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zhijiandiy 发表于 2013-11-4 20:14

我勒个去楼主首先是红二代,还有你搞的东西菜鸟看不懂,这是毛喇叭?如果成功了不是批量产你搞这个真的很浪费,楼主你可真烧啊

icet 发表于 2013-11-4 23:26

听说,声音把你爱人给毒倒了?

ed168 发表于 2013-11-4 23:32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4 17: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时候要更新了。这次制作整个系统的最后一对励磁单元快要完成了。超高音,可以负责5K-40K的重播,磁路采用 ...

感叹!

陈大 发表于 2013-11-4 23:44

本帖最后由 陈大 于 2013-11-4 23:46 编辑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9-5 2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剧院兄说的太对了,在木工厂门外马路试了下声,引来隔壁厂的小妹妹百米外立听,好像还在流口水哦

当年长发飘飘吉他相伴的也不一定是同桌的你,
但现在隔着马路的隔厂小妹妹,
却分明就是流着口水的红粉!

法国浪漫的邻居大娘我想是有柏辽兹的幻想了,
这不是号角的穿透力,
是心与心的吸引力吧。


剧院之声说明号喇叭的穿透力蛮强的,尽管坐在它跟前并不觉得.发表于 2013-9-6 00:32

ed168短短的一句话,含有大量的沙士比亚,朱丽叶,红罗卜。此理科生肯定有大量的文科红颜。发表于 2013-9-5 23:58

剧院之声一次做油画经纪的法国邻居拉住我聊柏辽兹的幻想,并夸声音好,这才想到前一晚听过此曲.问题是我在一楼后间,他在二楼前间.发表于 2013-9-5 23:23

ed168严重怀疑那是留长发的艺术型小男生。发表于 2013-9-5 23:13

chye99 发表于 2013-11-5 11:41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2-2-14 02: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那之后,慢慢的我有了各式各样的无线电元件,开始了各种中学生小制作。再大一点的时候,我们的邻居阿姨帮 ...

LZ大概长我3、4岁,LZ身上发生的故事,很多我也经历过。或许是我们那个年代出生、成长的DIYer的集体记忆,值得珍藏回味!

binmcc 发表于 2013-11-5 15:57

这才是彻底的DIY,喇叭都自己做~~!佩服佩服。。。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8 18:09

超高音相位塞的缝隙和间距都非常重要,这个先试试了,不行再适当调整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8 18:11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9 12:18

胆兄,这个超高有点看不懂,振膜是哪个?最近看了<带式扬声器的原理与制作>,简直有做大铝带的冲动,一条宽18mm,长80cm厚0.01mm的铝带,0.5克不到,面积有144cm^2,相当于6寸喇叭了,可以重放到1K甚至500Hz,这样2分频就可以用3分频的低音喇叭,0.5克的振膜放1K-20K,那个瞬态,有谁可匹敌?胆兄如果也搞成励磁的,那可是一绝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9 13:49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9 12: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胆兄,这个超高有点看不懂,振膜是哪个?最近看了,简直有做大铝带的冲动,一条宽18mm,长80cm厚0.01mm的铝带,0.5 ...

51兄好:handshake,这本书我2年前就买来看了,看完的确有想试试的冲动,这源于我90年代初听过一对博士落地箱,2分频,双6.5低音密闭箱,约1200MM高,用金嗓子推,有不错的表现,高音用的就是铝带,约1000MM长度,可惜的是好景不长,铝带高音很容易烧,再一个就是这种箱的韵味不是我喜欢的那种,所以最后看完这本书也没真动手制作铝带。如今玩上号角,我想我不会再有玩铝带的冲动了。

ed168 发表于 2013-11-9 15:13

本帖最后由 ed168 于 2013-11-9 15:41 编辑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9 12: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胆兄,这个超高有点看不懂,振膜是哪个?最近看了,简直有做大铝带的冲动,一条宽18mm,长80cm厚0.01mm的铝带,0.5 ...

这个也许不能以动圈式喇叭的工作原理去理解瞬态响应。这么长的铝带,并没有折环这类阻尼,纯粹靠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动力往复运动(不过,折环对高频振动的作用不大)•另外,这么薄的铝带,对电流大小,产生的温度变化,是否敏感?

工作频宽大,更容易产生互调失真。我那个铝带高音,厂家建议分频点从1.5k起。但厂方频响图(http://bbs.hifidiy.net/thread-887828-1-1.html ),可从1K起。但我却用在5k以上。这样对高频重播的音质更有保障。起码同一条振膜,少了低端频率振动的干扰。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9 16:12

ed168 发表于 2013-11-9 15: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也许不能以动圈式喇叭的工作原理去理解瞬态响应。这么长的铝带,并没有折环这类阻尼,纯粹靠电流在 ...

你所说的问题,在那本书里有祥细的分析,用的是物理建摸,数学分析的方法.你的商品铝带是短铝带,和1m长的长带有天壤之别,长带的频响图可以从250Hz开始.
我认为带式(仅指50cm以上的长带)的优点如下:
1.信号直接驱动振膜,没有力的传递,也不会有分割振动,所以振膜可以很薄.
2.水平方向的小尺寸,保证了水平方向指向性优良,垂直方向是相同而连续的发声体形成的线性声源
3.振膜的实际尺寸可以在100cm^2以上,振幅1mm时,112db声压可下达250Hz,够格做3分频的中\高音了,这是一个极大的优点,这个下限只有号角高音可达到,而在频率高端,号角高音远逊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9 16:21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9 13: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1兄好,这本书我2年前就买来看了,看完的确有想试试的冲动,这源于我90年代初听过一对博士落地 ...

自制铝带高音就不怕了,0.01mm,500mm宽的铝箔,10元1m,0.02mm,500mm宽的铝箔,8元1m,一下先切好了几十条,还怕坏?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9 16:34

另外,这么薄的铝带,对电流大小,产生的温度变化,是否敏感?
这个问题对于长带根本不用担心,长带的面积是球顶高音面积的几十上百倍,又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用驱动球顶高音的功率如何烧得了长带?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9 22:28

大杨树 发表于 2013-10-10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兄你上的图是几寸的喇叭?是您说的那种吗?

给个图你看看

dnps1158 发表于 2013-11-10 08:10

强大啊!

foolish 发表于 2013-11-12 22:33

大师,还没有成功呀,时间漫长呀......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12 22:36

foolish 发表于 2013-11-12 22: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还没有成功呀,时间漫长呀......

在折腾功放啊,目前中音号+高音号在听。

亚六2009 发表于 2013-11-12 22:47

牛人就是不一样

小凉山 发表于 2013-11-13 08:49

敬佩你的自创精神,望你成为中国的音响之圣!
页: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查看完整版本: 挑战自我--见证DIY15寸同轴励磁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