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主题

3

好友

290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6
精华
0
经验
2903 点
金钱
2852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18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18 12:31
输出1.125W,总谐波失真

你不要问我了,因为我不会用LTspice,所以我无法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我也不相信楼主的电路在LTspice里的仿真和在Multisim里的仿真差别是如此的大。

13

主题

2

好友

5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50329
帖子
586
精华
0
经验
590 点
金钱
564 ¥
注册时间
2022-2-21
发表于 2022-3-18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cgpad 发表于 2022-3-18 12:39
你不要问我了,因为我不会用LTspice,所以我无法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我也不相信楼主的电路在LTspice里的仿 ...

好吧,我是杠精

52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800669
帖子
13674
精华
0
经验
13672 点
金钱
13551 ¥
注册时间
2015-9-21
发表于 2022-3-18 17:1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18 12:15
我自己可造不出这样高明的电路。
将图按照楼主的画图形式描了一下,你看是不是和楼主的一样了。


失真不大,就这么回事。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22-3-1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dbhv580742 于 2022-3-18 21:52 编辑

这个(图1)就是上世纪1979年发布在法国音响杂志上的电路,比楼主号称的时间早几十年,而且这个才是实用完美版本,可以全功率输出的甲类功放,并且加入电流反馈(相当于共基放大的射极引入反馈),这种反馈速率可以轻易达到几百V/us,比传统电压反馈(基极引入反馈)速度要高很多。
单纯楼主的电路并不适合做功放,但在集成电路里应用广泛,可以前级小电流传输,相当于镜像传输,即VBE相同,集电极电流也相同得到传输,要求PN结特性相同,温度相同,在集成电路里才可以实现(789楼牛哥说对了),分立的话,呵呵,看楼主加的2欧射极电阻就可以明白。
但要是输出大电流,必须加入本图中的未级管。这个电路前面也给大家分析过优缺点。并非楼主说的独家专利,可以震撼欧美,重新陷于神秘。。。人家欧美可是上世纪就研究得明明白白。
没有任何神秘,就是传统功放输出的偏置温控单三极管或二极管换成一对同特性的三极管而已(图2)。
无标题.png
传统输出功放把偏置换成一对三极管,就可以同上面电路一样了。
电流反馈电阻数值同上。
无标题.png

9

主题

3

好友

290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6
精华
0
经验
2903 点
金钱
2852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1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Bastode SE Class-A Amplifier
Bastode SE Class-A Amplifier Complete.jpg
Bastode  with N-Channel MOSFETs Output Pulse.png

9

主题

3

好友

290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6
精华
0
经验
2903 点
金钱
2852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18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Rail Splitter Circuit
Rail Splitter Circuit Qua Headphone Buffer.png
Bastode-Based Power Unity-Gain Buffer Large.png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08:06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hdbhv580742 发表于 2022-3-18 21:14
这个(图1)就是上世纪1979年发布在法国音响杂志上的电路,比楼主号称的时间早几十年,而且这个才是实用完 ...

你挖祖坟刨出来这个是射极跟随器,不是专利颁证亮点,早年电池收音机为了省电要避开交越失真用的就是交叉互补射极跟随器输出。
当时负责帮我写申请材料的阿姨说过,我这个输入级交叉射极串联互补的电路为开环工作提供了稳定条件,二者结合有新颖性,开环是世界难题,应该容易得。
也就是说当时声称能开环工作的电路都容易得专利,甚至于今天,声称能全开环工作的电路仍容易获得专利。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08:18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
9184245E-E778-48AB-9ECB-33EEF01CBBA3.jpeg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08:20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刚做好的电压放大部分,做成正负56V供电手工运放。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08:30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话又说回来,许多工程师在研究全开环放大时放弃了,因为发现全开环出声松夸,证症结不是全开环就必定松夸,而是设计师走不出未级管射阻1欧以下这个误区,认为增大了内阻损失了功率,殊不知末级管一旦靠自身偏置获得足够负反溃馈便是全速线性发挥,出来的靓声功率更巨大。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08:54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晒出的这个4个推动管的电流放大部分,并不是为取代交叉互补射随器那两个1.1K射阻,而且我早两年就画出来的思考,当时由于4管推动串太多二板管觉得太难看容易被笑话而放弃动手,这次动手是因为射随器被大家非议太多,好象我做贼偷来似的,所以动手。动手才知道,N管与P管的对称互补确实不如NP管与NP管的对称互补,此理论于后级仍然适用。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08:55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冲破自己的成见很关键。

251

主题

40

好友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如果拥有金耳朵,只能花更多金钱 ¥ $去折腾.

Rank: 8Rank: 8

UID
261072
帖子
28919
精华
0
经验
24474 点
金钱
22964 ¥
注册时间
2010-11-14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22-3-1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xwmke1 于 2022-3-19 09:39 编辑
mxwmke1 发表于 2011-11-2 17:02
貌似只曾经申请过


我10年前的疑问。
有专利证书发上来见识下?
这个帖子及另外一个帖子,回帖者有明白人,更多是不明觉厉的。都是好奇“专利”这字眼。
一个啼笑皆非的电路,限于作者的认知水平,以为天下无敌了,拿去申请专利是有可能的。
懂的自然懂。

251

主题

40

好友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如果拥有金耳朵,只能花更多金钱 ¥ $去折腾.

Rank: 8Rank: 8

UID
261072
帖子
28919
精华
0
经验
24474 点
金钱
22964 ¥
注册时间
2010-11-14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22-3-1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xwmke1 于 2022-3-19 10:15 编辑

贴一些与此帖相关的信息供参考。(无法进入中国专利检索数据库核实)
IMG_20220319_100055.jpg
IMG_20220319_100223.jpg
IMG_20220319_100754.jpg

16

主题

0

好友

147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1060
帖子
1477
精华
0
经验
1479 点
金钱
1443 ¥
注册时间
2010-12-11
发表于 2022-3-19 10:58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岑雪涛 发表于 2022-3-19 08:06
你挖祖坟刨出来这个是射极跟随器,不是专利颁证亮点,早年电池收音机为了省电要避开交越失真用的就是交叉 ...

好吧,你说后面的跟随器不是技术亮点,那么前面推动电路才是技术亮点,我问你,你凭什么把前级推动的典型沃尔漫电路当成你的技术亮点来申请专利?!!!估计你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是沃尔漫电路吧。

165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895
帖子
12030
精华
0
经验
11317 点
金钱
10911 ¥
注册时间
2005-4-12
发表于 2022-3-1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为专利,并不难取得,难的是有人用,能创造效益,并不是专利就好,历史上,傻瓜专利并不少,无用专利更多,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11:4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沃尔漫电路始于多少年,也不知道沃尔漫电路是否应用于开环放大,你可以去专利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19 11:4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局投诉了

165

主题

19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3895
帖子
12030
精华
0
经验
11317 点
金钱
10911 ¥
注册时间
2005-4-12
发表于 2022-3-1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自己讲或谁讲好就好,起码有数据支持,如销量,如参数或者多人认同,使用者众

52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800669
帖子
13674
精华
0
经验
13672 点
金钱
13551 ¥
注册时间
2015-9-21
发表于 2022-3-19 12:18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更简单,就用差分电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