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大大
发表于 2009-9-22 02:25
4503# NEWPAPER
低音锥盆当然是硬的好,因为锥盆强度不够音圈就带动不了整个锥盆运动,就完成不了活塞运动。推动的空气体积大盆就容易变形。大卫兄讲得有道理的。
蜡机佬 发表于 2009-9-22 01:23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是呀,因为第一,假设在某个单程里面,音盆是慢慢达到一个速度的。
假设受力不变,音盆是匀变速运动,或者是先匀变速,再匀速,这样的情况下,用整个系统的振动频率(即当整个系统是匀速)来计,显然是错误的。
假设低音单元要处理500HZ的信号,如果作为一个变速运动来看,在对音盆影响最坏时翻他几倍不过份吧?
第二,假如音盆的随力运动几乎是瞬时的,那么,对音盆的影响恐怕远远超过可闻声波频率振动音盆的影响。
NEWPAPER
发表于 2009-9-22 08:51
4504# 蜡机佬
虽然结果是你说的这样
但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套用上颠倒了
xhj
发表于 2009-9-22 09:08
此贴要变技术贴,:lol
zjjxjsgwq
发表于 2009-9-22 09:19
纠缠于数学公式,咬文嚼字,背离了发烧的乐趣。如果只凭精准的公式就能造出一流的音响,中国早就成功了。基础知识是很重要,但是当你成为大师的时候,你把这些都忘了吧。
okra
发表于 2009-9-22 10:37
纠缠于数学公式,咬文嚼字,背离了发烧的乐趣。如果只凭精准的公式就能造出一流的音响,中国早就成功了。基础知识是很重要,但是当你成为大师的时候,你把这些都忘了吧。
zjjxjsgwq 发表于 2009-9-22 09:1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对于DIY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学习与创造,而不是有没有可能成为大师,或是能不能造出一流的音响使中国因此骄傲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疯了才会这么想吧。
这里从来都反对只用公式来做音箱,但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或搞错,恐怕也就只能吹吹牛,做做大师了。
OK,即然发烧的人不需要基础知识,那我就不说了,也说不了什么,因为我也就懂点基础知识的皮毛。
visualwang
发表于 2009-9-22 10:59
采用刚性材料对低频时的分割应该有益的。
比如信号突变,要求反应速度是0.0001秒,那么所造成的影响相当于10K频率的影响。
只看他的频率没用的。
老大大大 发表于 2009-9-21 23:3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0.0001秒的信号突变早就被分频器过滤掉了,哪里会到低音单元上。
应该这么讲,采用刚性材料对低音单元的频率上限附近的分割震动是有益的。当然,20hz也有分割震动,只是对于目前的振膜,那太小了,可以忽略不计。
zjjxjsgwq
发表于 2009-9-22 11:24
4509# okra
此人有点偏激。
okra
发表于 2009-9-22 11:27
4511# zjjxjsgwq
你还可以给我贴更多的标签。:)
不奉陪了,我没义务教你唱歌。
蜡机佬
发表于 2009-9-22 11:35
我支持大卫兄的观点,刚性锥盆对低频下限也有影响。因为越低的频率波长越大,要求推动空气的体积越大,对盆的强度要求越高。不然的话盆就因为受力大而变形,发出的波形也变形,就产生波形失真,低频分析力就不好。低音有量无质就一塌糊涂。整个音场都乱。
蜡机佬
发表于 2009-9-22 11:44
低音盆没够硬的话,面积越大就越衰。所以盆越大对强度要求越高。小尺到还容易解决强度问题,对硬度要求不如大尺寸的高。
zjjxjsgwq
发表于 2009-9-22 11:50
4512# okra
伪技术,肤浅。
okra
发表于 2009-9-22 11:51
4512# okra
伪技术,肤浅。
zjjxjsgwq 发表于 2009-9-22 11:50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请继续:D
lakerblue
发表于 2009-9-22 12:35
4512# okra
伪技术,肤浅。
zjjxjsgwq 发表于 2009-9-22 11:50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3_76:} 还真有不怕死的,请切记每个地方都有规矩,出言不逊的人在这里不受欢迎
你所谓的技术又是什么呢?唯听感论还是唯观感论?电声领域涉及的物理规律很多,不要以为你不了解就直接忽视,或者当做玄学供奉起来,既然你喜欢拿中国说事,我反而觉得没成功的原因才是没有真正的咬文嚼字,总是喜欢四舍五入,差不多就得了,缺少对精确和对细节的关注;
大湿都缺乏基础知识?那怎么永动机还没有造出来?
老大大大
发表于 2009-9-22 13:50
呵呵,0.0001秒的信号突变早就被分频器过滤掉了,哪里会到低音单元上。
应该这么讲,采用刚性材料对低音单元的频率上限附近的分割震动是有益的。当然,20hz也有分割震动,只是对于目前的振膜,那太小了,可以 ...
visualwang 发表于 2009-9-22 10:5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的意思是假设某个单程运动时间是0.1S,但变速到匀速是0.01S的话,影响就应该按0.01S,或小于0.01S来衡量,而不是0.1S。那么频率必定不是这么算。
当然全是假设。
167
发表于 2009-9-22 15:28
最近几天忙其他事情,回来一看,此贴已火。
其实Okra大大说得不错,f0只和mms、顺性等相关;但是Antares兄从客观实际上说的也不错,只是大家说的不是一回事。
Okra兄说的是f0的高低和振膜硬度无关;这个我赞成;
Antares兄说振膜不够硬的话超低频质量就不好,这个也没有问题。比如Vifa的12寸,振膜刚性很差,但是f0只有21Hz,但是实际使用中低频表现不好,因为要推动大量空气,振膜的刚性不够的话引发的失真比较大。
大家还是珍惜和谐的讨论气氛吧。
最近忙要紧的事情,暂时没空和大家闲聊了,呵呵
dinglin1970
发表于 2009-9-22 16:21
看来LZ有两部相机
okra
发表于 2009-9-22 16:55
我说的只是上下:P
fo并不是我想说的
tt1558
发表于 2009-9-22 16:59
一个说的是f0,一个说的是失真(音质)...
NEWPAPER
发表于 2009-9-22 17:15
我说的只是上下:P
fo并不是我想说的
okra 发表于 2009-9-22 16:5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O版啥时候变得 这么孤独?
蜡机佬
发表于 2009-9-23 00:06
其实大家以平和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发烧就会体会到各种不同牌子极品单元的风格。单元有时发挥不好也很正常的,我们听到的是整个系统的声音,当然也包括环境。声音是靠空气传播出去的,我在广州听世霸的小名琴和至尊名琴感觉非常靓声,被AT毒到。但是你要是在青藏高原听就没见得会好听,空气稀薄对声音的影响很大,要是在真空中听,AT单元连响都没响,因为没有空气做介质来传播。所以要体会到单元的魅力就要在够班的系统,够班的环境(吸音,扩散都处理好的环境)下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