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资料] 电子分频和传统功率分频相比

[复制链接] 查看: 31315|回复: 98

29

主题

0

好友

62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2592
帖子
858
精华
0
经验
629 点
金钱
614 ¥
注册时间
2009-8-5
发表于 2011-6-1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点:这个,很多厂商和很多媒体都说得够多的了,但似乎始终没有人概括过,分出个一二三来。我们就按这些特点的重要性来归纳一下排排座次吧。

    1、电子分频消除了功率分频的插入损耗。

    所谓插入损耗,就是指为功放输出,但却不能传输到扬声器上转化为声音的那部分功率。传统功率分频也称LC分频,它的原理是利用电感(L)和电容(C)的低通和高通特性来阻碍一部分频率的信号通过某一路电路,从而完成分频的。但是功率分频器上使用的电感、水泥电阻等等原件,本身就属于消耗很大能量的功率原件。损失在这些原件上的能量,就构成了所谓的“插入损耗”,而且分频器越是复杂,插入损耗就会越大,有过打磨音箱经验的朋友,肯定有过为音箱加装分频器后,音量比使用电容分频时大大下降的经验,这就是分频器的插入损耗造成的。

    而电子分频由于在功放输出到扬声器之间不存在第三种设备,所以它可以完美的消除插入损耗,换句话说,也就是它对于功放输出能量的利用率明显更高了。

    2、电子分频改善了音箱系统的阻尼系数。
   
    阻尼系数反应的是扬声器阻抗与整个扬声器前电路的总阻抗的比值,阻尼系数越高,功放输出信号的变化在扬声器上的反应也就越明显,也就是说,功放对扬声器的控制力越高。

    功率分频本身所用的分频原件,都是高阻抗原件(正因如此,所以才会有很大的插入损耗出现),所以功率分频会大大增加电路的总阻抗。从而降低功放的控制力。反过来说,由于电子分频没有这一级电路,所以对于系统的阻尼系数没有不良的影响。

    这两条,是电子分频最主要、最明显的优势。

    3、电子分频的相位特性要更好。

    功率分频器的LC原件,除了内阻带来的麻烦外,它们作为相位原件带来的相位影响也是在设计功率分频时所需要认真考虑的。对于一个音箱来说,在不同的频率下,高低音单元和分频器本身的相位情况是很复杂的,如果设计分频器时不考虑相位问题,做出合适的相位补偿,那么很可能造成虽然高低音扬声器的分频衰减很完美,但由于二者的相位不一致,导致曲线凹凸不平的情况,甚至于,一个曲线完美但相位不良的音箱,声音往往会比没有相位问题,曲线却不太理想的音箱更加难听得多。

    而电子分频的电路设计,在相位控制上要比功率分频容易,在相位特性上要比功率分频好得多。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电子分频同样有相位问题,只是比功率分频容易解决而已,电子分频本身不是消除相位影响的保证。

    4、电子分频的分频点和分频特性更容易控制。

    具体地说,是电子分频中的有源电子分频。由于是使用集成电路有源滤波器来进行分频,所以对于有源电子分频来说,可以通过调整输入参数来简单的调整分频特性。实际上,一些高档的AV或Hi-Fi低音炮上甚至有可以供用户手工调整分频点的旋钮。这是功率分频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缺点:

    1、由于结构限制,电子分频主要应用于有源音箱,而不适于无源设备。

    显然,这是电子分频最大的缺点,由于将分频做在功放之前,所以电子分频不能像普通的Hi-Fi音箱、功放一样自由组合,因此上,在有源监听音箱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电子分频的设计,而Hi-Fi和AV音响里面,由于要考虑到功放和音箱组合的需要,就很少有使用电子分频的设计。

    当然,实际上确有一类将电子分频电路做成独立的级间模块,可以与特定的音箱配套,并与任意的功放配合使用的设计。但这种设计多用于高端设备,而且需要两套功放放大,在多媒体音箱上是不太可能用的。

    2、电子分频不能像功率分频一样将大部分功率集中于一个频带。

    这是很多人很少想到的。由于功率分频本身的结构,所以当面临绝大部分输出的声音信号都集中于一个频带内的时候(例如电影里的风暴,大部分声音都处于中低频),此时可以将绝大部分功率通过一个通道输出,获得最大的回放功率。

    而电子分频由于每个频段通道的功放部分是独立的,所以它能够用于某个频带输出的最大功率始终是恒定的,例如如果一个功率分频设计的音箱,最大功率为40W,而另一个电子分频的音箱,最大功率为30W+10W的话,那么前者可以在回放风暴之类以低频为主的信号时,获得35W左右的实际输出功率,而后者的顶峰也只能做到30W。

    当然,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是很多见,不过作为很少人意识到的电子功放的一个先天不足,有指出来的必要。

    3、电子分频提高了对扬声器的要求。

    对于普通的功率分频器来说,首要的作用当然是分频。而次要的作用则包括了阻抗匹配、相位调整、曲线调整等问题。而对于电子分频来说,阻抗匹配问题先天得到了解决,但在扬声器相位调整和回放曲线调整上,电子分频就没有什么很明显的优势了。

    至少在目前来看,使用电子分频的多媒体音箱在设计上还都没有考虑到曲线调整的问题,而是靠扬声器自身的素质硬扛。而实际上,分频器对于曲线的调整,不仅可以弥补一些扬声器自身的先天不足,而且可以有意识的体现设计师自身对于声音的理解。

    电子分频本身依靠有源滤波器也是可以做到对曲线的调整的,但是其实现起来的复杂度并不容易。这也是电子分频往往用在监听音箱上的原因之一。

89

主题

1

好友

469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理性发烧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9675
帖子
4511
精华
1
经验
4695 点
金钱
4385 ¥
注册时间
2010-7-13
发表于 2011-6-1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缺点的第二条、第三条不认同。电子分频的功率分配一般都是按扬声器的最大功率来选择功放,扬声器的最大功率才是决定因数,电子分频的功放功率一般都高于扬声器的极限功率,不会出现文中所说的功率集中使用的问题。

电子分频的相位、幅频调整更容易。电子分频只需要微调元件参数就可以改变分频器类型,在不同的相位特征和衰减斜率的滤波器之间自由变化,LC由于受音箱内扬声器磁场干扰,实现高精度相位调整难度很大,往往在音箱外调整到理想状态的分频器,一放进音箱就相位大变,原因就是磁场干扰。频响曲线调整上,电子分频可以加入多点均衡,频点和幅值可以任意调整,当然LC分频也可以使用这种方式,但是谐振本身就有相位问题,是不是更好,看各人对Hi-Fi的理解。
头像被屏蔽

6

主题

0

好友

72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14665
帖子
858
精华
0
经验
724 点
金钱
774 ¥
注册时间
2011-4-6
发表于 2012-1-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2

主题

0

好友

446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66697
帖子
4420
精华
1
经验
4462 点
金钱
4223 ¥
注册时间
2010-1-20
发表于 2012-1-9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字这么多! 几个字就搞定了:传统的成本大,电子分频 难针对不同型号的单元做调整

89

主题

1

好友

469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理性发烧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9675
帖子
4511
精华
1
经验
4695 点
金钱
4385 ¥
注册时间
2010-7-13
发表于 2012-1-9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没玩过电分吧?   多做几个就知道了
天籁南 发表于 2012-1-9 10:31



    做的第一对音箱就是电分

160

主题

7

好友

428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5358
帖子
4235
精华
5
经验
4287 点
金钱
3416 ¥
注册时间
2007-8-1

社区贡献 论坛贵宾 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9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电分成为工具后就每一对箱都可以电分了
头像被屏蔽

6

主题

0

好友

72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14665
帖子
858
精华
0
经验
724 点
金钱
774 ¥
注册时间
2011-4-6
发表于 2012-1-11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主题

0

好友

4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40339
帖子
449
精华
0
经验
425 点
金钱
412 ¥
注册时间
2011-11-20
发表于 2012-1-11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扫盲,

6

主题

0

好友

42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40339
帖子
449
精华
0
经验
425 点
金钱
412 ¥
注册时间
2011-11-20
发表于 2012-1-11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扫盲,

33

主题

17

好友

158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69406
帖子
1853
精华
0
经验
1584 点
金钱
1568 ¥
注册时间
2010-12-7
发表于 2012-1-1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电分音量大时特别伟大,太棒极了。这个算是坏点呢? 呵呵~

29

主题

2

好友

65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01671
帖子
2218
精华
0
经验
659 点
金钱
650 ¥
注册时间
2009-5-4
发表于 2012-1-11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分频没用过,期待多用家,然后顺便学习他们的用法心得,减少误区。

37

主题

1

好友

38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30720
帖子
364
精华
0
经验
383 点
金钱
381 ¥
注册时间
2009-9-9
发表于 2012-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音乐制作的时候拾音器没有分频吧,所以还得电子分频呢1

37

主题

1

好友

157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51080
帖子
1990
精华
0
经验
1571 点
金钱
1558 ¥
注册时间
2008-8-17
发表于 2012-1-13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分频是最容易好声的图径。

0

主题

0

好友

11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02339
帖子
131
精华
0
经验
112 点
金钱
98 ¥
注册时间
2011-9-23
发表于 2012-1-14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分频和功率分频都可以做到对曲线、相位的调整的,
而且做同样的修整校正,电子分频实现成本会更低一点,复杂度并不高

37

主题

1

好友

383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30720
帖子
364
精华
0
经验
383 点
金钱
381 ¥
注册时间
2009-9-9
发表于 2012-1-14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啊,愿意花精力深究电子分频的同好太少了!

0

主题

0

好友

10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64246
帖子
100
精华
0
经验
104 点
金钱
96 ¥
注册时间
2008-11-20
发表于 2012-1-14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头像被屏蔽

6

主题

0

好友

72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14665
帖子
858
精华
0
经验
724 点
金钱
774 ¥
注册时间
2011-4-6
发表于 2012-1-14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2

主题

0

好友

37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7252
帖子
2199
精华
0
经验
374 点
金钱
310 ¥
注册时间
2008-3-12
发表于 2012-1-14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用电分,也一直在玩电分,多做几个一样的功放就行了,感觉电分容易玩好

5

主题

2

好友

219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6949
帖子
2621
精华
0
经验
2196 点
金钱
2194 ¥
注册时间
2009-1-26
发表于 2012-1-1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喜欢电分,质素差不多的功放的话,还是电分比较好听些

2

主题

0

好友

5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老菜鸟

Rank: 5Rank: 5

UID
58404
帖子
565
精华
0
经验
519 点
金钱
518 ¥
注册时间
2008-10-13
发表于 2012-1-14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字这么多! 几个字就搞定了:传统的成本大,电子分频 难针对不同型号的单元做调整
hupo99 发表于 2012-1-9 10:55

“传统的成本大”???不会吧?是不是搞错了啊?其实电分的优点很多人都知道,可怎么用的人那么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分的成本太高!这是电分最致命的问题所在!从计算使用成本的角度来看,电分应该包括相应的功放在内,就2、3分频来说,电分两分频需要2台功放(或者说4路功放),3分需要3台功放(或者说6路功放)。在搭配合理的情况下哪个成本更高?这还用说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