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ahel-x
发表于 2014-5-28 15:02
毛线录音师啊,,就街边小棚子,,还录音呢,,有没有见过dg录音棚用的什么线材啊,用的什么箱子啊,,知道老虎鱼用的什么设备么,知道央视录音棚有多发烧么,知道人家电源是怎么处理的么,别以为有个小调音台就是专业了,别以为会录点什么哼哼唧唧的口水就是录音呢,远着呢,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话说回来,如果您不是一位某种乐器的演奏家,您是成不了一位正儿八经录音师的。。我不是喷子啊,,大家要拍赶紧拍吧。
pengfa
发表于 2014-5-28 16:11
chenzheyun11
发表于 2014-5-28 16:39
korg 发表于 2014-5-11 08:30
“音响小型化、便捷化、大众化。这是必然的趋势,论坛里面还抱着音箱越大越好(低音足),功放越沉越好(用 ...
呵呵,搞不懂小口径怎么重放低频。的确该去多媒体,桌面音响区玩吧
tmasd
发表于 2014-6-1 11:07
本帖最后由 tmasd 于 2014-6-1 11:10 编辑
HIFI 只是一个概念,也可以说是一个目标、一种追求,就像共产主义一样,要真正达到只是理论上存在可能,这只是一个美好愿望,很简单,即使用N个复杂的扬声器系统可以非常完整地把功放输入的信号重现还原成声场,不用讨论扬声器系统本生产生的干扰、失真等问题,但从录音到再把信号送到扬声器这么多环节能保证信号的完整度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就是录音也不可能把所有信号完整的收录,更何来HIFI。我们对HIFI的追求过程就是一种享受,如果达不到HIFI这个最高目的就说没有意义,那么人活在世上有意义吗?不要忘了,所有的所谓“HIFI”只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
其实想“HIFI”非常简单,就是去听音乐会现场欣赏音乐:lol
oklsg
发表于 2014-6-1 17:11
ycz 发表于 2014-5-11 0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才不管它什么hifi,我只追求好听
多好听的东西听久了都会想换换的
nnrainbow
发表于 2014-6-1 18:44
音响小型化、便捷化、大众化。这是必然的趋势,论坛里面还抱着音箱越大越好(低音足),功放越沉越好(用料好)。
就凭这点,JBL、 EV、BOSE、RCF 等专业音响厂家就应该请楼主跟那位录音师做首席设计师。 开个运动会 演唱会什么的竟然动用几顿重的阵列和线性,而且动不动就是几十只音箱几十台傻大黑粗的功放机。落后了吧?
nnrainbow
发表于 2014-6-1 18:52
smsm 发表于 2014-5-14 19: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觉“雨林”的还行吧
国内出的CD来说, 雨林的录音不行。录音室、乐器、拾音器等都太一般
以前雨果易有伍的录音还是非常好的
ycz
发表于 2014-6-1 22:05
oklsg 发表于 2014-6-1 17: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好听的东西听久了都会想换换的
:handshake那只能说明你的''多好听的''还不够好听;P
c12345678
发表于 2014-6-2 01:12
nnrainbow 发表于 2014-6-1 1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音响小型化、便捷化、大众化。这是必然的趋势,论坛里面还抱着音箱越大越好(低音足),功放越沉越好(用料 ...
本人是个人消费者,你说的运动会、演唱会,消费对象不同吧。你听得器材摆到那个场合能用吗?
c12345678
发表于 2014-6-2 01:14
蓝子 发表于 2014-5-17 1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照楼主的推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人活着不久以后也会死掉,因此人活着没有意思!
推理,呵呵。你为什么死的,你活着的意思是什么
doubley9898
发表于 2014-6-2 03:28
我是不太赞成楼主的观点,虽然调音在所难免但要看是录制什么音乐,录制什么现场的音乐。高保真就是为了尽量还原录制现场的声音,因为录制现场就经过调音的,现场调音师会根据现场做出一些调校,但是也是以还原演唱者或者乐器本身声音为前提的。
蓝子
发表于 2014-6-2 20:35
c12345678 发表于 2014-6-2 0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推理,呵呵。你为什么死的,你活着的意思是什么
我觉得,就象音调一样,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我认为只要还有人喜欢就有意义!
薛长宏
发表于 2014-6-2 21:07
音源、器材众多,个人喜好不同。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
vinbool
发表于 2014-6-5 02:43
重新又看一遍,是否——
我们过多地关注了“科技”这一面,却忽视了“人文”的另一面?
硬件,指标或许能代表着科技在不断进步,追求完美的听觉体验最后却忘却了为什么要听音乐的思考,这算是我们个人或者是论坛最终的归宿吗?
无论科技怎么发展,人性却始终未变。
jamesgjh
发表于 2014-6-5 09:47
你说的“专业录音师的总结”就是那个制作黑鸭子的人所说的吧。其实,对音响有些认识的人,都不会把《黑鸭子》这类的录音作为判断音响质量的标准,因为它后期修饰的痕迹太大了,人声假得很,齿音过分。要判断音响器材的好坏,还是要用尽量贴近现场的录音。录音是否经过了很多后期修饰,还是能听出来的。
zhou9409
发表于 2014-6-5 16:08
听,外面的风声
shenyukun
发表于 2014-6-5 20:51
录音师好东西啊
gxhj
发表于 2014-6-5 21:59
本帖最后由 gxhj 于 2014-6-5 22:02 编辑
jamesgjh 发表于 2014-6-5 09: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专业录音师的总结”就是那个制作黑鸭子的人所说的吧。其实,对音响有些认识的人,都不会把《黑鸭子 ...
一,楼主虽然引用我的文章,但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我从未说过“HIFI是没有意义的东西”,相反我认为“HIFI很有意义”。二,我不是制作黑鸭子唱片的人,也不是专业录音师,只是模拟制作的过程展示出来;三,对音响有认识的人,不会用唱片去作为判断音响质量的标准,也没有任何一张唱片能胜任去做判断音响质量的标准。评断的方法只有客观和主观,客观有AP等手段,主观完全无好坏的标准,只有喜欢不喜欢的区别。四、所有唱片录音都经过修饰,只要声音进入话筒输出电信号开始,就已经音染,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什么叫尽量贴近现场,因为很多修饰手段就是为了让人听起来觉得像有个现场。
剧院之声
发表于 2014-6-6 00:54
gxhj 发表于 2014-6-5 2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楼主虽然引用我的文章,但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我从未说过“HIFI是没有意义的东西”,相反我认为“ ...
幸亏原作者出来澄清。
jamesgjh
发表于 2014-6-6 10:18
gxhj 发表于 2014-6-5 2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楼主虽然引用我的文章,但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我从未说过“HIFI是没有意义的东西”,相反我认为“ ...
一,楼主虽然引用我的文章,但完全曲解了我的意思,我从未说过“HIFI是没有意义的东西”,相反我认为“HIFI很有意义”。
这个澄清很重要啊。
二,我不是制作黑鸭子唱片的人,也不是专业录音师,只是模拟制作的过程展示出来;:D
三,对音响有认识的人,不会用唱片去作为判断音响质量的标准,也没有任何一张唱片能胜任去做判断音响质量的标准。评断的方
法只有客观和主观,客观有AP等手段,主观完全无好坏的标准,只有喜欢不喜欢的区别。
四、所有唱片录音都经过修饰,只要声音进入话筒输出电信号开始,就已经音染,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什么叫尽量贴近现场,因为很多修饰手段就是为了让人听起来觉得像有个现场。
基本同意你的观点,但认为你说得太绝对了。唱片确实都经过修饰,但程度差别很大,比如雨果的唱片明显就比《黑鸭子》更接近现场。标准就是对现场的听觉记忆。当用听感判断器材时,也绝非不能判断器材好坏,用同一个CD经过不同器材播放对比,还是可以听出哪个失真更小,特别是器材差距较大时更容易。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