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基础] 粗略探讨一级串叠电路推动211的可行性

[复制链接] 查看: 45878|回复: 189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9-4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80-0-80的失真度和6SN7单独作为三极管时的80-0-80的失真度相比如何?

16

主题

1

好友

13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88871
帖子
1106
精华
0
经验
1320 点
金钱
1111 ¥
注册时间
2011-2-3
发表于 2012-9-4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160-0-160是不可能的。那成了320vpp了。6n8p没那个能耐。
清茶若水 发表于 2012-9-4 09:53

再提高点电压,输出160-0-160也是有可能的,只是失真度指标可能比较差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9-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试6BL7?

27

主题

0

好友

105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062
帖子
945
精华
0
经验
1052 点
金钱
941 ¥
注册时间
2007-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8# kenny

按理,串叠结构失真是不大的,失真计算不能套用三极方法,它的曲线类似于五极管簇线。与单三极放大倒是没比较过。不知道它们两者的三次谐坡失真谁更大些。

27

主题

0

好友

105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062
帖子
945
精华
0
经验
1052 点
金钱
941 ¥
注册时间
2007-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9# doctorqianbing

320vpp,屏阴得用至300v以上了吧?失真不得大死

27

主题

0

好友

105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062
帖子
945
精华
0
经验
1052 点
金钱
941 ¥
注册时间
2007-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0# kenny


    试试6BL7?不如用它三极共阴推。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9-4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nny

按理,串叠结构失真是不大的,失真计算不能套用三极方法,它的曲线类似于五极管簇线。与单 ...
清茶若水 发表于 2012-9-4 11:15


那铁定是串叠大。五极管不适合大摆幅输出,串叠亦然。

16

主题

1

好友

13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88871
帖子
1106
精华
0
经验
1320 点
金钱
1111 ¥
注册时间
2011-2-3
发表于 2012-9-4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nny

按理,串叠结构失真是不大的,失真计算不能套用三极方法,它的曲线类似于五极管簇线。与单 ...
清茶若水 发表于 2012-9-4 11:15

理论上,串叠电路失真是由于下管跨导的非线性所致,同样的输入幅度下失真要比三极管共阴接法大。
但因其增益高,折合成同样的输出幅度下似乎差不多。

27

主题

0

好友

105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062
帖子
945
精华
0
经验
1052 点
金钱
941 ¥
注册时间
2007-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5# doctorqianbing

同感。取一个恰当的值比单纯追求跨导大要好。虽然增益=跨导*屏阻。在有前级时,ug取大点有利下管跨导的非线性改善。呵呵,跨导非线性这提法是不是欠妥啊

16

主题

1

好友

13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88871
帖子
1106
精华
0
经验
1320 点
金钱
1111 ¥
注册时间
2011-2-3
发表于 2012-9-4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octorqianbing

同感。取一个恰当的值比单纯追求跨导大要好。虽然增益=跨导*屏阻。在有前级时,u ...
清茶若水 发表于 2012-9-4 13:52

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准确的说应该是跨导不恒定,屏流与栅压关系的非线性。见笑,见笑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9-4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串叠电路失真是由于下管跨导的非线性所致,同样的输入幅度下失真要比三极管共阴接法大。
但因其 ...
doctorqianbing 发表于 2012-9-4 12:37


下管是共阴,只是增益极小,这是低Miller电容的原因。如果在低压下有良好线性,由于输出摆幅极小,大约增益不到2倍,所以理论上失真应该很低。

上管是共栅,由于屏阴电压高,栅负余度大,可以取在线性很好的工作点。好像也失真很低。

两个都失真很低,那怎么复合出来就不理想了呢?

下管按理论,负载阻抗是0,负载线是垂直于X轴屏阴压所在位置的垂线。这个有什么问题吗?

27

主题

0

好友

105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062
帖子
945
精华
0
经验
1052 点
金钱
941 ¥
注册时间
2007-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8# kenny

问题就出在一条埀线上。
静态屏流和栅压的取值是不是得注意点呢。

27

主题

0

好友

105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062
帖子
945
精华
0
经验
1052 点
金钱
941 ¥
注册时间
2007-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7# doctorqianbing

呵呵,我也不知该如此表达: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9-4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nny

问题就出在一条埀线上。
静态屏流和栅压的取值是不是得注意点呢。
清茶若水 发表于 2012-9-4 17:11


倒推验证如何呢?就目前的取值而言。

16

主题

1

好友

13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88871
帖子
1106
精华
0
经验
1320 点
金钱
1111 ¥
注册时间
2011-2-3
发表于 2012-9-4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管是共阴,只是增益极小,这是低Miller电容的原因。如果在低压下有良好线性,由于输出摆幅极小,大约 ...
kenny 发表于 2012-9-4 16:33

清茶兄说得对,问题就在这个垂线上。
共阴接法的三极管负载线水平时(负载无穷大),失真最小。负载小,失真会很大。K兄可看一下三极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屏极电压固定,屏极电流与栅极电压关系曲线)
串叠时,下管虽然增益极小,即使在理论上,失真也不小。
都是下管惹的祸

16

主题

1

好友

13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88871
帖子
1106
精华
0
经验
1320 点
金钱
1111 ¥
注册时间
2011-2-3
发表于 2012-9-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推验证如何呢?就目前的取值而言。
kenny 发表于 2012-9-4 17:16

这个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数学推导来说明

27

主题

0

好友

105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062
帖子
945
精华
0
经验
1052 点
金钱
941 ¥
注册时间
2007-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1# kenny

看四楼的图。5ma时栅压1.7v,屏流变化9.7-1.8,以那个为q点,围绕q点屏流变化是9.7-5-1.8。在4.5ma,ug=1.9v时,围饶q点屏流变化9.7-4.5-1.2ma。虽然两者正负半周的屏流比值相差不大,但反映负半周放大上,4.5ma的屏流振幅要优于5ma的。因为它比1.7v偏置有更大的振幅。反映在39ra负载线上,4.5ma的摆幅反而高于5ma的,因为它可工作在-3.8v偏压内,屏流变化范围比1.7v时大了0.6ma。我们知道,要失真为o,电压与电流摆幅最好相等。但由于元件的非线性决定了不可能是0失真,在一定失真条件下,获得较大的摆幅反而会是需求。至少,我们在作最佳负载线时,更大的屏流变化范围乙味着选择余地更大。

27

主题

0

好友

105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062
帖子
945
精华
0
经验
1052 点
金钱
941 ¥
注册时间
2007-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2# doctorqianbing

正是如此。屏流正负半周取不到一致。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9-4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nny

看四楼的图。5ma时栅压1.7v,屏流变化9.7-1.8,以那个为q点,围绕q点屏流变化是9.7-5-1.8。 ...
清茶若水 发表于 2012-9-4 17:55


这个图只能说明6SN7不适合做串叠。之前不是有人贴所谓低屏压下的线性吗?看上去很适合做串叠的。

27

主题

0

好友

1052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8062
帖子
945
精华
0
经验
1052 点
金钱
941 ¥
注册时间
2007-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6# kenny

呵呵,低压可行呀。假设小屏流高屏阻也不错呀。比6n1强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9-4 18:13 , Processed in 0.17042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