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主题

2

好友

5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50329
帖子
586
精华
0
经验
590 点
金钱
564 ¥
注册时间
2022-2-21
发表于 2022-3-1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s001 于 2022-3-15 18:02 编辑
岑雪涛 发表于 2022-3-15 17:07
推动级右侧中点与输出中点连上的话,喇叭非线性产生的电力就会送入放大器反复放大。国产平价喇叭就更难出 ...


昨天衣服穿少了,今天生病了,脾气有点冲,抱歉。
论基础知识我真不行,和发明电路的大佬谈论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下面是LTSpice仿真文件,楼主下载LTSpice仿真一下就好了,功率管电流波形以及输出失真确实异常。
岑雪涛LTspice.rar (16.01 KB, 下载次数: 72)

9

主题

3

好友

290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6
精华
0
经验
2903 点
金钱
2852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15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15 16:20
不是看负载的电压和电流波形,那是正常的,只不过失真大,可不是大一点点,48R负载(耳机),是THD从0.00 ...

  
     这个电路似乎是一个混合了多种电路的产物,或者说是结晶。把推动管的发射极电阻接到电源端的电路,我最早是在雅骏Arcam Alpha上看到的,这个电阻可以用恒流源来代替,具体电路可以在挪威的音乐之旅的功放电路里看到,据说这是音乐之旅声音好的原因之一。

https://audio-circuit.dk/downloa ... et-AW250-pwr-sm.pdf

Arcam Alpha.rar (72.3 KB, 下载次数: 70)

13

主题

2

好友

5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50329
帖子
586
精华
0
经验
590 点
金钱
564 ¥
注册时间
2022-2-21
发表于 2022-3-1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cgpad 发表于 2022-3-15 19:44
这个电路似乎是一个混合了多种电路的产物,或者说是结晶。把推动管的发射极电阻接到电源端的电 ...

没有一个推动级是一样的,你发的这些图都是常规推动的改进。
你们不是怀疑我,是怀疑LTSpice。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5 21:42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15 17:51
昨天衣服穿少了,今天生病了,脾气有点冲,抱歉。
论基础知识我真不行,和发明电路的大佬谈论有点不知 ...

抱歉,我发现我画错了图,Q1Q2是2SC2240配2SA970,错写成c2073了。

9

主题

3

好友

290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6
精华
0
经验
2903 点
金钱
2852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15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15 21:10
没有一个推动级是一样的,你发的这些图都是常规推动的改进。
你们不是怀疑我,是怀疑LTSpice。


  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个电路使用了二极管进行偏置,右边的部分电路可以看成是正负3伏的稳压电源,详情参考“781#楼” 所说的。

Buffer AMP QXT .jpg

QXT Buffer AMP.jpg



9

主题

3

好友

290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6
精华
0
经验
2903 点
金钱
2852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1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15 21:10
没有一个推动级是一样的,你发的这些图都是常规推动的改进。
你们不是怀疑我,是怀疑LTSpice。


    把右边的稳压电源去掉了,推动管的发射极电阻改成了2K,接到电源端。

QXT Buffer AMP.jpg

sshot-1.png
sshot-3.png
sshot-2.png
QXT Buffer.jpg



31

主题

4

好友

831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864426
帖子
799
精华
0
经验
831 点
金钱
765 ¥
注册时间
2019-7-3
发表于 2022-3-15 23:28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欧姆的射击电阻是我所见到最大的了,严重影响功放内阻

13

主题

2

好友

5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50329
帖子
586
精华
0
经验
590 点
金钱
564 ¥
注册时间
2022-2-21
发表于 2022-3-16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cgpad 发表于 2022-3-15 23:25
把右边的稳压电源去掉了,推动管的发射极电阻改成了2K,接到电源端。

对交流信号而言射级电阻是200,不是2K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22-3-16 12:42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岑雪涛 发表于 2022-3-15 08:13
这个电路流入欧美日很快就会变成集成电路,重新陷入神秘,连复刻都不用专业知识了。

说这个话也真是太自大了。所谓的专利电路变来变去,还都不合理,任何一个科班出生的电子技术员一看你这个电路就错漏百出。一大堆线性电路只等效一个电阻。简化后看就是一个错改的传统输出电器。别以为欧美的人都是蠢的。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22-3-16 12:4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你最初置顶的那个版本中,这个后级的接法其实真正名字叫做镜像传输,在集成电路设计里面是大量存在的,要是较真起来,连专利你都没资格申请

9

主题

3

好友

290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6
精华
0
经验
2903 点
金钱
2852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16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16 10:24
对交流信号而言射级电阻是200,不是2K


    这个电阻可以决定推动管的静态电流。因为正负3伏稳压电源,所以用200欧,推动管的静态电流大约等于6伏除以200欧,等于30mA .我的这个是接到50伏电源,所以用2K

sshot-1 26MA.png
sshot-1 265.png
sshot-1 2K.png

9

主题

3

好友

290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6
精华
0
经验
2903 点
金钱
2852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16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gpad 于 2022-3-16 17:38 编辑
nos001 发表于 2022-3-15 21:10
没有一个推动级是一样的,你发的这些图都是常规推动的改进。
你们不是怀疑我,是怀疑LTSpice。



     好像没什么问题啊。。。

sshot-9.png
sshot-10.png
sshot-11.png
sshot-8.png
sshot-7.png
sshot-6.png
sshot-5.png
sshot-4.png
雪涛.jpg

13

主题

2

好友

5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50329
帖子
586
精华
0
经验
590 点
金钱
564 ¥
注册时间
2022-2-21
发表于 2022-3-16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s001 于 2022-3-16 15:48 编辑
cgpad 发表于 2022-3-16 13:55
好像没什么问题啊。。。

图压缩的太厉害

R2、Q7电流
岑1.JPG
Q93、Q94电流
岑2.JPG

输出电压、THD
岑3.JPG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16:08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愿望是好东西大家分享,有人动手了吗?别扯专利了好不好?扯专利的先找出1995年以前发表的电路文献有类同者,我相信当时的专利局也是没有类同文献可驳倒才发的专利证书,找不出95年以前的类同文献就别再提专利这不该那不该。否则我狂起来就说殴美日抄了我的专利,因为自1995年后这个电路就有公开文献了。就相当于世界科研史上有我的文字,代表着甚至比哈佛出身书呆子更高层次的学术水平。不服的拿1995年以前的科学文献去专利局告去。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16:2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三十年老烧,不买天价器材不等于不找机会蹭听天价器材,练就一对金耳朵也不是没有可能,凭着音质记忆用廉价土炮重现出来,动动脑筋的事,所有的元件整合都是为了音质,不是为了给科班出身的人纸上谈兵。

9

主题

3

好友

290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6
精华
0
经验
2903 点
金钱
2852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1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16 15:20
图压缩的太厉害

R2、Q7电流


    修改的电路前面部分也有问题。
sshot-1.png
sshot-2.png
sshot-3.png
sshot-4.png
sshot-5.png
sshot-6.png
sshot-7.png
sshot-8.png
175828yho.jpeg

9

主题

3

好友

290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6
精华
0
经验
2903 点
金钱
2852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16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16 15:20
图压缩的太厉害

R2、Q7电流


sshot-1.png
sshot-2.png
sshot-3.png
sshot-4.png
175828yho.jpg

5

主题

6

好友

171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24753
帖子
1665
精华
0
经验
1712 点
金钱
1658 ¥
注册时间
2016-12-20
发表于 2022-3-16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cgpad 发表于 2022-3-15 23:25
把右边的稳压电源去掉了,推动管的发射极电阻改成了2K,接到电源端。
去掉所谓的“右边稳压电路”是正确的,原电路是有问题的。
都不用仿真,只要分析一下就明白:当输出幅度较大时,比如10Vp,那二只用作稳压三极管的发射结是很可能发生反向击穿,只是幸亏二只用作稳压的三极管的基极所串的电阻够大,起到限流作用,才使二只用作稳压的三极管逃过一劫。但不管怎么说,这二只管子工作状态异常,去掉工作得更好,完全是多余的。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22-3-16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bhv580742 于 2022-3-16 23:31 编辑
牛哥 发表于 2022-3-15 08:55
我同意您的基本观点,仿真在原理上跟实际操作虽然有差距,但是在调整电路参数的时候,总的变化趋势是 ...


你说的对,这个中点电压会跟随信号有点浮动,但不大,可以忽略。那是因为这个稳压电源有内阻,大概是60欧姆。
并且由于稳压上下调整管的HFE不同,等效内阻也不同,带来上下不对称的失真(上下稳压内阻差异带来电源波动不对称,会叠加在原信号里)。
所以793楼网友短路对地的18k电阻仿真后,由于电源内阻就都接近0,对称失真降低了。(忽略二极管的非线性)
等效内阻如下,图1:先忽略二极管(等同交流短路),图2:电源和地的电压是恒定的,如同短接,三个电阻如同并联,
由于HFE作用,内阻等于R/HFE=6K/100=60欧。
无标题.png
最终等效如下,一堆复杂电路不如直接一个电阻接到vcc和vee,这点802楼的同学也说对了。
其实这些一目了然的电路不用仿真,但还是谢谢仿真的同学。
11.png

52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800669
帖子
13674
精华
0
经验
13672 点
金钱
13551 ¥
注册时间
2015-9-21
发表于 2022-3-16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在二极管失真为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