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lbfj 发表于 2011-2-20 13:42

关于《音频功放设计手册》上的“无缺陷放大器”试制讨论

研读了斯多夫的《音频功放设计手册》第四版,对书中刊载的无缺陷放大器比较感兴趣,准备自己开板试制,请各位高手多提宝贵意见。

设想方案一、以此电路为蓝本,制作20瓦纯甲类功放。基本不做参数的改动,或者输出级改成射级输出。请大家帮忙参考。
方案二、修改参数,提高供电电压,制作成约100瓦的纯乙类功放。这样的话去掉甲类偏置电路,直接工作在乙类状态下,斯多夫认为:甲乙类的线性比甲类和乙类都要差,因为在从小信号的甲类到较大信号的甲乙类的转变那一刻,失真率会跳升。
果真如此的话,制作成纯乙类,即节能又有较好的性能。
至于是否采用分级供电,电压放大级使用稳压电源,主电路上是否集成保护电路等,请各位高手提出建议。

凤城一诺 发表于 2011-2-20 15:54

?????????????

凤城一诺 发表于 2011-2-20 15:56

这样就叫无缺陷放大器,,,,,,,,,,,知不知道全分立全对称恒源音频放大电路。

蓝调太子 发表于 2011-2-20 15:58

研读了斯多夫的《音频功放设计手册》第四版,对书中刊载的无缺陷放大器比较感兴趣,准备自己开板试制,请各 ...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0 13:4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那么按照斯多夫的说法,乙类有功率输出时不是每一刻都有失真率跳升了?

mzsrz 发表于 2011-2-20 16:29

好电路要有好的制作才能出好性能,光一个电路图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建议多往制作上着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gssgs 发表于 2011-2-20 17:24

喜欢就好。重要的是工作点的调试。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0 18:02

这样就叫无缺陷放大器,,,,,,,,,,,知不知道全分立全对称恒源音频放大电路。
凤城一诺 发表于 2011-2-20 15:5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他所说的无缺陷放大器的意思应该是尽可能的降低失真!并非说这个放大器就没有缺陷!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0 18:05

那么按照斯多夫的说法,乙类有功率输出时不是每一刻都有失真率跳升了?
蓝调太子 发表于 2011-2-20 15:58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你理解错了,他说的是在乙类向甲乙类转变的时刻,失真跳升,纯乙类始终工作在乙类状态,所以不会像你所说的那样。当然,纯甲类比较理想,输出级的失真可以降低很多。斯多夫的放大器主要从失真上来做文章,属于指标派,他坚信的是指标,反对音响主观主义论调。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0 18:12

好电路要有好的制作才能出好性能,光一个电路图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建议多往制作上着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mzsrz 发表于 2011-2-20 16:2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制作当然是重要的,首先得确定电路图,才有pcb设计,我看过您的制作,跟这个电路有些类似的地方。这个电路的优点还是在于简洁,输入级采用传统差分电路,没有采用互补对称形式,这样的差分管容易配对,镜像横流源的使用可以进一步降低输入差分管配对不良引起的失真。而电压放大级是单端形式,不存在配对问题,推动级与输出级采用到达林顿输出此处改成射击输出不知道好不好。

keith527 发表于 2011-2-20 18:57

PCB布线也很重要

hillking 发表于 2011-2-20 19:03

道格拉斯也有说到射极输出与倒置达林顿的对比,你仔细看后面,射极输出应该是可以的。

lzf668 发表于 2011-2-20 19:12

很有特色的,支持

bw9922 发表于 2011-2-20 20:36

胆机失真算是大了吧?其音色人听人爱。依我看没必要追求什么“无缺陷放大器”那是毫无意义的!

hifi8 发表于 2011-2-20 21:27

建议直接做20W甲类先。

小虎 发表于 2011-2-20 21:59

回复 1# xielbfj


    这么普通的单端差分电路也称之“无缺陷”,那全对称怎么叫法?

hifi8 发表于 2011-2-20 22:14

回复xielbfj


    这么普通的单端差分电路也称之“无缺陷”,那全对称怎么叫法?
小虎 发表于 2011-2-20 21:5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全对称的,不一定很好,特别是业余条件下。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0 22:21

回复xielbfj


    这么普通的单端差分电路也称之“无缺陷”,那全对称怎么叫法?
小虎 发表于 2011-2-20 21:59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嘿嘿,看来这里的无缺陷以此可能会引起大家的反感,不过我已经解释过了,斯多夫的无缺陷指的是将可能的降低失真。互补对称电路看起来更加理想,但由于n型管与p型管结构特点决定很难精密配对,更何况是也许条件下制作,难度更大。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0 22:26

胆机失真算是大了吧?其音色人听人爱。依我看没必要追求什么“无缺陷放大器”那是毫无意义的!
bw9922 发表于 2011-2-20 20:36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胆机的声音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我个人觉得,并非人见人爱,至少我不喜欢,我身边很多高烧友也并不喜欢。胆机的失真造成了一定的音染,而这个音染不像晶体管的失真那么刺耳,所以大家感觉“有味道”。而胆机的高低频段的失真突出,导致他只是适合听一些犹如人声等这样一些中频段为主的音乐歌曲等。

patch 发表于 2011-2-20 22:36

今天看纯乙的:lol

mzsrz 发表于 2011-2-20 23:15

制作当然是重要的,首先得确定电路图,才有pcb设计,我看过您的制作,跟这个电路有些类似的地方。 ...
xielbfj 发表于 2011-2-20 18:12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可以改射极输出,这样制作难度可能还低一点.
我觉得论坛很多人都有惯性思维,认为晶体管机哪怕参数再好,也敌不过胆机,我想这是一种成见。我的见解是不论胆机也好,晶体管机也好,做好了都不错,都各有特色。这好比画画,大家都用一样的纸和笔,可是为什么画家就能画出好画来呢?同是一款放大线路,制作者不同,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制作功放的精髓所在。当然线路也很重要,但是选好电路的难度要远小于制作难度。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音频功放设计手册》上的“无缺陷放大器”试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