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a 发表于 2009-9-21 16:30




我的问题很简单,因为您的观点是:振膜软硬对低频下潜(深否)没有关系(只与上潜有关),因为其重播的低频波长远远大于其直径。
我不明白的是,既然如此,为何那几个超低音都选择坚硬无比的振膜而不选用(相 ...
antares 发表于 2009-9-21 14:24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请举出一例工作上限小于100hz的超低音单元,我真不懂有哪个公司会愿意生产这样的单元。

okra 发表于 2009-9-21 16:35



我也可以找个荒唐的例子,找个F0最低的12吋低音单元来,拆下振膜,换上等重的丝绸或棉布,再听其F0表现与原先是否“差不多”。
我相信,这个试验没必要作就知道结果如何了。
antares 发表于 2009-9-21 14:34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比方非常好!没必要作这个实验,正可以说明棉布锥盆的上限达不到人们要求,估计连20hz这样人耳不可闻的次声频段的上限都达不到。

看来前面重复了也是白搭,我们这真的是鸡同鸭讲啊,上和下都扯不清{:2_62:}

NEWPAPER 发表于 2009-9-21 17:35

单元推动空气的最大立方量 限制了单元的低频下限

hya1951 发表于 2009-9-21 17:42



这个比方非常好!没必要作这个实验,正可以说明棉布锥盆的上限达不到人们要求,估计连20hz这样人耳不可闻的次声频段的上限都达不到。

看来前面重复了也是白搭,我们这真的是鸡同鸭讲啊,上和下都扯不清{:2_62 ...
okra 发表于 2009-9-21 16:3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还是多学点基本的电声理论知识把,OK版收集的置顶文献是很多专业人士写的,看了就再不会纠缠这样这样的问题了
关于低音喇叭的下潜以及低频输出能力,如果容许在电路上EQ补偿(做有源低音),那么要关注的只有Xmax,SD,及F0三项,前2项的乘积决定了最大输出,要关注F0是因为喇叭在F0之下失真很大.
如果不容许在电路上EQ补偿,那么QTS值是必须严重关注的,QTS很低的喇叭,下潜是做不低的,如T&T的8555,上LSPCAD模拟一下,立即可知.
至于其他参数如QMS,以及刚才讨论的盆的材料等,影响的是低频的音色,速度,力度等等:lol

NEWPAPER 发表于 2009-9-21 20:23

而高频上限 很大程度取决于盆抑制分割震动的能力

antares 发表于 2009-9-21 20:36


请举出一例工作上限小于100hz的超低音单元,我真不懂有哪个公司会愿意生产这样的单元。
okra 发表于 2009-9-21 16:30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拜托,我说的是超低音而非超低音单元。

antares 发表于 2009-9-21 20:42



这个比方非常好!没必要作这个实验,正可以说明棉布锥盆的上限达不到人们要求,估计连20hz这样人耳不可闻的次声频段的上限都达不到。

看来前面重复了也是白搭,我们这真的是鸡同鸭讲啊,上和下都扯不清{:2_62 ...
okra 发表于 2009-9-21 16:3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您别急哈。您也承认了连20HZ都到不了了吧,好,如果原来F0能到20HZ,换了棉布后现在到不了20HZ了(就F0与F0比),说明了什么?

okra 发表于 2009-9-21 20:47

F0?那还是20hz。

antares 发表于 2009-9-21 20:48




您别急哈。您也承认了连20HZ都到不了了吧,好,如果原来F0能到20HZ,换了棉布后现在到不了20HZ了(就F0与F0比),说明了什么?
antares 发表于 2009-9-21 20:4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当然您可以说,虽然到不了20HZ,但它可以工作在0.0000000001HZ呀。假设它能从这一点一直工作到10HZ,请问这种东西有实际应用价值吗?那么您的理论或实践对我们消费者有何指导或借鉴意义呢?

okra 发表于 2009-9-21 20:52

确定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牧神午后 发表于 2009-9-21 20:55

我这个打酱油的都忍不住了,你说的是振膜刚性影响下限呀,你的假设可是上限都到不了
{:3_91:}

antares 发表于 2009-9-21 22:35

确定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okra 发表于 2009-9-21 20:5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我是按您的理论(实践)来阐述的。
如此说来,软膜只能工作在低于次声波的频段,对吗?

antares 发表于 2009-9-21 22:36

F0?那还是20hz。
okra 发表于 2009-9-21 20:47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是您亲自试验过还是算出来的?有计算公式吗?

antares 发表于 2009-9-21 22:40


还是多学点基本的电声理论知识把,OK版收集的置顶文献是很多专业人士写的,看了就再不会纠缠这样这样的问题了
关于低音喇叭的下潜以及低频输出能力,如果容许在电路上EQ补偿(做有源低音),那么要关注的只有Xmax,SD,及 ...
hya1951 发表于 2009-9-21 17:4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楼主贴照片嚒有人冷嘲说是做SHOW,没技术含量。
在下在这里向斑竹请教技术问题,又有人来说风凉话。
这可倒让在下无所适从了,口水贴论坛又明令禁止啊。

antares 发表于 2009-9-21 22:48

想起了一个故事,一老汉牵马送小孩上学。老汉自己骑马让小孩走路,有人说话了:这老汉真冷血居然自己骑马让孩子走路;于是老汉下马让孩子骑马,有人看不惯了,说:这孩子真不孝顺,自己骑马让老人走路;老汉只好让孩子下来一起走路,又有人说了:这爷俩真傻冒,放着马不骑,自己走道。

老汉懵了,孩子傻啦。

牧神午后 发表于 2009-9-21 22:56

先开始是音圈附近和其他部分同步震动,然后是音圈附近和其他部分的不同步震动,最后是只有音圈附近才会震动。
顺问一下:大侠的作品什么时候问世?

okra 发表于 2009-9-21 23:26

公式啊,估计看起来太简单了以至于您难以接受:
fo=1/2π√MmsCms
MmsCms在根号里,输入法没有这个符号,只好用勾来代替。

顺便给出上世纪50年代即已提出的动圈锥盆扬声器的频率上限公式:
fh=(1/2π)√πEt(1/Mc+1/Mv)cos^2θ/sinθ
E,即材料的弹性模量。

一个15寸的超低音单元,其有效振动半径约15cm,那么它的活塞振动临界频率约为350hz,不到200hz时锥盆表面就开始有径向节振动,如果这种分割振动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相应的失真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抑制,100hz的分频点都太高了,也就是说其上限就已不够用了。这就是为什么超低音也需要采用层出不穷的高弹材料的原因。

老大大大 发表于 2009-9-21 23:39

采用刚性材料对低频时的分割应该有益的。
比如信号突变,要求反应速度是0.0001秒,那么所造成的影响相当于10K频率的影响。
只看他的频率没用的。

NEWPAPER 发表于 2009-9-21 23:40

4501# okra


求超级斑竹就让我们稀里糊涂一点吧

哪怕是无厘头一点   

难道你不知道发烧早已对技术无关痛痒了?   

技术的继续谈技术   发烫的继续玩发烫

要不怎么会有人要15gmms 的5寸中低音单元呢?

蜡机佬 发表于 2009-9-22 01:23

4503# NEWPAPER


低音锥盆当然是硬的好,因为锥盆强度不够音圈就带动不了整个锥盆运动,就完成不了活塞运动。推动的空气体积大盆就容易变形。大卫兄讲得有道理的。
页: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查看完整版本: 声色俱佳!——单元靓图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