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364
- 在线时间
- 1127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7-4
- 阅读权限
- 120
- 精华
- 0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 UID
- 910
- 帖子
- 4624
- 精华
- 0
- 经验
- 4364 点
- 金钱
- 4048 ¥
- 注册时间
- 2004-6-27
|
综合网友关于输出管发射极电阻取值的观点:
1.平衡管子的作用,还有就是对管子有一定的过流保护作用,阻值越大,平衡就越好,对管子的配对要求就越低,但输出驱动力就越差。
同意,但是正常制作不应该因为输出管的离散性而大幅度提高电阻的阻值。
2.均流电阻,防止管子特性不一工作点失控。同极性配对好一点,就可以用小一点。末级带大环反馈的用小一点。
同意,原因见观点1的回复。
3.负温度系数的场效应管可以不用,因其能自动均流。
不同意,这个电路能有自动稳定静态工作点的特性,甚至可以通过对几个电阻阻值的理论计算就能大约确定静态电流。而保持静态电流稳定的要素是两个:一个是相关管子要同温,另一个就是PN节的温度特性要基本一致,用了负温度系数的场管看似能稳定静态电流,但是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静态工作点的优势没了。
4.电阻小点,低频好点,内阻小点,电阻大点,对管子要求低点,要是管子一致性好,小点好点,一般都是0.1-0.47多见,0.22用的最多。
同意。
5.用两个0.22的串起来,两端电压高点,主要是给过流保护电路提高点灵敏度,安全点好。
不太同意,如果要使用0.47欧姆左右的电阻,宁可用两个或者3个1欧姆的电阻并联更好。电阻并联的优势在这里明显优于串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