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之声 发表于 2013-11-20 01:37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0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电路做些处理,或是用运放.......数字电路用电池供电确实效果不显著.---------说到信噪比,DA转换后必有 ...

呵呵,没彻底搞清原因前我是舍不得对音源动外科手术.
以前试过,CD机输出部分的滤波器和跟随器用电池供电效果很好.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20 09:06

本帖最后由 hya1951 于 2013-11-20 10:01 编辑

ed168 发表于 2013-11-19 1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能我是木耳,分辨不出来,也可能是我的设备档次不够吧.




还真不是谦虚,确实是木耳,有几种发烧友公认的巨大差别,我就分辨不出来:
1.低音通道的无极性电解电容与音响薄膜电容的区别.
2.高音通道工程用的优质薄膜电容与天价名牌电容的区别
3.用普通6mm^2电线与4N,5N,6N....蟒蛇粗的成品音箱线的区别
以上分辨不出都是认真做了盲听实验的,为什么做这几项?因为从基本的电路原理就说不通:
1.低音通道的大电容上是串几欧姆电阻的,无极性电解电容介质损耗再大,等效串联电阻也远在1欧姆以下.
2.根据多年经验,有几种工程用的优质薄膜电容是非常优秀的,用精密电容电桥测量,一点都不比天价名牌电容差,而价格要相差几十倍
3.正牌的6mm^2电线,每米电阻只有0.003欧姆,喇叭线来去最多10m,0.03欧姆,与8欧姆的喇叭串联,差别只有精密电桥能区分.
在当今的音响领域,持有上述观点是很不上台面的,说出来发烧友要笑,商人要嫉恨
我的方法非常简单,我做精密仪器用到一种纯银触点的精密双刀12位旋转开关,触点电阻只有0.001欧姆,我把开关设置为可以360度连续旋转的,12位的每一位随机接到A或B,这样不用眼睛看,转几圈后,自己也不知道是落在A或是B,一个人也可以进行盲听实验了.
很不幸,盲听的结果是一点不能分辨,证实了我是木耳:'(,不过喇叭风格的区别,如SCAN-SPEAK与SEAS的喇叭,一耳朵就能区别.
不过也好,可以节约很多钱,我的DIY我自己听,关别人什么事?从那几项节约下来的钱可以多买些好喇叭:lol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20 10:19

最近在做大长带喇叭的准备工作,其中重要要的是建立比较均匀的磁场,很不容易,为此买了高斯计,初步的测量结果是钕磁虽然磁性强,但在建立宽磁间隙(20mm)磁场时,比铁氧体磁铁的均匀度明显差.
由此想建议胆兄与剧院兄,测量下励磁系统的磁场分布与恒磁系统的磁场分布有何不同,动圈喇叭的磁隙很窄,磁隙内的均匀度应该没问题,重点在磁隙外,因为长音圈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磁隙外的,磁隙外并不是没磁场,而是有很不均匀的磁场,如果能找出差异,或许可以作为励磁音色优于恒磁的一个原因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20 12:39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20 1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在做大长带喇叭的准备工作,其中重要要的是建立比较均匀的磁场,很不容易,为此买了高斯计,初步的测量结果 ...

通过试验,我的结论是磁隙的大小均匀程度是影响磁场均匀的主要因素,我用高斯计在制作15寸励磁喇叭时对磁隙进行了均匀性测量,电流0.85A的状态下,磁隙宽2MM是磁场强度是0.81T,当中心柱偏离6个丝时,磁场强度由小到大是0.77-0.835T变化,通过这项测试,我们应该很明白加工精度的重要性。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12:52

本帖最后由 ed168 于 2013-11-21 04:15 编辑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20 0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真不是谦虚,确实是木耳,有几种发烧友公认的巨大差别,我就分辨不出来:
1.低音通道的无极性电解电容与 ...

如果把这个实验用在那些烧友耳朵上,如何?难于上青天。还是找找身边朋友,家人,测试一下。非烧友的测试更实在。其实,不少烧友连眼前大洞却看不到,却数落着小划痕,你该心中有数。我上面那神耳故事是真实的。


也不排除有神耳级人物。留意一下香水公司的品香师,矿泉水公司的品水师,他们如超级特种保护动物般对待。看电影 《听风者》 的神耳主角,平时也要戴耳套保护耳膜。人脑能通过耳朵勾画出一幅音频图吗?但它却轻松调出情感的神经,而人类机器却缺少这方面。还是那一句:毕竟眼见为真,耳听为实,对于观感及听感来说,都是浮云。



高音喇叭直接接功放,是否不及天价电容?

低音喇叭直接接功放,少了那长长绕着线圈的添包线,是否不及6N污水渠般粗的喇叭线?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20 13:14

本帖最后由 hya1951 于 2013-11-20 13:25 编辑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20 1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通过试验,我的结论是磁隙的大小均匀程度是影响磁场均匀的主要因素,我用高斯计在制作15寸励磁喇叭时对磁 ...

胆兄是否知道,现在有种软件(有限元分析),输入磁体材料与形状尺寸,可以自动画出磁力线分布与各位置的磁场强度,我玩不了这个.
磁柱中心偏移,一边减弱了,另一边却加强了,总磁通变化不大,BL值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我认为更应关注轴向的,磁隙以外的区域,因为音圈比磁隙宽得多,盆向里移动时的BL值,比盆向外移动时的BL值要大,因为盆向里移动时音圈偶合到更多的磁通,当盆向外移动时,由于心柱向外是空的,音圈偶合到的磁通要少的多.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20 13:24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20 1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胆兄是否知道,现在有种软件(有限元分析),输入磁体材料与形状尺寸,可以自动画出磁力线分布与各位置的磁场强 ...

我没用过这种软件。盆向里向外运动不至于有大的BL值变化吧,自己做一般都是按对称或均匀磁路去设计,而我的更是运用了长磁隙短音圈,15寸低音也是。你说的总磁通量变化不大的观点我不赞同,不均匀的磁场中音圈两侧的受力情况完全不同,失真就已经不可避免了。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20 13:30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1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把这个实验用在那些烧友耳朵上,如何?难于上青天。还是找找身边朋友,家人,测试一下。非烧友的测试 ...

直通功放的观点我是非常的赞同,当然这样就涉及电分的问题,电分又有模拟数字的不同,各施各法,有人喜欢数字高阶,有人喜欢模拟低阶,都玩的很欢,听自己喜欢的就是了。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13:46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20 13: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直通功放的观点我是非常的赞同,当然这样就涉及电分的问题,电分又有模拟数字的不同,各施各法,有人喜欢 ...

作为个性,就喜欢低音播叭播高频,高音单元播低频,这无可厚非。但这,我们讨论的是共性。这是能继续讨论的基础。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13:51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1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把这个实验用在那些烧友耳朵上,如何?难于上青天。还是找找身边朋友,家人,测试一下。非烧友的测试 ...

不妨玩玩这测听力的 http://www.klippel.de/listeningtest/lt/

20-20 发表于 2013-11-20 14:05

RE: 挑战自我--见证DIY15寸同轴励磁的诞生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1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把这个实验用在那些烧友耳朵上,如何?难于上青天。还是找找身边朋友,家人,测试一下。非烧友的测试 ...

不少烧友连眼前大洞却看不到,却数落着小划痕,“”


太多这种烧友了,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14:11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20 13: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直通功放的观点我是非常的赞同,当然这样就涉及电分的问题,电分又有模拟数字的不同,各施各法,有人喜欢 ...

胆兄,你误会了我这举例。不是宣传个性的。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20 14:11

本帖最后由 hya1951 于 2013-11-20 14:17 编辑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1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把这个实验用在那些烧友耳朵上,如何?难于上青天。还是找找身边朋友,家人,测试一下。非烧友的测试 ...

这个故事我以前也发生过,得罪人啊,再不敢了,人家化大几千买了发烧线,硬给证明没了,5000元=50元,一下损失了99%,那个场面是又难堪,又无趣的.
何为发烧?体温热度不正常也,盲听,是阿司匹林,是康泰克,退烧良药.
都退烧了,也就没有HI-END甚至HIFI产业了,老百姓少了折腾的乐趣,国家少了GDP.
我们这个坛子里的斑竹,大多是已经退烧的烧友,对这些明白的很,不信,你发个破除音响玄学的帖子试试看?斑竹们肯定不会支持,还会冷言几句....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14:29

本帖最后由 ed168 于 2013-11-20 15:26 编辑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20 14: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故事我以前也发生过,得罪人啊,再不敢了,人家化大几千买了发烧线,硬给证明没了,5000元=50元,一下损失 ...

朋友们来自5胡4海,背景各不同,也许A在这方面是天才,在别的方面一无所知,而B却相反。这不存在歧视,是专长发挥及分享。贴子有分理性与感性的,懂得对口便是。

发烧,在解决瓶颈后才追求极致。否则连常识也不懂的,叫盲烧(当然明知而出于个性原因除外)。

身经百战的将军,何惧纸上谈兵呢。:handshake


有缘份的朋友们,千万不要误会。:P

20-20 发表于 2013-11-20 14:34

RE: 挑战自我--见证DIY15寸同轴励磁的诞生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14: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朋友们来自5胡4海,背景各不同,也许A在这方面是天才,在别的方面一无所知,而B却相反。这不存在歧视,是 ...

高見

ed168 发表于 2013-11-20 14:39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20 14: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故事我以前也发生过,得罪人啊,再不敢了,人家化大几千买了发烧线,硬给证明没了,5000元=50元,一下损失 ...

我经常拜读您及几位版主,高手的贴子的。这也是高处不惧寒的㨗径。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20 23:55

本帖最后由 为胆而欢 于 2013-11-21 02:27 编辑

上次有块44.5的铍膜烂成几十块,我很开心。现在继续找1寸铍膜

ed168 发表于 2013-11-21 00:31

本帖最后由 ed168 于 2013-11-21 03:38 编辑

   
   
       .

为胆而欢 发表于 2013-11-21 00:44

本帖最后由 为胆而欢 于 2013-11-21 11:30 编辑

ed168 发表于 2013-11-21 00: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接受现实吧

HZCC 发表于 2013-11-21 22:38

hya1951 发表于 2013-11-18 17: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剧院兄在音响中用电池,极烧啊.
交流电源与电池的区别,在微弱信号测量领域是极其明显的,具体来说并不是 ...

牛啊,这就是好牛跟大路货的区别!
页: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查看完整版本: 挑战自我--见证DIY15寸同轴励磁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