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20062706
发表于 2011-2-23 02:44
很多人认为倒置的集电极输出的末极不是很好,这个不觉得的,因为在十几二十前的STK6153不就是很好的效果吗?而且曾经红了好几年之久。
蓝调太子
发表于 2011-2-23 02:57
很多人认为倒置的集电极输出的末极不是很好,这个不觉得的,因为在十几二十前的STK6153不就是很好的效果吗? ...
wei20062706 发表于 2011-2-23 02:44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在合理设计之下,集电极输出因为有一定的增益,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省掉因此而增加的级数,也是有利的。而发射极输出的电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频响的拓宽(只是针于末级而言),但是也失去集电极输出的增益。因此,如何取舍,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决定的。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3 08:19
回复81、82楼:
集电极输出与射极输出优劣并无定论,集电极输出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比较适合作者对他所倡导的:“纯b类功放”的精确偏置的理念。射级输出也有它的优点。
同时说明一点,这里所说的纯B类功放,作者指的是优化的B类偏置,这只是概念上的问题,实际上它的B类电路设定了约50ma的静态电流,他强调的是精确的Ve,也就是输出电阻的压降。此处我还不甚了解。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3 20:26
沉得很快,顶起来大家再讨论一下。
mhook
发表于 2011-2-24 00:12
这手册也读过,快速地水过鸭背式的。作者的功力不是我等可望其背。实际上这本是再版了好几次的技术手册,无缺陷放大器对于现在各种音频技术或线路说不上是十分先进或高级。作者是通过这个放大器线路的仿真、调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当前技术范围内尽量将各种失真抑制到最小。读者吸收的应该是:作者介绍的放大器存在的种种失真;与如何抑制。从而可以设计制作失真尽量少,指标性能优异的放大器。而不单单是手册中的无缺陷放大器线路。
很支持楼主对这个线路的制作,这是重温手册中抑制各种失真方法的过程。必然获益匪浅。
建议直接制作三态放大器,难度是高,但可玩性也更高。偏向于不改动原参数,但由于器件问题要改也是不得已为之。手册中的参数、应用不再重复抄书了。
祝楼主早日迈向成功。:handshake
蓝调太子
发表于 2011-2-24 00:17
回复81、82楼:
集电极输出与射极输出优劣并无定论,集电极输出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比较适合作者对他所倡 ...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3 08:1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也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当然不尽然都正确,毕竟我也只是菜鸟罢了,呵呵~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4 10:14
这手册也读过,快速地水过鸭背式的。作者的功力不是我等可望其背。实际上这本是再版了好几次的技术手册,无 ...
mhook 发表于 2011-2-24 00:1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这电路当然不算是先进电路,尤其是输入级和电压放大级,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典型电路,不过作者优化了参数,尽可能的降低了已知的失真,所以才称之为“无缺陷”放大器,我喜爱的主要原因是该电路放大部分简洁,对元器件失配要求相对较低,尤其是相对于互补对称电路容易做好。电路确定以后,我将进一步考虑直流伺服电路和保护电路,作者对这一部分也有阐述。保护电路主要就是直流偏移保护,不打算使用upc1237,简单的三极管电路就能搞定。
mhook
发表于 2011-2-24 22:46
直流伺服用在放大级吧?原电路中的LM385/1.2很有兴趣了解其工作状态。
直流偏移保护对出现削波时的直流有无起保护作用?
mmhzlf
发表于 2011-2-26 00:41
回复 17# xielbfj
国外业余爱好者能在选管方面比国内更有优势,再加上他们有时间,DIY能做出好的产品并不为过,可惜国内,买个管子不要说配对,不买到假货就不错了。
mmhzlf
发表于 2011-2-26 00:55
回复 77# xielbfj
那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什么电路。虽然名机也有很多不分开的,但是线路不同,要综合考虑全盘因素。
raojunlin2010
发表于 2011-2-26 13:44
胆机就是玩失真,无缺陷女友也会让你烦恼:lol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7 10:48
直流伺服用在放大级吧?原电路中的LM385/1.2很有兴趣了解其工作状态。
直流偏移保护对出现削波时的直流有无 ...
mhook 发表于 2011-2-24 22:4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电路中的LM385接成恒压源。
伦音
发表于 2011-2-27 20:47
楼主请注意,书中并不是要纯乙类,你如果做成纯乙类,那就叫教条主义:lol
西域之声
发表于 2011-7-28 00:34
我喜欢讲技术说理论不喜欢呢些耍嘴客有些人连电子管和晶体管的祖师爷都不知道是谁还在呢里乱说话只是匠人罢了我新欢兄弟这样搞技术的 顶你了
西域之声
发表于 2011-7-28 00:38
还有 有些人只会说形容词别的都不会
bluce
发表于 2011-9-8 15:50
顶楼主,也顶“西域之声”兄,试问那些匠人有几个有音频分析仪(AP机),高谈阔论需要理论的支持
Tonnysz
发表于 2011-9-20 14:19
电路的设计当然比制作重要得多,难道这有什么疑问吗? 如果是高频电路,需要许多微带的设计,这就需要经验来处理。但不管怎么样首先要会设计啊。
大神1981
发表于 2011-9-20 20:59
那书上的无缺陷功放 电路就是MX50 功放板,效果不错的。
xlf0602
发表于 2011-9-20 21:11
本帖最后由 xlf0602 于 2011-9-20 21:12 编辑
我眼拙,看了半天只看出了2点:
输出用倒达林顿,改善了输出级偏流的稳定性;
大幅度提高了开环增益(与典型的单差分OCL电路相比),用深度负反馈把“缺陷挤掉”。
不敢说这个“无缺陷”电路不好,而是没看出究竟有多好。:L
蜡笔
发表于 2011-9-22 19:16
本帖最后由 蜡笔 于 2011-9-22 19:24 编辑
应朋友所托,我也画了一版无缺陷。朋友装机测试,声音挺好的,耐听的类型。
线路有点小动,不知道无缺陷会不会变有缺陷了:lol ,可惜找不到原图上的管子,只能用代用方案。
无缺陷裸奔中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