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主题

3

好友

290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5
精华
0
经验
2902 点
金钱
2851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2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21 23:07
给你文件你都不行,懒得和你们纠缠,你们自嗨去吧。

如果你一定要证明的话,你可以自己可以焊一台,用专业仪器测试来证明。

9

主题

3

好友

290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5
精华
0
经验
2902 点
金钱
2851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2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21 23:07
给你文件你都不行,懒得和你们纠缠,你们自嗨去吧。


你那个LTspice电路根本就不是楼主的电路,楼主这个功率放大电路只能和他的那个电压放大电路搭配,和其它的电路很难搭配,特别是电流镜输出的电压放大电路。

13

主题

2

好友

5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50329
帖子
586
精华
0
经验
590 点
金钱
564 ¥
注册时间
2022-2-21
发表于 2022-3-22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cgpad 发表于 2022-3-21 23:29
你那个LTspice电路根本就不是楼主的电路,楼主这个功率放大电路只能和他的那个电压放大电路搭配,和其 ...

楼主的0dB输出级跟电压放大有什么关系,真是服了你。
好久没用orcad了,被你将军弄半天。

电压放大采用了负反馈,THD降下来了,推动管电流你看有什么区别,完全自身消耗了,末级功率管基极电流只要很小的10mA左右。

岑1.JPG 岑3.JPG 岑2.JPG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22-3-22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cgpad 发表于 2022-3-21 23:11
如果你一定要证明的话,你可以自己可以焊一台,用专业仪器测试来证明。

    不用实际焊接电路,输出级我做过,三肯大管双管并联,使用两侧外置的散热器,被动散热,散热器的温度手不能握住。
    即使按照后期楼主公布的电路图,使用一对管子做输出,每只管子的长期静态功耗达到60W以上,这在我的多年实做经历中是不敢想象的。如果在常规的被动散热,切相对良好的情况下,单管的长期静态功耗以不超过22.5W为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考虑输出管的安全可靠性了。

9

主题

3

好友

290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5
精华
0
经验
2902 点
金钱
2851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22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22 02:11
楼主的0dB输出级跟电压放大有什么关系,真是服了你。
好久没用orcad了,被你将军弄半天。

      
    基极电流就是在10mA以下。

sshot-2.png
sshot-3.png
sshot-5.png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16:10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哥 发表于 2022-3-22 07:41
不用实际焊接电路,输出级我做过,三肯大管双管并联,使用两侧外置的散热器,被动散热,散热器的温度 ...

末级管我都是长期用1.5A静态电流的,不用担心会烧管子的,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热稳定性,与电压放大级毫无漏洞的设计,不产生失真也是有关系的。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16:1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电路的后级电流放大部分如果妄目搭配天价名机的电压放大部分,也会容易烧管子的。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16:2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搭建一台高温大电流真甲类机,是个系统工程。绝不是东搬西凑心仪的局部线路就想吃尽优点避尽缺点的。

9

主题

3

好友

290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5
精华
0
经验
2902 点
金钱
2851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22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的铁甲威龙能持续战斗几个小时啊? 无图无真相,拍些视频放到 “西瓜” 和 “快手”上呗,还可以推广一下,快手上面有好多卖DIY功放的,视频推广一下呗。

sshot-01.png
sshot-03.png
sshot-04.png
sshot-05.jpg
06-25-59-tgHIchr.jpg
NO.33 PHFD.jpg
NO.33 PHFE.jpg
03-57-11-14287be80.jpg
7092 DJ.jpg
GM1OODJ.jpg
GM100.jpg
GM.jpg


13

主题

2

好友

5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50329
帖子
586
精华
0
经验
590 点
金钱
564 ¥
注册时间
2022-2-21
发表于 2022-3-22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cgpad 发表于 2022-3-22 12:39
基极电流就是在10mA以下。

我至始至终强调的是推动管的错误,功率管基极只需要十几mA,推动管自身电流摆幅却是上百mA。你真是太极高手,总能避开问题不谈。
算了,能明白的应该都能看明白了。

9

主题

3

好友

290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5
精华
0
经验
2902 点
金钱
2851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22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22 18:40
我至始至终强调的是推动管的错误,功率管基极只需要十几mA,推动管自身电流摆幅却是上百mA。你真是太极高 ...


         你要的推动管基极电流

sshot-1.png
sshot-2.png
sshot-3.png

9

主题

3

好友

290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5
精华
0
经验
2902 点
金钱
2851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22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22 18:40
我至始至终强调的是推动管的错误,功率管基极只需要十几mA,推动管自身电流摆幅却是上百mA。你真是太极高 ...

   

    整体推动管基极电流
sshot-1.png
sshot-2.png


13

主题

2

好友

5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50329
帖子
586
精华
0
经验
590 点
金钱
564 ¥
注册时间
2022-2-21
发表于 2022-3-2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s001 于 2022-3-22 20:34 编辑
cgpad 发表于 2022-3-22 20:00
整体推动管基极电流


真实太极高手。
我说的明明是推动管的电流摆幅,基极电流明明说的是末级功率管的基极电流,发的仿真波形也是对应的。
放大器输出到负载的功率28W左右,推动管集射电流摆幅达140mA,末级功率管基极只需要10mA左右,推动管一百多毫安的电流全是自身消耗,我说清楚了吗?

9

主题

3

好友

290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5
精华
0
经验
2902 点
金钱
2851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2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nos001 发表于 2022-3-22 20:10
真实太极高手,回复的都是什么玩意,不是坏就是蠢。


     好吧我是错的。你保留你的意见,我保留我的观点,我叫楼主发视频了,他如果不敢发,那我就是错的,就这么简单。

9

主题

3

好友

290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38909
帖子
2985
精华
0
经验
2902 点
金钱
2851 ¥
注册时间
2017-10-4
发表于 2022-3-22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岑雪涛 发表于 2022-3-22 16:10
末级管我都是长期用1.5A静态电流的,不用担心会烧管子的,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热稳定性,与电压放大级毫无漏 ...


     如果牛哥信你的话,早就信你了,与其浪费口舌,不如发些视频来证明。“西瓜”  “B站”  “快手”都可以。看看你的铁甲威龙的战斗力有多强?无图无真相,就不要与其浪费口舌了。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21:03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手机拍视频.声音被压缩,出不了效果。要大几万,有那闲钱先装多几台机。以后搞定录音设备才发。现在住太仓,有近途的可以来临场听。

1

主题

0

好友

23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26377
帖子
230
精华
0
经验
231 点
金钱
231 ¥
注册时间
2011-1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22 21:06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既然决定生产了,迟早会有演示门店的。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22-3-22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岑雪涛 发表于 2022-3-22 16:19
这个电路的后级电流放大部分如果妄目搭配天价名机的电压放大部分,也会容易烧管子的。

说实话,您的这个观点我不赞同,我始终在讨论您申请专利的那个图,如果您有时间的话,可以在网络或者本坛搜索一下“达萧”的电路架构。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22-3-22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且,我20年前做的那个纯甲类2*50W的功放,驱动电路采用的是高于电流级大约15V的供电,应该是大约+-65V,驱动电路的架构也是基本按照当初中联的电压放大级,采用K389-J109串叠作为输入级,第二级采用串叠放大,输出管采用K214-J77。
    电流放大级,也是采用射级交叉输出器,不过是把输出级提供功率输出管的电阻换成了100MA的恒流源,因为恒流源驱动输出管比用电阻更合理。输出管采用的两对并联的三肯大管,机器长时间工作并未发现楼主说的搭配不同的电压放大级会损坏管子的情况。
    只不过因为电源变压器因为当时的条件限制,需要的绕组太多,没有满足射级,造成了噪音比较大。
    我的意思是说,在模拟电路中,可能还存在我们值得努力探索的地方,但是基本限于实际的应用,音响方面的应用更是比较细致入微,因为人的耳朵不是仪器,但是可能却比仪器更挑剔,几乎没有什么原理性的突破可以冲击传统的教科书内容了。

33

主题

17

好友

436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24
精华
0
经验
4364 点
金钱
4048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22-3-2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的机器驱动级基本是这样的:
中联驱动级改动.png

输出级是跟达萧的差不多,只不过是在驱动管和输出管的发射极都分别加了电阻,因为这些电阻的阻值才是决定输出级静态电流的关键。画图太麻烦了,能看懂的自然能懂得,看不懂的就是我花费精力画出来完整的原理图也没有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