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主题

0

好友

500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0757
帖子
5255
精华
0
经验
5001 点
金钱
4973 ¥
注册时间
2007-3-24
发表于 2011-1-12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没有人会怪罪你,但拿来误导人那就是你不对了。
屎坑石 发表于 2011-1-10 09:17

20110112.jpg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241# hifi8


什么意思?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241# hifi8


呵呵,我猜测一下:你不会到现在还认为1楼是错的吧(所以用我对你说的话来说我)?

34

主题

10

好友

207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5637
帖子
1946
精华
0
经验
2071 点
金钱
1926 ¥
注册时间
2008-6-17
发表于 2011-1-12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楼正解。但注意这是峰值功率,有效值功率要除以1.414。楼上的理论不失真功率为103.68W/1.414=73.3W(这个值为:有效值功率或额定功率)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楼正解。但注意这是峰值功率,有效值功率要除以1.414。楼上的理论不失真功率为103.68W/1.414=73.3W(这个值为:有效值功率或额定功率)
飞天狼001 发表于 2011-1-12 23:51

不,(正弦波)有效功率等于峰值功率的一半。

34

主题

10

好友

207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5637
帖子
1946
精华
0
经验
2071 点
金钱
1926 ¥
注册时间
2008-6-17
发表于 2011-1-13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弦波功率就是有效值功率,和正弦波有效功率概念不一样。

1

主题

0

好友

20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2152
帖子
488
精华
0
经验
204 点
金钱
204 ¥
注册时间
2007-12-13
发表于 2011-1-13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占座学习

3

主题

0

好友

38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0246
帖子
316
精华
0
经验
382 点
金钱
310 ¥
注册时间
2006-6-21
发表于 2011-1-13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237# 屎坑石


这个和以偏概全有关系吗?看来是你逻辑思维出了问题吧。

29

主题

11

好友

138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
帖子
620
精华
11
经验
1384 点
金钱
611 ¥
注册时间
2004-7-5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1-1-13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222# wensan


前面都能理解,电路分析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但是这段话觉得有问题
“A 時間點時, IG1和IG2在那一瞬間的直流電流都是 1A , 負載電流 AM3=IG1-IG2=0.
B 時間點時, IG1上升到 1.5A , IG2下降到 0.5A , 負載電流 AM3=IG1-IG2=1A.
C 時間點時, IG1上升到 2A , IG2下降到 0A , 負載電流 AM3=IG1-IG2=2A”
A正确,B问题来了,分2种分析
1、在输入正弦波的1/4正半周时,IG1电流增加是因为交流正信号导致IG2电流增加,IG2呢,电流减少,难道加在IG2基极的电压也升高了。
2、首先定个假设:不论甲类乙类,同样供电电压、电路形式下,只是静态电流不同,输入信号一样,功率输出负载电流也应该一样。这个应该没有错吧。
那么用支路电流法分析动态,信号正半周期时  IG1电流=IG2电流+负载电流,负半周期时 IG2电流=IG1电流+负载电流,这时是负载由地线通过负载往IG2输出电流,绝对不会出现IG2往负载输入电流的存在,这是晶体管电流导通方向决定的。
甲类,在B的情况如果正确,负载电流1A,  
那么再看乙类情况下,这时由于乙类,静态电流为0,iG1是1.5A-1A=0.5A,因为这时甲类1.5A电流是静态1A和动态0.5A的叠加,IG2按道理这时也没有静态电流,也是0A,哪里会降低0.5A,肯定也是0,负载电流=0.5A-0=0.5A,同样情况甲类输出1A,乙类比甲类少了一半的负载电流,少了的一半电流到哪里去了。
dragon512 发表于 2011-1-12 00:17

對於 1、的問題,
您自己已經做了解答了,
通常的推挽輸出電路,
交流輸入信號不只輸入到上臂的電晶體, 令其電流變化.
同時也輸入到下臂的電晶體, 令其電流變化.

對於 2、的問題,
有兩點一定要先確認.
對於下圖的推挽電路,
不管工作在甲類或乙類狀態,
負載電流 AM3=IG1-IG2 這個算式一定成立.
如果不能確認這一點就必須重新回到「基本電學」把「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講清楚.



另外就是「負電流」的觀念.
電流有方向,
「負電流」代表這個電流的方向跟電路上標示的方向相反.
如果不能確認這一點就必須重新回到「基本電學」把「電流」、「電子流」的定義講清楚.
所以IG2雖然不能輸出「正電流」給負載,
但卻可以輸出「負電流」、「電子流」給負載.
負載電流 AM3=IG1-IG2 這個算式來講,
當IG1大於IG2時, 負載電流 AM3 是「正電流」.
當IG1小於IG2時, 負載電流 AM3 是「負電流」.

222樓的仿真圖是讓電路工作在甲類狀態,
工作在乙類狀態下的仿真圖如下:
在乙類狀態下, 負載電流 AM3=IG1-IG2 這個算式仍然成立.
igb.gif
從上圖可以看出, IG1和IG2的電流波形都是「半波」,
工作在乙類狀態下,
因為電晶體截止的關係,
IG1和IG2的弦波電流各自少掉一半成為「半波」.

29

主题

11

好友

138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
帖子
620
精华
11
经验
1384 点
金钱
611 ¥
注册时间
2004-7-5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1-1-1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222# wensan


2、首先定个假设:不论甲类乙类,同样供电电压、电路形式下,只是静态电流不同,输入信号一样,功率输出负载电流也应该一样。这个应该没有错吧。
dragon512 发表于 2011-1-12 00:17

這個假設對於無反饋電流輸出架構的電路並不成立.
對於負反饋放大器和電壓隨耦電路(電壓隨耦電路具有自身負反饋),
負反饋作用會自動調整輸出,
令輸入信號一樣時, 輸出信號也一樣.
如果對這一點不能確認,
那就必須回到電子學重新把反饋放大電路講清楚.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假設對於無反饋電流輸出架構的電路並不成立.
對於負反饋放大器和電壓隨耦電路(電壓隨耦電路具有自身負反饋),
負反饋作用會自動調整輸出,
令輸入信號一樣時, 輸出信號也一樣.
如果對這一點不能確認,
那就必須回到電子學重新把反饋放大電路講清楚.
wensan 发表于 2011-1-13 14:34

dragon512请看上述,我说“未定”已经是很客气了。

再来看看dragon512你在236楼说的:
2、首先定个假设:不论甲类乙类,同样供电电压、电路形式下,只是静态电流不同,输入信号一样,功率输出负载电流也应该一样。这个应该没有错吧。(这个你也只是假设而已,并没有确凿的依据,错没错应该按“未定论”处理。权且认为没有错吧。)
既然什么都是未定论,那还讨论什么东西。以未定论为基础,那么结论肯定什么都是未定。

dragon512 发表于 2011-1-12 22:13

——我只是说你的那个假设:“不论甲类乙类,同样供电电压、电路形式下,只是静态电流不同,输入信号一样,功率输出负载电流也应该一样。”未定,而你却说“既然什么都是未定论……”——这不是以偏概全是什么?dragon512你不单逻辑思维出了问题,而且理解能力也有问题,看完了全篇竟然以谬误为真理。

29

主题

11

好友

138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
帖子
620
精华
11
经验
1384 点
金钱
611 ¥
注册时间
2004-7-5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1-1-15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231# dragon512
對於我249#和250#的回覆, 您能不能幫我確認一下?

同一個推挽電路工作在甲類狀態下的增益跟工作在乙類狀態下的增益是不同的,
一般人大都忽略這一點,
您能夠注意到這一點,
可見您很用心.

29

主题

11

好友

138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
帖子
620
精华
11
经验
1384 点
金钱
611 ¥
注册时间
2004-7-5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1-1-16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為了讓大家了解同一個推挽電路工作在甲類和乙類的狀態有何差異,
我特地做了以下的仿真.
下圖是一個電壓隨耦輸出的推挽電路.
PushPullA.gif
下圖是工作在甲類的狀況. 直流偏置電流約在 0.5A 左右.
CalssA.gif
下圖是工作在乙類的狀況.直流偏置電流約為 0 .
PushPull.gif
CalssB.gif
AM1為上臂電流.
AM2為下臂電流.
AM3為負載電流.
VF1為輸出電壓.
VG1為輸入電壓.

比較這個推挽電路工作在甲類和乙類的狀態,
工作在甲類時,
上臂電流和下臂電流約為 0.5A 的直流偏置電流加上峰值約為 0.5A 的弦波電流.
工作在乙類時,
上臂電流和下臂電流的直流偏置電流為 0 ,
但「半波」電流峰值自動調整為 0.9A 左右.

所以雖然電壓隨耦輸出推挽電路的自身負反饋自動調大上臂電流和下臂電流的輸出,
但是工作在乙類時的增益還是小了一點.

29

主题

11

好友

138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
帖子
620
精华
11
经验
1384 点
金钱
611 ¥
注册时间
2004-7-5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1-1-16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來又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唱獨角戲了.

以前和小鬼頭兄深入討論電子電路的情況已不復見.

83

主题

0

好友

23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08342
帖子
1020
精华
0
经验
238 点
金钱
353 ¥
注册时间
2009-5-31
发表于 2011-1-16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56

主题

12

好友

6087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小熊猫

Rank: 8Rank: 8

UID
59487
帖子
7495
精华
0
经验
6087 点
金钱
5744 ¥
注册时间
2008-10-20
发表于 2011-1-16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來又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唱獨角戲了.

以前和小鬼頭兄深入討論電子電路的情況已不復見.
wensan 发表于 2011-1-16 14:10


没什么需要深入议论的,你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稍微略过就明白了。

他们讲的加入负反馈后的推挽电路。

29

主题

11

好友

138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
帖子
620
精华
11
经验
1384 点
金钱
611 ¥
注册时间
2004-7-5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1-1-1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需要深入议论的,你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稍微略过就明白了。

他们讲的加入负反馈后的推挽电路。
卡西利亚斯 发表于 2011-1-15 22:36

要是沒什麼需要深入討論的, 怎麼還是有這麼多人對甲類推挽電路有錯誤的認知, 讓這個題目成為月經帖?{:3_84:}
您是不是也該出點力氣把甲類推挽電路的問題講明白?

56

主题

12

好友

6087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小熊猫

Rank: 8Rank: 8

UID
59487
帖子
7495
精华
0
经验
6087 点
金钱
5744 ¥
注册时间
2008-10-20
发表于 2011-1-1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沒什麼需要深入討論的, 怎麼還是有這麼多人對甲類推挽電路有錯誤的認知, 讓這個題目成為月經帖?{:3_84:}
您是不是也該出點力氣把甲類推挽電路的問題講明白?
wensan 发表于 2011-1-16 15:02


你已经说得通俗易懂了,不需要再讲。

10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89
帖子
2515
精华
0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169 ¥
注册时间
2006-1-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來又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唱獨角戲了.

以前和小鬼頭兄深入討論電子電路的情況已不復見.
wensan 发表于 2011-1-16 14:10

非常感谢wensan兄弟到本帖讲课。此帖让本人既当了“老师”,也当了学生,受益不浅。
当时之所以采用1楼的表达方式,主要考虑普遍适用性;再者就是自以为学过电学的人都能理解I+i、I-i等的来历,所以也就没作解释。

29

主题

11

好友

138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71
帖子
620
精华
11
经验
1384 点
金钱
611 ¥
注册时间
2004-7-5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1-1-1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wensan兄弟到本帖讲课。此帖让本人既当了“老师”,也当了学生,受益不浅。
当时之所以采用1楼的表达方式,主要考虑普遍适用性;再者就是自以为学过电学的人都能理解I+i、I-i等的来历,所以也就没作解释。
屎坑石 发表于 2011-1-16 16:22

老實說,
我對您的帖子其實也有些「意見」,
又怕您這「石頭」太硬, 聽不進去.

首先,
一般電子學習慣對電路的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分開來分析,
然後將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的結果依照「重疊原理」疊加起來.
但在這裡堅持不接受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分開來分析其實是有不容置疑的理由的!
因為「重疊原理」只適用在「線性系統」,
但電晶體明明是「非線性元件」, 怎麼能適用「重疊原理」?
所以電子學對電晶體的交流分析叫做「小信號交流分析」,
是假定電晶體在工作點附近很小的範圍內所呈現的非線性很小, 可以視為線性.
但在分析甲類、乙類、甲乙類的工作狀態時,
明明是「大信號」不是「小信號」, 不是嗎?
所以在這裡如果將電路的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分開來分析,
會有理論基礎不穩固的疑慮.

另外,
以「有效值(均方根值)」電壓、電流所計算出來的功率是「平均功率」.
「有效功率」一詞在一些電源、放大器的「測試規範」中可能有不同的定義.
但在電路學中,
「有效功率」是跟「無效功率」相對的,
「有效功率」是指「視在功率」中的「實功率」的部分, 也叫「有功功率」.
「無效功率」是指「視在功率」中的「虛功率」的部分, 也叫「無功功率」.
我本想開個帖子來談談這些名詞,
但我想感興趣的人會很少,
所以只在這裡提醒您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