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k 发表于 2011-10-17 11:42

读了密闭箱填充材料实验测试的那段。使俺对LEAP5填充材料仿真的信任度大为降低。
实际材料特性还是很复杂滴,需要有更多的参数来描述表达。

Isolated 发表于 2011-10-20 12:38

有点疑问:
P82,1.9.1第(5)点,我个人的结论支持原文.
双喇叭并联:总电阻减为原来的一半,电流升一倍,P=U*2I,总功率变为原来的两倍,声功率级=10*lg(W2/W1)=10*0.3= 3db
双喇叭串联:总电阻减为原来的两倍,电流减一半,P=U*I/2,总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声功率级=10*lg(W2/W1)=-10*0.3= -3db

请问版主,你的结论是不是依据输出功率恒定来计算的呢?

okra 发表于 2011-10-20 13:18

回复 82# Isolated

按恒压计。

注意上文有:2个或更多相同的低频单元使用同一个箱体,并尽可能相互靠近地安装在一起。

这样,并联时,两个单元发出的声音相位可以认为是相关的,因此灵敏度(比如,按dB/2.83V.m计)是增加6dB。

如果没有强调“尽可能相互靠近地安装”,可以认为相位不相关,那就与声功率的增幅一样,增加3dB。

孤鹰浪子 发表于 2011-10-20 13:51

在哪里买?

okra 发表于 2011-10-20 13:52

读了密闭箱填充材料实验测试的那段。使俺对LEAP5填充材料仿真的信任度大为降低。
实际材料特性还是很复杂滴 ...
okk 发表于 2011-10-17 11:4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所以实测还是王道。

okra 发表于 2011-10-20 17:42

回复 84# 孤鹰浪子

网上书店,或论坛商城。

Isolated 发表于 2011-10-20 18:41

回复 83# okra


    谢谢版主解答,今下午做了实测,也重新做了计算,版主的是正确答案,感谢。

okra 发表于 2011-10-20 19:24

回复 87# Isolated

您看得很认真,请多多参与讨论。另外,对照着英文原版阅读时,如果发现那些翻译错误的地方,还请指正。谢谢!

Isolated 发表于 2011-10-21 12:35

本帖最后由 Isolated 于 2011-10-21 12:39 编辑

谢谢,书到手后的这段时间突然忙了很多,先前是对着英文版看的,现在打算先浏览一遍再细看,到时再带着英文版对比,不懂的地方,还请版主多多赐教,感激不尽。
验证版主你的结论计算公式太长了,一时也没记下来,就先不写上了,见谅。
昨天下午的实测方面,我捡了现成的数据,在测试软件上直接偏移6db即已基本重合。

xiushuicunren 发表于 2011-11-2 09:41

读了密闭箱填充材料实验测试的那段。使俺对LEAP5填充材料仿真的信任度大为降低。
实际材料特性还是很复杂滴 ...
okk 发表于 2011-10-17 11:4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不知道OKK兄说的信任度是什么意思?
仿真在一定程度上也只是“仿真”,总是有程度不同的差别的。
如果这个软件的知识库里或者这个软件的作者的经验没有的东西也是“仿真”不出来的。
就算是勉强出来的东西,可信度就大大的可疑了。
是不是呢?毕竟仿真软件可能就是一个“专家系统”,不是万能的。

xiushuicunren 发表于 2011-11-2 09:44

所以实测还是王道。
okra 发表于 2011-10-20 13:5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来,仿真可以减少做试验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对新的问题,还是要实际测试的。
不然,还要那么多设备干什么嘛!
okra版主说得对,也是一个对仿真的误区的一个好说法。

xiushuicunren 发表于 2011-11-2 09:47

对这本书的一个小小的问题:

如果把这本书里的大量仿真得到的东西去掉或去掉一部分,这本书会成为什么格局?
好像仿真多了点,理论少了些。
管见所及,见笑了。

okra 发表于 2011-11-3 14:37

这本书中的图太多了,有点不大符合我们读书的习惯。
不过这些图表也不完全是仿真的结果,OKK兄提到的那一部分作者就是真正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而不是仿真。所以OKK兄才有那样的感慨。就算不说准确度,LEAP中关于阻尼填充物的选项也太少了,空气不算,就只有玻纤和涤纶两类?

okra 发表于 2011-11-8 00:39

找错误的那本书不知道丢哪儿去了,又得换一本重新找起:L

西门吹水2 发表于 2011-12-30 01:18

我在本坛商城买了一本《扬声器系统设计手册

苯考拉 发表于 2012-2-24 01:27

版主们都不谈谈了?

苯考拉 发表于 2012-2-24 01:30

菜鸟先问个问题吧……关于短音圈长磁隙和长音圈短磁隙各有什么使用环境?

jackyyoung 发表于 2012-4-17 15:34

ok版主能否就此书建个群?

jackyyoung 发表于 2012-4-17 15:48

有点冷清。提一个可能有较多朋友不易理解的小小问题,什么是“油壶效应”(15页,0.4.3第三行)?大家说说看? ...
okra 发表于 2011-9-22 18:0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油壶效应好像是生物力学里面的哦。
像一个一个小油滴之间相互粘连、牵引,从而扩展到一个面。-----我的理解

okra 发表于 2012-4-17 18:21

回复 98# jackyyoung

群有群的好处,可以实时交流,但也不利于讨论结果的保存与共享,还是先在这里讨论吧,虽然有讨论不起来的样子。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扬声器系统设计手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