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364
- 在线时间
- 1127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7-4
- 阅读权限
- 120
- 精华
- 0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 UID
- 910
- 帖子
- 4624
- 精华
- 0
- 经验
- 4364 点
- 金钱
- 4048 ¥
- 注册时间
- 2004-6-27
|
并且,我20年前做的那个纯甲类2*50W的功放,驱动电路采用的是高于电流级大约15V的供电,应该是大约+-65V,驱动电路的架构也是基本按照当初中联的电压放大级,采用K389-J109串叠作为输入级,第二级采用串叠放大,输出管采用K214-J77。
电流放大级,也是采用射级交叉输出器,不过是把输出级提供功率输出管的电阻换成了100MA的恒流源,因为恒流源驱动输出管比用电阻更合理。输出管采用的两对并联的三肯大管,机器长时间工作并未发现楼主说的搭配不同的电压放大级会损坏管子的情况。
只不过因为电源变压器因为当时的条件限制,需要的绕组太多,没有满足射级,造成了噪音比较大。
我的意思是说,在模拟电路中,可能还存在我们值得努力探索的地方,但是基本限于实际的应用,音响方面的应用更是比较细致入微,因为人的耳朵不是仪器,但是可能却比仪器更挑剔,几乎没有什么原理性的突破可以冲击传统的教科书内容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