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测量] justMLS(lspCAD)关于相位的讨论

[复制链接] 查看: 64250|回复: 136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7-10-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方法基本与W版一样,只不用过的不是名片,而常常是烟盒。

Alonelie所要获得的稳定的相位曲线有什么用途?

我只重视单元间的相位差,因为不知道单一的相位曲线有什么用途,或是有什么意义(除了反映群迟延特性和可以反映幅频特性外。)

360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当前离线

万金油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8
帖子
21035
精华
18
经验
18146 点
金钱
14095 ¥
注册时间
2004-3-18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7-10-5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单通道测试也是可以的,如果分频点上对接不好的话,相位也是要出问题的~

18

主题

0

好友

15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微世影音】

Rank: 6Rank: 6

UID
15755
帖子
1350
精华
2
经验
1546 点
金钱
1203 ¥
注册时间
2006-12-10
发表于 2007-10-5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是瞎折腾,以为不需要对准脉冲久可以获得稳定相位曲线是一件好事那。这样无论在任何距离上测试单元还是整体,都可以获得一个标准的相位参照体系,对于多次测试和单元以及箱子的相位观察有好处。
看来浅薄,汗一个!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7-10-5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对于整箱测试了?
我觉得测试对于DIY更重要的是设计,然后才是质量控制。

18

主题

0

好友

15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微世影音】

Rank: 6Rank: 6

UID
15755
帖子
1350
精华
2
经验
1546 点
金钱
1203 ¥
注册时间
2006-12-10
发表于 2007-10-5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声道测试本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优势,只是参考信号一端是0相位和幅值。只是觉得每次在不同距离上测试而且不需要对准脉冲比较方便,便于观察。
对于分频效果,哪种测试结果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不对脉冲一种相位会平移,一种待那里不动。单声道的测试结果和人工对准时域脉冲后的测试结果完全一样的。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7-10-7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onelie 于 2007-10-5 18:18 发表
单声道的测试结果和人工对准时域脉冲后的测试结果完全一样的。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可以用单声道的测试结果来判断时域是否对准。好办法。

顺便提醒一下,有时需要故意不对准的。

40

主题

3

好友

2277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创业青年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0473
帖子
2256
精华
0
经验
2277 点
金钱
2144 ¥
注册时间
2007-3-19
发表于 2007-10-7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一直在琢磨这个 套件··可惜手头的喇叭都太普通了··超过20快的 单元都没有··

谁给发一个弄好的 ZMA文件我试验看看

192

主题

0

好友

159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机械大师

Rank: 6Rank: 6

UID
1481
帖子
2053
精华
0
经验
1596 点
金钱
786 ¥
注册时间
2004-9-6
发表于 2007-10-7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号

...............

18

主题

0

好友

15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微世影音】

Rank: 6Rank: 6

UID
15755
帖子
1350
精华
2
经验
1546 点
金钱
1203 ¥
注册时间
2006-12-10
发表于 2007-10-7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kra 于 2007-10-7 16:07 发表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可以用单声道的测试结果来判断时域是否对准。好办法。

顺便提醒一下,有时需要故意不对准的。


大惭愧,自己只是测试经验如此,没有理论依据,错误也有可能,只是眼睛看是一样的。

唉。。。还是原理没吃透。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7-10-7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onelie 于 2007-10-7 22:35 发表


大惭愧,自己只是测试经验如此,没有理论依据,错误也有可能,只是眼睛看是一样的。

唉。。。还是原理没吃透。


对你来说,这后面的理论只要动动脚趾头就能想透了,只是你没去动

18

主题

0

好友

15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微世影音】

Rank: 6Rank: 6

UID
15755
帖子
1350
精华
2
经验
1546 点
金钱
1203 ¥
注册时间
2006-12-10
发表于 2007-10-7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嘲笑我,


我还真的搞不懂,单声道测试的神奇结果。我的简化方法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工作的,也没人看。

185

主题

1

好友

124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4410
帖子
2813
精华
0
经验
1245 点
金钱
1054 ¥
注册时间
2006-11-9
发表于 2007-11-6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头雾水

12

主题

0

好友

893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330
帖子
567
精华
2
经验
893 点
金钱
442 ¥
注册时间
2004-12-2

DIY大赛获奖

发表于 2007-11-6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高云淡 于 2007-11-6 17:33 发表
一头雾水


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不用一头雾水

1楼说的问题并不难理解,补偿距离变化0.5cm或把mic移动0.5cm肯定会造成测试结果中相位的变化。相位的变化量不是固定的,而是跟频率密切相关。

可以计算几个典型值看看(波长=声速/频率,一个波长对应360度的相位变化,声速取340米/秒):
500Hz时,波长=340/500=0.68m=68cm,上述0.5cm的距离变化会导致相位变化3度左右;
5000Hz时,波长=340/5000=0.068m=6.8cm,上述0.5cm的距离变化会导致相位变化26度左右;
20000Hz时,波长=340/20000=0.017m=1.7cm,上述0.5cm的距离变化会导致相位变化106度左右。
所以就会出现1楼测试图中出现的情况,低频段相位变化不大,频率越高相位变化越大。

好在我们不用过分关注相位的绝对值,因为我们要考虑的只是高低音单元发出的声波在测试点的叠加效果,只和二者的相位差有关。

如果我们在测试高低音单元时做到以下两点:1、mic放在同一位置测试,2、高低音单元用同样的补偿距离,即使补偿距离发生了些许变化,对高、低音单元发出的同样频率的声波造成的相移也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相位差保持不变,合成的频率响应也是不变的。

上面的第二个条件很重要,高、低音单元测试时要用相同的补偿距离,这样测试出的两条相位曲线的起点是对齐的,相位差才有意义。在实际的音箱系统中,高、低音单元的发声位置一般会有前后,当用相同的补偿距离时,它们的时域不一定能够同时对齐,但那没关系,对齐反而不对了。

结论,不用考虑太多,尽管去测、尽管去试!

38

主题

1

好友

56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1613
帖子
1178
精华
0
经验
565 点
金钱
587 ¥
注册时间
2007-4-14
发表于 2007-11-6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号,好贴!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7-11-6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7-11-7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0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新手上路 当前离线

Rank: 1

UID
35120
帖子
1
精华
0
经验
1 点
金钱
1 ¥
注册时间
2008-2-3
发表于 2008-5-1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要是早一个月看到就能省下不少折腾时间啦 为了弄懂以及解决相位从零学习缺乏资料参考让自己花费了不少脑汁

135

主题

3

好友

861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183
帖子
8227
精华
8
经验
8619 点
金钱
7504 ¥
注册时间
2006-8-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优秀版主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08-5-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abless兄

1

主题

0

好友

139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8808
帖子
1203
精华
3
经验
1396 点
金钱
1272 ¥
注册时间
2008-3-29
发表于 2008-5-4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基本不管这个软件了...用DDSE5 的声学测量软件更适合做电分的调整.................实时显示.........

72

主题

0

好友

3662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认真的发烧友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093
帖子
3063
精华
4
经验
3662 点
金钱
2874 ¥
注册时间
2004-7-26
发表于 2008-5-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 blue7 DX 介绍一下 DDSE5 的声学测量软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 05:14 , Processed in 0.17552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