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gq1588
发表于 2011-2-20 23:33
分离电路再好!要有好的制作加上完善的调试才能出好靓声的,光一个电路图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老兄HIFI的路长着呢?
凤城一诺
发表于 2011-2-20 23:39
对于交流放大器来说,要的是一个线性的平坦,我们做的是音频放大器,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听觉,而不是指标.就我的一个朋友买的一个功放,是单声道的,我都记不是是什么牌子了,但它的重量有五十多KG,用来推那对BMC.在现时的发烧音响中,放大器的电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放大器的制作工艺和元件的配套
蓝调太子
发表于 2011-2-20 23:58
可以改射极输出,这样制作难度可能还低一点.
我觉得论坛很多人都有惯性思维,认为晶体管机哪怕参 ...
mzsrz 发表于 2011-2-20 23:1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赞同!
失真粗略分奇次波和偶次波。单端电路奇次波比较小,以偶次波为主;推挽和全对称电路就是消除偶次波的,但奇次波比例就比偶次波要多了。偶次波相对更讨好听感。而奇次波听久会有厌烦感。
bw9922
发表于 2011-2-21 00:28
胆机的声音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我个人觉得,并非人见人爱,至少我不喜欢,我身边很多高烧 ...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0 22:2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也许我的表达能力不行!:loveliness:我的意思是:不管胆机还是石机它们的音色都是存在某种失真或缺陷的。要不然就不会有英国声、美国声等等之分了。
mzsrz
发表于 2011-2-21 09:25
赞同!
失真粗略分奇次波和偶次波。单端电路奇次波比较小,以偶次波为主;推挽和全对称电路就是 ...
蓝调太子 发表于 2011-2-20 23:58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关于失真我的理解与你有不同,单端并不是奇次失真小,偶次失真大,是两者都大,但它主要是低次谐波失真。推挽对称电路的奇偶次失真比例理论上倒是有可能出现奇次失真比偶次多一些。就失真而言,影响听感的并不是低次谐波失真,而是高次谐波。而推挽对称电路工作在通常我们习惯上说的乙类状态时,由于存在交越失真和开关失真,其产生的高次谐波才会对听感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这个量很小很小的话,影响也是不大的,象我做的功放甲乙类可以随时转换,听感容易比较,确实差别不是很大。还有一个影响听感的是互调失真,它也会产生高次互调频率,影响听感。
但是现在大家通常觉得晶体管听感不好,除了上面一小部份原因外,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功放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原因,比如功放开环失真大,输出内阻高,带载能力不够,干扰多,工作点不稳定,容易自激等等,假如你把这些处理好了,那声音绝对差不了。
大神1981
发表于 2011-2-21 09:40
回复xielbfj
这么普通的单端差分电路也称之“无缺陷”,那全对称怎么叫法?
小虎 发表于 2011-2-20 21:5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全对称自然就是有缺陷了。
楼主也比较菜,说了半天也不能说出SELF的电路有什么优点。我看也是照猫画虎。
SELF 的电路是千里马,而楼主却不是伯乐。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11:07
分离电路再好!要有好的制作加上完善的调试才能出好靓声的,光一个电路图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老兄HIFI的路长 ...
shigq1588 发表于 2011-2-20 23:33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P我已经玩儿十几年了,最终放弃五花八门的“名机”线路,转而喜欢上这个电路,正是基于diy实际出发,正是因为这电路相对容易制作与调试,互补对称电路我是不敢再做了。
anmon
发表于 2011-2-21 11:17
我正在设计这个电路,但改了一些,输入准备用NPN的,将来改NPD5564也方便,输出就用集电极输出,但想改为11032,金封管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11:26
:handshake我正在设计这个电路,但改了一些,输入准备用NPN的,将来改也方便,输出就用集电极输出,但想改为11032,金 ...
anmon 发表于 2011-2-21 11:17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那好呀,你设计好了我就懒得动脑筋了,采用NPD5564也不错,不过耐压较低,如果作较大功率乙类的话,需要提高工作电压,那还得改电路。另外就是金封管在安装方面没有塑封管方便,我还是倾向塑封,采用on的mjl3281a/1302a对管。
输入电龙
发表于 2011-2-21 11:53
我已经玩儿十几年了,最终放弃五花八门的“名机”线路,转而喜欢上这个电路,正是基于diy实际出发,正是因为这电路相对容易制作与调试,互补对称电路我是不敢再做了。
同意
hifi8
发表于 2011-2-21 12:05
输入参分管改成NPN,整个电路就反过来了。
输入成熟的电路,也不允许随便更换输入差分,何况5564是场管,差别很大。
如果仿真的话,会仿真出一个电阻阻值的轻微变化,导致整体的变化,更何况换差分管。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12:29
输入参分管改成NPN,整个电路就反过来了。
输入成熟的电路,也不允许随便更换输入差分,何况5564是场管, ...
hifi8 发表于 2011-2-21 12:0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支持!除了输出级外(当然包括推动级)别的电路部分不做改动!在考虑是否将保护电路设计在板上,电压级供电是否值得改动一下,例如增加稳压电路,哪怕是最简单的串联稳压。或者是电子滤波。
hifi8
发表于 2011-2-21 13:33
俺未曾看过那本手册,未仔细研究这电路,
不错如果我去做,线路就不改,一摸一样的做。
要考虑的是整体的布局而已,用什么机箱,分多少件板,电源是否独立,放那里等等这些问题。
设计者说到无缺陷,应该有其的道理,要么全信,要么不信。
在做的过程,读懂设计者的意思,然后才考虑改进。
验证出来的效果,不好的话,就当给设计师忽悠一下,买大开了细。
所以应该在做好之后再进行修整。
如果未做之前,就要改,除非仿真到很完善,或者有充分的理由。
zjmhln
发表于 2011-2-21 13:56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14:08
回复 16# hifi8
你说业余条件也是个问题。但是单端是先天不足,推动重负载的时候正负半周是不对称的,所以声音表现连贯性和密度都不够。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14:11
回复 17# xielbfj
不是反感,就事论事。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14:32
回复 13# bw9922
不喜欢胆机的人更多,多数胆机是“残缺美”,而石机是健康美!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人“弃胆投石”,本人就是其中一个。
大神1981
发表于 2011-2-21 16:33
回复hifi8
你说业余条件也是个问题。但是单端是先天不足,推动重负载的时候正负半周是不对称的 ...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14:08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瞎说。全对称才有先天不足,单端哪有什么不足,更别说什么不对称。
单端只有一个管放大,咋会不对称。再说楼主的电路也不是什么单端电路,而是非对称电路。只有VAS 是SINGLE ENDED
而全世界最好的模拟放大器正是非对称的。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17:20
回复 38# 大神1981
晶体管的上升和下降速度一样吗?做个实验吧。看晶体管的发展史和电路的演变过程。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17:20
全对称自然就是有缺陷了。
楼主也比较菜,说了半天也不能说出SELF的电路有什么优点。我看 ...
大神1981 发表于 2011-2-21 09:40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敢说我精通,关于这电路的优点,书上作了详尽的阐述,我没有说他而已。包括各级电路设计原子,工作点的确立,元器件参数的选择,转换速率的设置,等等,有必要的话我抽空补上相关说明。恐怕篇幅就多了。况且这是斯多夫一个人的观点,未必都是真理。我希望得到真正的交流,各抒己见,当然不希望他成为口水帖。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