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34
- 在线时间
- 422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10-9
- 阅读权限
- 70
- 精华
- 0
 
- UID
- 910676
- 帖子
- 1015
- 精华
- 0
- 经验
- 1034 点
- 金钱
- 1003 ¥
- 注册时间
- 2021-6-26
|

楼主 |
发表于 2025-10-5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b-cd 于 2025-10-5 20:19 编辑
如图所示,8只二极管组成一个双向的二极管串联网络,8只二极管其实是两组双向二极管并联在一起(提高通过电流量),可以等效为4只一组,这样方便分析。
当认为8只二极管等效为4只一组时,可以看到交流电正半周电流流过2只(共4只,串并联)串联的二极管,交流电负半周电流反向流过另外2只(共4只,串并联)串联的二极管,在串联的二极管首尾两端产生1.4v(或者1.2v)的钳位电压。这个1.4v(或者1.2v)的钳位电压对交流和直流都有阻隔作用,当直流电压低于1.2v串联的二极管截止直流不能通过;当交流电压超过1.2v时串联的二极管导通,交流电流流过负载的同时也向电容器充电。串联的二极管1.4v(或者1.2v)电压降产生了二极管功率损耗,这对二极管寿命和节能都不利。
在二极管并联4只电解电容为交流电正负半周起始电压提供通路,从而降低二极管功率损耗。这是一个巧妙设计,但硬币存在两面,下面粗略地谈一下对这个电路的看法。
从交流电导通角度看,交流电相位角从零度开始上升时电压也同步上升,当交流电上半周小于1.4v时二极管不导通,电压达到并超过1.4v时二极管导通对负载供电同时对电解电容充电,交流电下半周重复这一过程。
分析到这里我曾经进入过一个误区,认为电容器从交流电压上升开始就充电,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交流电上半周电压未上升到1.4v之前二极管是截止状态,沒有电流流过电容器和负载。当交流上半周电压上升超过1.4v以后二极管导通,对电容器充电并钳位在1.4v电压,并向负载供电。二极管和电解电容是并联关系,当交流电上半周电压下降低于1.4v时,由于电容器的电压保持在1.4v令到二极管截止,令到低于1.4v交流电不能通过,负载得不到1.4v以下的交流电,但由于电解电容储存有1.4v电压,电容器将反向负载放电,这个放电流波形取决电容放电特性,与交流电正弦波并不一致,这一过程产生了二极管削去交流电部分波形、电解电容充电尖峰电流、电解电容放电波形等三种非正弦波电流,产生了我们熟悉的谐波干扰。
这些谐波干扰除了干扰本机外还通过电源线进入电网干扰其他用电设备。因此图中加入了EMC抗干扰措施,但防守始终被动,高要求的HI-FI设备有思考更好方案的必要。
个人理解如有错误欢迎斧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