wines suddenly taste much better than the same inexpensive wines to the same wine tasters.

do you know why?
头像被屏蔽

31

主题

0

好友

29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099
帖子
316
精华
0
经验
292 点
金钱
209 ¥
注册时间
2004-7-26
发表于 2008-6-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