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制作] 【LME49810TB俱乐部】 之 玩尽 49810

  [复制链接] 查看: 825386|回复: 1752

0

主题

0

好友

56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35596
帖子
78
精华
0
经验
56 点
金钱
56 ¥
注册时间
2009-9-28
发表于 2009-10-5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下先

37

主题

1

好友

15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156
帖子
3703
精华
0
经验
1555 点
金钱
1204 ¥
注册时间
2006-3-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441# land


你好,先感谢你那么认真的研究精神,我想49810会被大家玩尽的!

对你说的几个观点交流如下:

1、关于直流伺服模件,在这个板上是选装件,印版上留有反馈隔直电容Ci的位置!直流伺服模件在我装的试验板上使用良好,能够保障中点电压在2mV以内!当采用Ci即采用交流反馈时中点电压更低,一般在0.几mV!还有这个直流伺服模块采用了单运放国半的LF356,觉得不满意可以不用!这个模块还可单独设计为更好的!

2、C4495是三肯专用的温度反馈三极管,不能把它当成普通中功率管,它的Hfe值超过500,Vce值又偏低!

3、同意你的想法,这个电阻在试验时我改为50欧,没有听出音质的改变!

4、这个300欧是有点大胆,但是采用国半推荐的2k2,该级的静态电流仅1mA,太小了!   一般认为在300-2k2内,600-1k2也可!  
   
    采用300欧时,该级的静态约为8mA,49810的发热量偏大,电压低还可以承受,高了(45v以上)就恼火,现在已将49810的散热器加大!

    取值为800欧时,该级的静态约为3mA,比较理想。

5、末级功率管对称性不好的情况下,推动级两电阻间的电位与输出级的电位差是固定的,不会有太多的影响!

6、支持你这一点!

7、我不会用PROTEL画电路原理图,前段时间出板多,就没有画了!不过我用CAD非常熟,今后出的产品都会有图的(CAD画的),谢谢你的提醒!

37

主题

1

好友

15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156
帖子
3703
精华
0
经验
1555 点
金钱
1204 ¥
注册时间
2006-3-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张2SC4495的截图:
2sc4495.jpg
头像被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95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719
帖子
1059
精华
0
经验
951 点
金钱
914 ¥
注册时间
2005-9-26
发表于 2009-10-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7

主题

1

好友

15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156
帖子
3703
精华
0
经验
1555 点
金钱
1204 ¥
注册时间
2006-3-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445# 63321017

你好,这个配套的端子,电流能力是16A!

除此端子外,印版上还有2处接线位置!

在实际组装功放中尽量少用端子,把引线直接焊接在印版上!

对了,你的49810调试得如何了?

0

主题

0

好友

48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散兵游勇

Rank: 4

UID
23733
帖子
463
精华
1
经验
485 点
金钱
465 ¥
注册时间
2007-6-17
发表于 2009-10-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443# wj_88

与wj_88兄商榷:

“1、关于直流伺服模件,在这个板上是选装件,印版上留有反馈隔直电容Ci的位置!直流伺服模件在我装的试验板上使用良好,能够保障中点电压在2mV以内!当采用Ci即采用交流反馈时中点电压一般在0.几mV!还有这个直流伺服模块采用了单运放国半的LF356,觉得不满意可以不用!”

——直流伺服没有错!我相信你的零点伺服肯定能出色地控制好输出电压。我想说的是“因为有直流伺服而去改变电路的对称性”就好比“因为有大环路负反馈就可以随便选用参数不对称元件也能达到输出对称”的想法是一样的。这不是满意不满意的问题。一句话:不能因为有直流伺服就简单地将隔直电容去掉!  
如果哪位真的很想做成DC负反馈的放大器让低频下潜到0Hz玩玩的话,电路结构或元件参数还需要认真地设计或修改。


2、C4495是三肯专用的温度反馈三极管,不能把它当成普通中功率管,它的Hfe值超过500!

——Hfe越高就越糟糕!没错,C4495是专门用作温度反馈的,但要看用在什么场合,什么条件下。现代家用HiFi音频放大器因为功率输出不大,加上HiFi的要求,一般电压放大之后的电流放大采用两级达林顿形式放大,这样温度反馈电路的C4495的Ic一般在十几mA到二十几mA,见下图C4495的Ic与Vbe的温度特性,这种应用下能够很好地利用C4495的温度特性。在LME49810电路中,采用三级电流驱动形式,因此温度反馈电路的Ic只有2.5mA左右,这时Vbe对温度的敏感性从下图中可想而知。以Hfe取500算,Ib只有5uA不到,对于末级静态电流如果设计偏小的情况下也许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如果末级想采用较大的静态电流加上散热片配置不合理的话,可能会失控(温度升高过快,温度反馈不敏感,来不及控制)。
c4495.jpg

3、同意你的想法,这个电阻在试验时我改为50欧,没有听出音质的改变!

——Slew rate不太容易听出来,这是控制性指标,反映瞬态响应能力,对一般情况下的音质不会有什么影响。

4、这个300欧是有点大胆,但是采用国半推荐的2k2,该级的静态电流仅1mA,太小了!   一般认为在300-2k2内,600-1k2也可!  采用300欧时,49810的发热量偏大,电压低还可以承受,高了(45v以上)就恼火,现在已将49810的散热器加大!

——希望有更多的试验来推敲一下这个电阻的最佳取值。如果输出串联的那个100欧电阻不取那么大的话,这个300欧电阻阻值也许不需要这么小。49810按照三级电流放大的设计,这一级有4-5mA以上的静流就应该会很好了。

5、末级功率管对称性不好的情况下,推动级两电阻间的电位与输出级的电位差是固定的,不会有太多的影响!

——你忽略了温漂。大功率管的温漂很厉害的。


7、我不会用PROTEL画电路原理图,前段时间出板多,就没有画了!不过我用CAD很熟,今后出的产品都会有图的(CAD画的),谢谢你的提醒!

——用什么画无所谓,只要打印出来的都一样了。起码因为有元件标号可以共同探讨了

37

主题

1

好友

1555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8156
帖子
3703
精华
0
经验
1555 点
金钱
1204 ¥
注册时间
2006-3-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land兄:

    等待你的装机视听报告,像你这样的高手装的49810音质会上一个台阶的!

    我的49810   5并管  第3版已修改完毕,也想多听一下大家的意见后再开板!
头像被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95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719
帖子
1059
精华
0
经验
951 点
金钱
914 ¥
注册时间
2005-9-26
发表于 2009-10-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48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散兵游勇

Rank: 4

UID
23733
帖子
463
精华
1
经验
485 点
金钱
465 ¥
注册时间
2007-6-17
发表于 2009-10-6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land兄:

    等待你的装机视听报告,像你这样的高手装的49810音质会上一个台阶的!

    我的49810   5并管  第3版已修改完毕,也想多听一下大家的意见后再开板!
wj_88 发表于 2009-10-6 11:01


高手谈不上 。装机调试没有足够大的散热器不行,专门为此买了个大散热片的机箱,因为机箱还有点问题纠葛中,一直没有上大管。期间对大管的不同温度下的参数及漂移情况进行了测量配对。我准备采用三管并联,末级静态电流控制在450-600mA左右,用正负30伏供电试验,一般功放的散热片就撑不住了。

对是否会有好音质还没太多信心。调试很重要,因为对49810不太了解。这两天正准备下手吧。

75

主题

3

好友

7300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实习生

Rank: 8Rank: 8

UID
22125
帖子
12124
精华
1
经验
7300 点
金钱
7049 ¥
注册时间
2007-4-29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09-10-6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王兄的平衡板子!

20

主题

0

好友

7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08237
帖子
938
精华
0
经验
749 点
金钱
746 ¥
注册时间
2009-5-31
发表于 2009-10-7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Land兄,我不认同你说的采用C4495做偏置引起电流突然变大的说法。你可能还没做过这个功放,一切的说法只是凭理论去想。

根据这坛子上的例子,凡是用过王兄的5并板烧过管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因为采用超过了+-45V供电引起IC自激引起电流突变的!我当时也用+-63V供电,开机不到半分钟,这时候散热片温度还不高,大概只比室温高2-3度左右,功放管电流就突变到2A左右了!把那个10 P电容改到20P,在其他元件不变的情况下,就一切正常了,我现在用的偏置管是C5171,到现在也很正常,而且热补偿也非常灵敏。

我经过多次试验,也得出了49810的负反馈电容不能取消的结论,取消后无论加不加直流偏置模件,声音总是怪怪的。希望你能有新的发现。

那个输入电阻,采用6.81K,我也持保留意见。输入阻抗太低,对前级要求非常高,低频不容易做好,所以我现在改成了40K左右,正在试验对比声音的变化。但负反馈网络千万不能变,否则会自激!

希望大家能再有新的发现,讨论下去。
头像被屏蔽

125

主题

1

好友

7975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40023
帖子
11043
精华
1
经验
7975 点
金钱
7864 ¥
注册时间
2008-4-11
发表于 2009-10-7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95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719
帖子
1059
精华
0
经验
951 点
金钱
914 ¥
注册时间
2005-9-26
发表于 2009-10-7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8

主题

10

好友

6222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罗宾汉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1608
帖子
6531
精华
5
经验
6222 点
金钱
5902 ¥
注册时间
2008-12-29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DIY大赛获奖

发表于 2009-10-7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Land兄,我不认同你说的采用C4495做偏置引起电流突然变大的说法。你可能还没做过这个功放,一切的说法只是凭理论去想。

根据这坛子上的例子,凡是用过王兄的5并板烧过管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因为采用超过了+-45V供电 ...
jml32370 发表于 2009-10-7 02:23


现在IC的电源板。最后我还是换成PH的电容了。然后前面LANG兄要的图。可以看前面几页。做参考。我有发过一图。下次再修改下。可能全论坛我烧的IC最多了吧?我现在也感觉这个问题。需要再进一步讨论下。但是我有个感受。烧IC前那一刹那。声音最好。可惜温度太高。

0

主题

0

好友

48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散兵游勇

Rank: 4

UID
23733
帖子
463
精华
1
经验
485 点
金钱
465 ¥
注册时间
2007-6-17
发表于 2009-10-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Land兄,我不认同你说的采用C4495做偏置引起电流突然变大的说法。你可能还没做过这个功放,一切的说法只是凭理论去想。

根据这坛子上的例子,凡是用过王兄的5并板烧过管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因为采用超过了+-45V供电 ...
jml32370 发表于 2009-10-7 02:23



自激产生的高频振荡是诱因,C4495温度灵敏度欠佳是推手。

我前文已经说了C4495在这种条件下使用不会一点作用也没有,“如果末级想采用较大的静态电流加上散热片配置不合理的话,可能会失控(温度升高过快,温度反馈不敏感,来不及控制)。”——这是我的原话,因为我还没有装好,没有体会这种现象,现在看来很可能是这样的循环:

静态正常情况:
Ic静流——功率级发热——Ic静流加大——散热片温升——C4495的Vbe下降——驱动级偏置电压下降——Ic静流减小——最终平衡。

额定功率之内输出情况:
静态平衡——因输出导致Ic平均电流上升——散热片温度进一步升高——C4495的Vbe进一步下降——驱动级偏置电压进一步下降——控制Ic平均电流——新的平衡。

自激情况:
静态平衡——因自激导致Ic平均电流迅速上升——散热片温度短时温升过快——C4495的Vbe下降不敏感——驱动级偏置电压下降太慢——控制不住因温度正反馈而迅速增加的Ic平均电流——如果功率级有足够电流裕量则损毁驱动芯片49810,如果功率级承受电流能力有限则烧功率管。

0

主题

0

好友

48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散兵游勇

Rank: 4

UID
23733
帖子
463
精华
1
经验
485 点
金钱
465 ¥
注册时间
2007-6-17
发表于 2009-10-7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输入电阻,采用6.81K,我也持保留意见。输入阻抗太低,对前级要求非常高,低频不容易做好,所以我现在改成了40K左右,正在试验对比声音的变化。但负反馈网络千万不能变,否则会自激!
......
jml32370 发表于 2009-10-7 02:23


从对称角度看,输入端的6.8k电阻不能改变太大,以不超过10k为宜。现在一般前级多为运放输出,对于驱动10k负载应该能够保证足够带宽。

反馈网略的6.8k一定要慎重,Datasheet里面专门提到了这一点。如果要提高这个电阻的阻值,可以尝试加并一个反馈相位调整电容试验一下(An additional small value, high quality film capacitor may be used in parallel with the feedback resistor to improve high frequency sonic performance.)。另外Cc这个电容也要加大,牺牲一些Slew rate。

20

主题

0

好友

7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08237
帖子
938
精华
0
经验
749 点
金钱
746 ¥
注册时间
2009-5-31
发表于 2009-10-7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来就没有用过C4495!我只是买了王兄的PCB版,所有零件都自己配。因为找不到C4495,开始的时候就装了一只D669做偏置管(我做4702的时候就是用D669做偏置的)。后来调试时出现电流突变的情况后,就换了个C5171.也很稳定。但搞不清楚电流突变是不是偏置管引起的。
我用的不是运放前级啊,我是用JC-2分立前级的。输出电流调到40多ma左右。

我认为,保险丝的位置,整机只需要装变压器初级一颗就够了,有什么问题,马上熔断,整机断电。可以保全大局。所以装这板到现在,也只烧了一只MJL4302功放管而已。

0

主题

1

好友

26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2051
帖子
255
精华
0
经验
268 点
金钱
258 ¥
注册时间
2007-12-12
发表于 2009-10-7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郁闷!请王兄分析!!!
      本人做的那LME49830推三对K1058/J162板子不小心接错电源正负线至使一声道IC及三只J162全部烧毁!没办法,只好在那块好板子上拆一对到这边来,问题就出来了:
     1:这一对管的板子在正负45V下0.2欧电阻上没有电压,一毫伏也没有,音量调大点就失真,当然IC也换新的了,不知为啥?调微调没反应.
     2:另外剩两对管的板子一通电喇叭"砰砰"直响,象是自激,可一关电后电容残留电压声音又正常,变压器双绕组AC:35V,此时变压器接法如下,单桥整流:正负45V:
      f2.gif
        改变变压器接法双桥整流,DC正负23V时音质相当好,静态电流二对管非常平衡,温升也比以前低,0.2电阻压降为40MV,以前三对时电压都不相同,变压器接法如下:
      f1.gif
       第一种情况下10PF电容也换了24PF还是不行,不知为啥?????请兄弟们指教!
头像被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95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719
帖子
1059
精华
0
经验
951 点
金钱
914 ¥
注册时间
2005-9-26
发表于 2009-10-7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8

主题

10

好友

6222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罗宾汉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1608
帖子
6531
精华
5
经验
6222 点
金钱
5902 ¥
注册时间
2008-12-29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DIY大赛获奖

发表于 2009-10-7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郁闷!请王兄分析!!!
      本人做的那LME49830推三对K1058/J162板子不小心接错电源正负线至使一声道IC及三只J162全部烧毁!没办法,只好在那块好板子上拆一对到这边来,问题就出来了:
     1:这一对管的板子在正负 ...
fsqlinlin 发表于 2009-10-7 12:42

830的不一定要把电容换10P吧。我认为IC如果换新的。你接反了+-检查10欧电阻。而且+-45V应该没事。不必要换10P。还有检查0.22欧电阻。挂了没有。然后检查10欧电阻是不是挂了。

我曾经烧对管的时候,连0.22欧一起烧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