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b3008940 于 2014-1-4 02:56 编辑
海胆 发表于 2014-1-1 09:58
直流功放B-1a 解密:用k77

http://www.docin.com/p-276329185.html


SIT管在40年前对于功放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我不否认。

可是,你仔仔细细看看它的输出特性曲线,Id的大小随Vds电压的变化是非线性的,而且非常明显,象电子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故有人美名其曰:“具有电子管音色”,本人不敢苟同,电子管的音色和电子管的输出特性曲线的确有关系,但是,不是唯一关系,还有其他方面的关联,变压器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音色影响因素,还有其他等等。在电子学里面,非线性就是失真,这是客观,科学就是科学,不是主观人为美化就完美不失真的。而且,在你推荐的这篇文章里,人家日本人根本没有主观地赞扬SIT管有电子管音色,我想是某些中国人把40岁的old woman SIT管给“qiangjian”了,大叫舒服,其实这是典型的“ziwei”。相反,40年前的日本人还在为如何降低SIT管的失真,绞尽脑汁,不停努力,出来一代,然后改进失真,再出一代,然后继续改进失真。最后,日本人用共源共基级联方式,把SIT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搞成水平了才罢休,而我介绍给大家DIY的正温管的输出特性曲线的水平状,不正是他们40年前追寻的吗?说真的,如果不谈政治因素,我的确很佩服日本人的敬业精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种刨根问底,矢志不渝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中国人好好学习,他们在电子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绝对不简单,我们比他们,差得不是一点点,你想想,40年前人家都这样脚踏实地,而今天的论坛我却感觉不少朋友固步自封、凭空想象、不愿动手、不去原创、只想拿来、要不然就是搞繁复、比巨大、斗夸张、猛砸钱,这样DIY,我认为毫无意义。好在还有部分朋友仍然默默无闻地做,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里面都蕴含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谢谢你们,不然我觉得这个论坛太无聊了。

18

主题

1

好友

33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72919
帖子
390
精华
0
经验
335 点
金钱
322 ¥
注册时间
2013-3-12
发表于 2014-1-4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ason2013 于 2014-1-4 08:42 编辑
tb3008940 发表于 2014-1-1 23:18
如果你能给240、9240上正负100V,再看看如何?

你这个电路,按照我个人经验,末极刚开机10分钟内,静态 ...


正负100供电,你建议静态多少?按你说的也要300ma以上?

6

主题

9

好友

42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83237
帖子
397
精华
0
经验
421 点
金钱
404 ¥
注册时间
2013-4-12
发表于 2014-1-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会说2sk77b的特性曲线的线性不好。240,9240的线性不如它完美。2sk77b线性比2sk77又要好多了。

20

主题

0

好友

7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08237
帖子
938
精华
0
经验
749 点
金钱
746 ¥
注册时间
2009-5-31
发表于 2014-1-4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号,慢慢学习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jason2013 发表于 2014-1-4 08:41
正负100供电,你建议静态多少?按你说的也要300ma以上?

我之前说过,不同批次或生产线的正温管,它的最低不失真静态电流是有区别的,300mA是我试验测试最低不失真静态电流的了,一般只有拆机的240正温管可以达到300mA,其他新的正温管太多,我没有大量测试,也说不准,你还是实践去验证吧,400mA的说法是我比较保守的建议而已。

关于正负100V供电,拆机240管的静态电流,我认为在350mA比较恰当,如果是全新管,就要400mA,只要散热条件良好,静态不开音量半小时后,以广州目前的天气,功放散热器外壳的温度恒定在38摄氏度左右(功放见我之前发的实图),当然,这个温度仅仅是参考,如果你把散热器做的更大,温度就更低了,在气温更低的地区,当然静态状态时,外壳温度也会更低。

我还是要强调的是,静态电流的大小最好仅仅只参照最低不失真静态电流去设定,不用去考虑其他因素,因为足够的静态电流对尽量减少交越失真非常重要。散热的问题很重要,但不能打静态电流的主意,唯有增加有效散热面积,才是根本,建议按每声道每10W1公斤优质铝散热器去考虑设计,这对于正温管绝对不夸张。

20

主题

0

好友

7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08237
帖子
938
精华
0
经验
749 点
金钱
746 ¥
注册时间
2009-5-31
发表于 2014-1-4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ml32370 于 2014-1-5 00:03 编辑

用金封管240安装问题比较麻烦,哪个塑封管的特性和声音比较接近的呢?IRF640、9640可以直接代换吗?看参数这对管与IRF240.9240是最接近的,但外观只像中功率管一样大的!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jml32370 发表于 2014-1-4 23:54
用金封管240安装问题比较麻烦,哪个塑封管的特性和声音比较接近的呢?IRF640、9640可以直接代换吗?看参数这 ...

240、9240的金封管、大塑封管、小塑封(640、9640)他们的性能没有任何区别,主要区别就是散热,不要认为金封最好,TO220封装最差,根本没区别!
要知道,对于一些晶体管,封装的成本往往大过芯片的成本,性能好用的晶体管的销售数量总是天文数字,我们玩技术的也要站在商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在生产厂家满足要求不高的客户的商业合同要求前提下,省回的钱比赚回的钱远远更容易、更简单、更高效,你说难道不是吗?

247封装比金封散热更好,金封比220封装散热更好,为什么反而247比金封更好呢,因为247的绝缘封装材料酮硅,能帮助芯片上层直接散热,加上基板的铜金属,是双重散热,在小功率时,散热明显比金封要好,大功率时,区别就接近一样。有人说247的金属基板明显比金封小,散热不可能更好,呵呵!你们打开金封管看过没有?看完了再告诉我,你们就明白了,千万别仅仅凭想象,要一定拆一个看看再再说!今天就此话题到此为止,等待你们的发现......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zl911 发表于 2014-1-4 22:40
没有人会说2sk77b的特性曲线的线性不好。240,9240的线性不如它完美。2sk77b线性比2sk77又要好多了。

没有人会说2sk77b的特性曲线的线性不好???240,9240的线性不如它完美???

这位朋友凭什么这么说呢?道听途说?想象丰富?还是自己亲自用晶体管图示仪测试过?有没有图?你用的是什么品牌型号的晶体管图示仪?请你回答!

我的认知也许不完全正确,可是我有图片说明问题,看看这两张图,请你帮我解释如何说240,9240的线性不如它完美?烦请各位论坛朋友也帮帮忙。
2SK77B输出特性曲线图.jpg
IRFP240输出特性曲线图.jpg

6

主题

9

好友

42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83237
帖子
397
精华
0
经验
421 点
金钱
404 ¥
注册时间
2013-4-12
发表于 2014-1-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种特性曲线图都贴出来了。比较一下线性就是了。请在两张特性图上画一条负载线,会发现哪种管子线性优劣。vgs变化+-1v,看它的漏极电流变化程度,越均匀越好。

6

主题

9

好友

42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83237
帖子
397
精华
0
经验
421 点
金钱
404 ¥
注册时间
2013-4-12
发表于 2014-1-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tb3008940 发表于 2013-12-29 00:56
我只是从国半按照150mA来设置IRFP240和IRFP9240正温管的静态电流来看,这是一个真实的错误,因为我无数次 ...

别小瞧国半的工程师!他们可不是吃干饭的。国半的3886失真能做到极低,难道是吹出来的?lz的IRFP240和IRFP9240既然能做到所谓的失真极低,请贴出相关的测试数据,千万别说听感如何。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zl911 发表于 2014-1-5 22:12
两种特性曲线图都贴出来了。比较一下线性就是了。请在两张特性图上画一条负载线,会发现哪种管子线性优劣。 ...

我知道你说什么意思了,你的意思是2SK77B的Id电流变化随Vgs是均匀线性增长的,由0V~负9V对应的10条曲线是很均匀,几乎同步变化,是吗?对的,你说的的确没错!但是,这样来说明2SK77B是线性很好的放大管未免太牵强了,因为让Id电流变化的因素不仅仅是Vgs,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D极和S极之间的电压Vds对Id影响很大,你看看,假如当Vgs恒定在负3V时,Vd从26V到43V之间变化,Id则从0安培到8安培之间变化,也就是说,Vd变化对Id的调制也是非常明显的,Vd大小的变化又有很多因素导致,电源电压的不稳定、负载阻抗不恒定、温度的不确定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Vd大小,最后间接影响到Id,这就是极大的非线性负失真。



而IRFP240的Vgs,5、6、7、8V对应的Id电流变化随Vgs不是均匀线性增长的,对的,你说的也没错!正温管的Id相对于Vgs的输出是平方关系,这种关系虽然是失真,但是,相对于2SK77B来说,Vds对Id的影响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实践证明,正温管的Id相对于Vgs的输出平方关系让正温管的增益更大,动态范围宽广,听感是扎实沉稳,清晰明亮的感觉,就好像突然一扫北京的雾霾的清新感觉。

6

主题

9

好友

42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83237
帖子
397
精华
0
经验
421 点
金钱
404 ¥
注册时间
2013-4-12
发表于 2014-1-6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管子的线性优劣程度是决定非线性失真的主要因素。这个勿庸质疑。当然我也不反对使用240之类的mos管。且也在做一部12并的240.9240平衡功放。但凡事不要搞极端,只有合理运用其特征,方可趋利避害。楼主你敢说你的电路一定是无缺陷的吗?据我所知,+-100v,400ma的工况并非合理。至于听感,主观性的东西。还得以良好的技术指标为基础。

4

主题

0

好友

26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2153
帖子
271
精华
0
经验
264 点
金钱
260 ¥
注册时间
2007-12-13
发表于 2014-1-6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要做好功放得先做好电源,楼主说的3000w全桥+开环、不用驱动集成<自激?>的电源。我也想做一个高频电源,只是想不出怎样驱动,是不是像日光灯电子镇流器那样?希望楼主在不涉及到商业利益的范围内赐教。

6

主题

9

好友

42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83237
帖子
397
精华
0
经验
421 点
金钱
404 ¥
注册时间
2013-4-12
发表于 2014-1-6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2SK77B这只管子线性优异。不知楼主有无接触过或实做过?如果连实验也没有做过,说它不如240至少是不妥的。
头像被屏蔽

125

主题

1

好友

7975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0023
帖子
11043
精华
1
经验
7975 点
金钱
7864 ¥
注册时间
2008-4-11
发表于 2014-1-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zl911 发表于 2014-1-5 22:44
别小瞧国半的工程师!他们可不是吃干饭的。国半的3886失真能做到极低,难道是吹出来的?lz的IRFP240和IRF ...

相信有很多朋友是不玩IC和IC驱动功放的,特别是DIY论坛,IC功放在小功率时,相对于初级DIY,的确是比较小失真,其大动态的表现却难以恭维,在这里就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多探讨了。

我用IRFP240和IRFP9240做的功放之所以说很低失真,是从MOS管本身特点设计整个电路的,绞尽脑汁,尽量摒除任何非线性失真的根源,最后,这台功放的失真基本上就是MOS管本身的失真了,如果不是之前对正温管深入了解,我也做不到。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zl911 发表于 2014-1-6 00:21
管子的线性优劣程度是决定非线性失真的主要因素。这个勿庸质疑。当然我也不反对使用240之类的mos管。且也在 ...

对于用IRFP240和IRFP9240正温管做功放,我之前说了,如果你对功放的功率期望值在300W+300W以内,只要每声道一对管即可。只要功放做得正确,你站在音箱面前3米,开到最大声,绝对可以让你震耳欲聋(而且是没有削波失真的),完全没必要12并,而且12并,有的失真种类将增加12倍!!!信不信由你。

我的电路有没有缺陷,我是没有资格评价自己的。另外,据我所知,+-100V,400mA的工况对于240、9240几乎是最最合理的,绝对不能改变!!!如果你到现在,看完我300多楼的帖子,还不明白正温管的静态电流的概念,我太失望了,欲哭无泪。至于听感,主观性的东西,我的确是以良好的技术指标为基础的。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gdst 发表于 2014-1-6 00:31
看来要做好功放得先做好电源,楼主说的3000w全桥+开环、不用驱动集成的电源。我也想做一个高频电源,只是想 ...

我发信息给你吧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zl911 发表于 2014-1-6 00:34
2SK77B这只管子线性优异。不知楼主有无接触过或实做过?如果连实验也没有做过,说它不如240至少是不妥的。

第一,虽然2SK77B这只管子输入特性曲线的线性优异,我绝不认为其输出特性曲线的线性优异,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是完全两码事,绝对不可以混为一谈。
第二,2SK77B这只管子我的确没有去实践过,不是说没空,首先不认同其输出特性曲线,更重要的是它的跨导很小,往往对于MOS管来说,跨导越小,相对失真越大,动态越小,驱动更困难等等,问题众多。但是,我仍然期待你让她重新焕发青春!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woaw 发表于 2014-1-6 22:10
100V, 静态电流300mA,巨热啊。工作的时候,超出安全工作区的风险比较大啊!

实践证明,广州现在,小音量时,外壳温度40摄氏度左右,正常大音量工作80度以下没问题,如果想提高功率输出,必须超配增加效有散热面积即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