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744
- 在线时间
- 934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8-3-28
- 阅读权限
- 150
- 精华
- 7
  
- UID
- 42062
- 帖子
- 12050
- 精华
- 7
- 经验
- 12744 点
- 金钱
- 11651 ¥
- 注册时间
- 2008-5-2
|

楼主 |
发表于 2014-9-10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山老猫 于 2014-9-10 11:29 编辑
天狼 发表于 2014-9-10 11:05 
我对接地的理解,看图说话。请猫版主斧正。
天狼兄客气了!
我小心试验过 J版讲的分级接地后, 成为分级接地的死忠支持者, 因为在高品质的体系下, 无论动态起伏, 音色干净, 透明度, 全部都不是星形接地比得上的,即使简单的歌唱+ 钢琴, 仍然清楚的告诉我们, 宽松的发音, 无拘无束的自由表演空间, 动态都处处显示分级接地厉害之处 (尤以 Victoria Del Los Angeles 1957 年 的 BBC 演唱会录音, 或 J版曾经 提过的男中音 Fischer-Dieskau + 伴奏之王 Gerald Moore 的 DG 舒伯特艺术歌曲集, 真马上一见高下。 其实都不用等到 Dieskau 开口, Gerald Moore 的过门引子, 星形接地机器都完蛋了 !)(我过去也用过星形接地) 在那个容量大的220uf - 端接地,其实更加不利。 当然在声音的层次, 我尊重您的看法, 就不多说了 ! 您的图里, 还是没有交代第一级6SN7 ,地线的处理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