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17:24

回复hifi8


    你说业余条件也是个问题。但是单端是先天不足,推动重负载的时候正负半周是不对称的 ...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14:08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观点我还是头回听说,38楼神兄作了说明。互补对称电路用在音频放大电路缺陷更突出,尤其是业余制作。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19:45

回复 41# xielbfj


    你给电压放大级加上负载,逐渐加重,看波形就知道了。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19:50

回复 25# mzsrz


    同感,不能把不好听的原因归咎于电路。

xyzsilence 发表于 2011-2-21 19:53

失真估计就只有高档示波器能够测试的出来 /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21:19

回复 44# xyzsilence


    输出管放大倍数相差10%我能听出来。放大管也一样。

anmon 发表于 2011-2-21 21:36

RE: 关于《音频功放设计手册》上的“无缺陷放大器”试制讨论

那好呀,你设计好了我就懒得动脑筋了,采用NPD5564也不错,不过耐压较低,如果作较大功率乙类的 ...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11:2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没做什么改动的,早就设计好了,最近想改成金封管,一直也没去打板子,用热转印却失败,就一直搁置了

anmon 发表于 2011-2-21 21:43

回复 46# anmon
PCB板也早就好了,单面板,虽然是单面板,但不用担心指标会差,布局非常好的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21:55

回复anmon
PCB板也早就好了,单面板,虽然是单面板,但不用担心指标会差,布局非常好的
anmon 发表于 2011-2-21 21:43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布线的确不错,板子可以设计得大气一些,不必那么拥挤,左右声道镜像设计,另外负反馈隔直电容选用对音质影响很大,可以考虑使用直流伺服电路,输出级采用射极输出并预留并管位置供不同爱好者选用,这是我的一些想法。还在构思中,这电路我看中的是电压放大级。

diybbs 发表于 2011-2-21 21:55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22:06

MX50 也是这个电路一样的。
diybbs 发表于 2011-2-21 21:5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ljm的mx50?

195596 发表于 2011-2-21 22:08

现在好像进了个怪圈,都以为甲类就不失真了????哪个老师教的???,甲类只是失真多为偶次谐波而已。已类为奇次谐波,这个在最最基础的电子类书籍里都有吧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22:10

回复xielbfj


    你给电压放大级加上负载,逐渐加重,看波形就知道了。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19:4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负载失真的确是放大器必须考虑的,但电压放大级的负载是推动级,我不知道小虎弟到底要怎样才算重负载?这种放大形式是非常常用的电路形式。小虎弟估计是互补对称电路情有独钟了。

diybbs 发表于 2011-2-21 22:21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22:25

可以用等效负载呀,我试过用2K和1K,差远了。高文在推动级用恒流源负载,以减轻电压放大级的的负载,所以它就有独到的一面。互补对称的情况就好多了。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22:35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会以为我吹牛,我每声道一对输出管的低频和动态居然把金嗓子406的四对管打败了,再加上无补偿电容和环路反馈电容,中高频优胜更多。其实这都是调试的功劳。有个朋友问我为什么不抄它的电路呢,我的回答是它需要那么大的补偿电容才能稳定,然后高频延伸不好而齿音又重,不值得我花这个时间。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22:47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会以为我吹牛,我每声道一对输出管的低频和动态居然把金嗓子406的四对管打败了,再加上无补 ...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22:3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quote:lol无语

老哥 发表于 2011-2-21 22:48

留过三极管的电流只有一个方向,没可能又流入、又流出;而流过负载的电流是有+、有-,是2个方向的。只用一个三极管,那么另一个方向的电流靠谁提供?有什么办法能做到和那个三极管一样对称呢?

小虎 发表于 2011-2-21 22:51

回复 53# diybbs


    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379418
看看吧,我改的是什么机。从头看到尾。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22:58

现在好像进了个怪圈,都以为甲类就不失真了????哪个老师教的???,甲类只是失真多为偶次谐波而已。已 ...
195596 发表于 2011-2-21 22:08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好像没有人说过甲类就不失真。再者,你所说的失真指的是什么,总失真还是输出级失真?
甲类通常指输出级工作在甲类状态,此时能降低的是输出级的失真,如果输入级和电压级产生了失真,与输出级甲类还是乙类无关。纯甲类消除了输出级的交越失真和高频关断失真。但大信号失真(也就是电流较大的信号)依然存在,所以很多时候,甲类功放的低频未必很好。
因为我这帖子是技术讨论帖,我没有对电路作详细的说明,这里的纯乙类从电路上看是优化偏置的乙类功放,也就是斯多夫所说的有“恰当的”的静态电流消除交越失真,但多少才算是恰当,本人还在学习中。

anmon 发表于 2011-2-21 22:58

布线的确不错,板子可以设计得大气一些,不必那么拥挤,左右声道镜像设计,另外负反馈隔直电容选用 ...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1 21:55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这还算拥挤啊?我是按照手里散热器尺寸设计的,已经很宽松了,布线宽度也足够了,原件的功率也都足够.
有反馈电容是因为尽量没有改原电路,这是一台参考机,你再做别的电路都拿他来比较和参考.连布局都是仿照原文的,尽量没有加自己的思路进去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音频功放设计手册》上的“无缺陷放大器”试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