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超低jitter解码器的制作和听感

  [复制链接] 查看: 144473|回复: 551

6

主题

0

好友

13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9462
帖子
127
精华
0
经验
131 点
金钱
127 ¥
注册时间
2009-3-1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为比较,也给出700Hz to 100KHz的抖动值 1.jpg

248

主题

20

好友

6551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973
帖子
6686
精华
5
经验
6551 点
金钱
4813 ¥
注册时间
2004-10-29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1-4-24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跟进这个帖子,是因为我真的很想知道到底jitter对音质的影响是否有那么大,可惜几位DX谈偏题了,首先是 ...
swing 发表于 2011-4-24 03:54



    jitter对声音的影响在之前的帖子里明显已经给出了,jitter会影响听感也会影响THD+N,这个没有什么疑惑的,50ps是PJ标记的,是周期性抖动的测量,而不是绝对值的测量,所以这个参数往往会比较好看。


50ps不算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Ultra Analog推出的AES21接收器jitter已经做到了30ps,当然这也是PJ标记的,测量的方法之前VR大虾有提过了,如果听不出来也不会有厂家选用这个昂贵的模块了,这无论上是从数据测试的层面还是听音感觉的层面都会带来可闻的变化。

当然只强调jitter的影响而忽视其它参数那是不正确的,应该这么说jitter的改善会进一步的降低失真,而降低失真并不仅仅依靠jitter就可以实现,DA转换器以及DA转换后的模拟电路都会影响失真,因此降低失真必须从多方面考虑而不能仅仅考虑其一。对于音频DAC,降低整体噪音提高SNR带来的可闻听感会更强烈一些,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56

主题

12

好友

6091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小熊猫

Rank: 8Rank: 8

UID
59487
帖子
7499
精华
0
经验
6091 点
金钱
5748 ¥
注册时间
2008-10-20
发表于 2011-4-24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9L贴出Dracula81那段话只是犯了逻辑错误,结论没什么问题啊!

脑袋移动1mm引起提前或滞后xxxxxps跟抖动两个概念,但50ps减到20ps谁能听出来我还真不信了,卡西利亚斯在另一个贴说过pcm270x抖动3k多ps(希望我没记错),但在听感上跟9001的50ps(标称)相差也没那么大吧?没错是有差别,但肯定没有2个数量级的差别。
swing 发表于 2011-4-24 03:47



有那么回事。后来证明是传输线中的抖动,既直接对SPDIF信号进行测量的结果。
一开始我也认为PCM270X有那么高,后来慢慢学习后发现是测量方式不同造成的。
至于什么是正确的测量方式我不懂,但是测量重点在哪里我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

36

主题

2

好友

309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7774
帖子
3064
精华
0
经验
3090 点
金钱
3036 ¥
注册时间
2007-9-27
发表于 2011-4-2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明9002和卡西利亚斯,我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1-4-24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低JITTER并无错,错的是把JITTER神话了。这跟线材能听出声音区别在性质上是一样的。我支持Dracula81朋友。

6

主题

0

好友

13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9462
帖子
127
精华
0
经验
131 点
金钱
127 ¥
注册时间
2009-3-1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jitter对声音的影响和性噪比是两个领域,即使信噪比不好的情况下,也能听出明显的区别,这个是个人的经验,另外把jitter做的很小后,音源录制时的jitter就比较明显,不同的片子能拉开很大的距离。

248

主题

20

好友

6551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973
帖子
6686
精华
5
经验
6551 点
金钱
4813 ¥
注册时间
2004-10-29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1-4-2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jitter对声音的影响和性噪比是两个领域,即使信噪比不好的情况下,也能听出明显的区别,这个是个人的经验, ...
pmusic 发表于 2011-4-24 10:51



    pmusic,下个月hifidiy有搞活动,如果机器能拿出来大家听一下感受一下,我想争议会少很多,您有没有空去参加呢?

202

主题

9

好友

133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98565
帖子
5152
精华
0
经验
1331 点
金钱
1219 ¥
注册时间
2009-4-22
发表于 2011-4-2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Dracula81 ,那个"夹脑袋jitter论"您原创的?太牛了 也非-般常人功力所及啊,据然能把移动脑贷跟jit ...
飞行猪 发表于 2011-4-24 02:02


呵呵,我看了您的说法也笑了,那是人家打个比方,说明JITTER小的那点差异根本无足轻重,
讽刺你知道啥意思不?
听着16BIT的CD格式,固执的在一个点折腾,别人怀疑了就不对,不也是钻牛角尖吗?
言重了,得罪之处请见谅。

6

主题

0

好友

13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9462
帖子
127
精华
0
经验
131 点
金钱
127 ¥
注册时间
2009-3-1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交流,不过目前模拟部分还有很多改进余地,原来的重点在数字部分,不过不影响听感和jitter的效果,也希望有所谓声音比较正确的机子做个参考,另外如果有个宽频的功放和10寸以上的三分频的箱子就更好了

248

主题

20

好友

6551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973
帖子
6686
精华
5
经验
6551 点
金钱
4813 ¥
注册时间
2004-10-29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1-4-24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交流,不过目前模拟部分还有很多改进余地,原来的重点在数字部分,不过不影响听感和jitter的效果,也希 ...
pmusic 发表于 2011-4-24 11:11


好 希望有机会交流交流 。

1

主题

0

好友

14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35
帖子
141
精华
0
经验
142 点
金钱
142 ¥
注册时间
2009-4-16
发表于 2011-4-24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rms 100ps,哈哈

你们去找一个唱片业用的jitter数据出来啊?人家绝大多数不标识jitter的,有的就标识个1ns,还有的玩文字游戏,标识Intrinsic jitter(设备本身jitter,无任何输入情况下,也就是VCO 电源这些因素造成的jitter)。

我178楼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人家Intrinsic jitter(设备本身jitter)就有18ps,spdif信号会传递入jitter,这个jitter会被输出,它们60db的衰减频率居然是500Hz,700Hz这么高,输出总jitter绝对不会比50ps好多少,因为它的PLL带宽太宽了

你们还在听16bit 44.1KHz的cd,却无视24bit 192KHz的高质量的音频源,16bit的动态只有96dB,24bit的动态轻松上到120dB以上,44.1KHz对于20KHz的高频只采2个点,192KHz至少能采9个点,你说哪个还原出来的模拟波形更真实?

THD+N,dynamic range,SNR。。。这些重要的参数不去关心,一天到晚纠结jitter做什么?

16bit 44.1KHz到24bit 192KHz的改善从理论到实际都很明显,对这些视而不见,另一端却想追求极致,有毛用?

而且就算做出来了,也不给实测值,给一个计算值,能代表什么?你说你jitter降低了THD+N做牛了,那你给THD+N的数据出来啊,看看是不是真的牛了,一天到晚就知道yy,科技都是实际做出来的,不是yy出来的?

1

主题

0

好友

14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35
帖子
141
精华
0
经验
142 点
金钱
142 ¥
注册时间
2009-4-16
发表于 2011-4-24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是做技术的,大伙儿还是务实一点儿吧。你们要做出来的东西在THD+N,dynamic range,SNR。。。这些参数虽然哪一个做了个世界第一,绝对是为国争光了。

光把jitter压下去了,这些对听感有重大影响的参数一个有优势都没有,人家鸟都不鸟你,尽扯没用的,跟那些国外牛b产品根本就是差了n个级别,就知道忽悠国人,有啥出息的

345

主题

2

好友

386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94397
帖子
10828
精华
0
经验
3860 点
金钱
3459 ¥
注册时间
2010-4-22
发表于 2011-4-24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cd水好深,我去听dvd了,采样率高点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1-4-2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rms 100ps,哈哈

你们去找一个唱片业用的jitter数据出来啊?人家绝大多数不标识jitter的,有的就标识个1 ...
Dracula81 发表于 2011-4-24 12:11


对于动态问题我本人持保守态度,我觉得现今的CD达到96DB已经能满足听音乐的需求,我们想想,当一个0DB信号和一个96DB信号同时存在于音乐中时,我们能听到这个0DB响度的人有多少呢?更别说0DB与120DB共存时的情形了。当然如果你喜欢看真实战争片,可能会有一些效果(只可惜音源都是通过压缩的),但是家用功放跟喇叭能制造出120DB音量的有几个?从实用性来说这也是一种YY表现。因为普通人根本用不到24BT的动态。
还有就是关于高频采样的问题,我觉得很多人也进入误区里边去了。比如你说的20KHZ的频率用44.1kHZ取样,与采用192KHZ取样我觉得完全是一种技术上的嗜好,试问人耳朵能听到的极限频率是多少?你要把20KHZ以上的谐波捕获来有什么实际作用?我想除了在仪器上能测出差别,人是听不出差别来的。如果有人YY说能听到,那我觉得他会因为听到这些声音烦闷而死,因为现实的生活环竟中就有很多这些频段的噪声。
关于jitter,我很想问问那些认为PS级能听出声音区别的人,CD唱片和转盘所产生的jitter是以数十ns来计的,为什么不去研究改善前面的大jitter,而去搞这些PS级的传输出现的小jitter?难道前面的可以无视吗?

6

主题

0

好友

13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9462
帖子
127
精华
0
经验
131 点
金钱
127 ¥
注册时间
2009-3-1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44.1k-192k间的所有速率,并且是自动切换模式,并且是自动对所有芯片包括8416,4398,FPGA算法,APLL等重新进行配置,以达到性能的最佳,可惜音源和应用场合44.1k之外的很少,还真想试试192khz,24bit在大系统中的效果,另外,因特殊考虑用了高速和大电流的缓冲,器件本身的失真指标是有点大的,在稍微牺牲失真指标的基础上有其他比较大的收获,比如瞬态和动态,密度等,由于用了非常普通的电源器件,电源纹波有少许影响,这些改进倒是比较容易,指标是不好可以做参考。 1.jpg

1

主题

0

好友

14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35
帖子
141
精华
0
经验
142 点
金钱
142 ¥
注册时间
2009-4-16
发表于 2011-4-24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某声卡做测试设备,用RMAA软件扫出来的结果?

声卡本身的精度就一般,建议还是用专业仪器来测试

6

主题

0

好友

131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89462
帖子
127
精华
0
经验
131 点
金钱
127 ¥
注册时间
2009-3-19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抖动的事基本搞完了,所以接下来就是改进电源方案和重新模拟部分走线,是不是该继续用超高速和大电流的缓冲是一个分支,不然在指标上的提升是有限的,选用低失真的芯片并且配合电源方案和布线的改进会在指标上上一个数量级,那个时候再用AP测测也不晚。时钟的处理在目前的基础上已经有更好的方案,需不需要再做还真是个疑问,新方案的截止频率从几个Hz开始,时钟的锁定还真要些时候了,到时候到要真的稍稍热一会机了,传统指标的目标是那些国外的顶级机,希望前辈们给予指点,如果有相应机子的裸图希望能分享,做个参考。

1

主题

0

好友

14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35
帖子
141
精华
0
经验
142 点
金钱
142 ¥
注册时间
2009-4-16
发表于 2011-4-24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192KHz不光对于20KHz的信号还原度更好了,对于20-20KHz所有频段的信号采样 还原的都更好。

比如说10KHz的信号,在44.1KHz的采样率下,只能采样4个点,每个采样点间隔22.6us=22600000ps,而在192KHz的信号下,10KHz的信号会被采样到19个点,每个采样点间隔5.2us=5200000ps

哪个采样率下面还原出来的模拟波形更真实?显而易见的了

Ffig3.JPG

34

主题

0

好友

104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7620
帖子
1306
精华
0
经验
1045 点
金钱
1044 ¥
注册时间
2007-1-17

社区贡献 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11-4-2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L贴出Dracula81那段话只是犯了逻辑错误,结论没什么问题啊!

脑袋移动1mm引起提前或滞后xxxxxps跟抖动 ...
swing 发表于 2011-4-24 03:47



   Dracula81对jitter的基本认知概念就搞错了是吗?噢、那就对了、这就是81的神贴同时在各大论坛招拍。他本人还不以为然、争争有词的根源之-。

1

主题

0

好友

14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35
帖子
141
精华
0
经验
142 点
金钱
142 ¥
注册时间
2009-4-16
发表于 2011-4-24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有搞错吗,你自己去jd bbs去看吧

既然帖子你也看到了,你如果能讲的出道理来,你不会反驳我吗,难道你们这个时候都懂得谦逊了?娃哈哈

可笑,可笑,虚张声势有啥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