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2
- 在线时间
- 6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3-7-30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97135
- 帖子
- 141
- 精华
- 0
- 经验
- 142 点
- 金钱
- 142 ¥
- 注册时间
- 2009-4-16
|
Dracula81
1: Prism Sound 没有一款HIFI产品,你可以不懂,但是不能乱说。
The Dream DA-2 is the definitive music D/A converter
The DA-2 conversion system provides an audio stream of such exceptional quality that will be relied upon for years to come as the definitive source for productions on CD, DVD, Super Audio CD or other formats as they become available.
人家都说了,你还死不承认
就从一点,它设计是用来接CD,DVD,SACD这些音源的?而且采样率只有96KHz,会是用来做母带的产品?
你既不懂,也要乱说
2:你登录Weiss或者Lavry或者EMMLAB的网站,会问你进入Pro还是HIFI子站,你看公司沿革介绍就知道了,这些公司都是副业做HIFI,主力都是录音备。
现在蓝光和dvd-audio都到192KHz的程度,96KHz的产品会能用来做母带?难道192KHz的音乐都是从火星进口的设备来做的?
另外你看看他们192KHz的设备,哪个标识jitter了?就算标识了,哪个小于20ps,小于10ps了?
我来贴一个标识了的
http://www.prismsound.com/music_ ... 8xr/ada8xr_spec.php
Jitter attenuation >60dB above 700Hz
大于700Hz才衰减60db,那0-700Hz之间呢?更别谈0-100Hz之间了,Wolfson Microelectronics衰减掉了100Hz以上的jitter,jitter都还有50ps,这个设备会比它低,那才有鬼了
3:RME不是HI-END级别设备,差得远了。做声卡驱动他是绝对的超一流公司,但是做AD/DA充其量二流。
RME这么牛的厂家,就因为它标识了一下jitter,你就往它头上抹黑,真是良苦用心啊
看看它拿了多少的专业大奖
http://www.rme-audio.de/en_awards.php
如果它是二流的,那你来个一流的192KHz的AD/DA厂牌型号出来呀?
别拿那种用来接cd做音源的96KHz的hifi设备来充数啊
4:关于抖动测试,主要是Interface Jitter和Sampling Jiiter(fs Jitter),AES标准给出了接口抖动抑制测试模板,但是没有给出采样抖动测试要求,所以很多公司只提供接口抖动测试。
采样抖动测试在音频领域没有标准化,所以每家公司测试方法也不同,所以要看好测试条件再对比,这边谢RJ那边写TIE··当然看上去数值差距很大。
因为这方面比较深奥,所以Prism 或者Lavry这些公司并没有把这些内容写道参数说明书中,而且专门写了论文,内有详细的抖动理论和其测试方法。
采样抖动都测量的是PLL输出的恢复时钟的jitter,如果没有标准化,为什么TI,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等等 这些做芯片的厂商都测出来了?而且测出来的数值还能够相互比较优劣
如果标准不同,那么根本无从比较
你如果是做技术的,难道不知道怎么测量抖动吗?高端示波器都有这个功能的
恢复出来的时钟,跟标准时钟来进行比较,就能够测出来,只要你要测量的jitter的数值小于测试设备的noise floor即可
你说为啥测不出来,还有哪里可以灵活的?jitter本来就是一个通用的概念,而不是私有的概念
5:接口抖动会传导到采样抖动。
说的是事实,但是是废话
6:采样影响影响THD和IMD性能,尤其在高采样处理时候;DSD对低采样抖动依赖度更高,这也导致能做好DSD设备的公司更少。
又是废话,你jitter做小了,你说没设备测jitter值,不知道大小,那你别拿个理论计算值就来乱忽悠啊。
你说jitter改善了,细节多了,THD性能变好了,那你THD的数值是多少?又没有?
好吧,您还是要说您不是忽悠
7:举例,以下都是未记权测试,而且是90年代初设计的产品。
Prism Sound AD2 ,5Hz-fs/2 +O/-0.05dB 频响;-108dB THD+n ;130dB动态范围;96kHz
dCS954(纯录音时代的dCS),-109dB THD+n,192kHz
那个时候大多HIFI厂家还在-90dB THD+n打转咩···而且那个时候时钟技术落后,做好时钟太难了,只能依靠技术+逻辑芯片搭建,技术门槛很高,不像现在用俩集成电路就搞定。
人家忽悠jitter了吗?人家是靠jitter的降低把这些指标拉下去的吗?
8:Lavry有个论文提到了关于192和96,其实96绝大时候以及够用了,其实作好的48也够了,CD不好听一个重要因素不是采样率,二是bit不够,24bit带来的改变远比采样率带来的改变对听感影响大许多。
超高采样率时候,整个设备的底噪会增大,而且高频抖动越发难做。
192KHz的蓝光是用96KHz的设备做出来的?荒谬,你再狡辩也没用。这个采样率,做cd可以,做dvd-audio,blu-ray绝对不行
像你说的,96KHz够用了,那它为啥要做192KHz的产品?无法自圆其说了吧
9:最后,像Prism Sound和dCS这种级别的公司,已经把芯片其他部分发挥到极致,所以去研究抖动以再提高其产品性能。
但是像TC之流,连AD/DA都设计不明白,直接去玩抖动了(很多HIFI公司也这样),那真是太搞笑了。
Prism 能把一款芯片设计到超出其芯片设计师的理想状态,这才是本事,当然或者也可像dCS一样自己搭建AD/DA芯片。
为啥他们专业的产品不玩抖动了?忘记填这个参数了?
呵呵,它其它重要的参数可都没忘记哟,唯独就忘记jitter了?
10:AD/DA性能的极具提高需要芯片设计商的进步。
比如音频AD/DA行业两个里程碑级进步,一是10年前AKM发布了AK5394,这个ADC可以提供高达-110dB THD+n,迄今为止所有数字音频分析仪(包括AP2722和Prism dS3)都使用它作为数据采集芯片,当然电路时特殊设计的。
另一个里程碑就是ESS的Sabre32技术,其DAC芯片ES9018直接做到了-120dB THD+n。
11:不是所有蓝光和电影院片源都是192,绝大部分都是96的,甚至还有部分是48的。
dvd-audio也能到192KHz,蓝光更是如此,那这种192KHz的产品,用96KHz的母带做出来的,荒谬啊
12:高性能母带设备都是对Jitter有要求的,当然是反应在最后的音频品质上,比如Prsim Sound、录音时代的dCS 和 Lavry 是母带设备。
这里说一下,Weiss是非常好的算法工程师,他发明了很多音频工业的高级算法,比如他的POW-R和PEQ都在母带领域应用很多,但是注意一点,他的顶级设备都带有AES3接口,
简单说,那些母带工程师买Weiss的设备后,还会买Prism或者dCS等驳接,因为Wiess做AD/DA只能说不错···而不是殿堂级-State-of-the-art。
至于RME,没有顶级唱片公司会用他的AD/DA做母带。
现代的母带是96KHz的?你就说是还是不是?东拉西扯没用
13:你也别在回帖了,别在露怯了。你掌握的知识太少了,以至于我们不能在一个水平线上沟通。祝好运。
HerculesVR 发表于 2011-4-21 17:14 
我本来看在楼主后面说话到那份上了,给他面子不想回复你了。但是居然有人说我没回复你是理亏,我不得不回复你了。我从来不会怕跟人家细说,理越辩越明。你肚子里面要是有知识,就不怕我回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