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心得] MOS管在功放中应用的探讨

  [复制链接] 查看: 489751|回复: 664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楼主讲讲,在做功放是栅极连接的电阻大小有声么注意事项?为什么有人取200欧,卫生么有人取100欧?谢谢 ...
鹦鹉螺号 发表于 2012-11-25 16:02


Rg.gif

129

主题

0

好友

255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747
帖子
2435
精华
0
经验
2559 点
金钱
1998 ¥
注册时间
2005-9-29
发表于 2012-11-2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专业的东西。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135

主题

6

好友

3844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76
帖子
3377
精华
12
经验
3844 点
金钱
2484 ¥
注册时间
2004-3-26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发表于 2012-11-25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FET呈现出来的双温度系数变化,也是由于Rds和Vgs’-Id两个方面因素导致的,


Rds虽然说的是DS之间的电阻,但实际上映射到S端也有较大部分的电阻,这个Rds是正温度系数,随着温度升高Rds增大。
而不考虑S端电阻时的Vgs’-Id是正温度系数,Id随着Vgs升高而升高。

实际上Vgs等于Vgs'+S端电阻的压降Vr。
如果温度升高,S端电阻增大,Vr压降升高,那么Vgs'只能降低,导致Id降低,如果这个S电阻较大,压降较大,就会使呈现出来的Vgs-Id成负温度系数。

如果S电阻较少,那么需要较大电流时,负温度系数才能呈现出来。

的确很多负温度系数的FET管的Rds是较高的。

16

主题

13

好友

478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3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2-11-2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提的意见,我分享这些也只是投石问路,之后的设计还靠你们自己。
我单单拿Qg来主要分析就是因 ...
lysohu 发表于 2012-11-25 15:45

你说的不烧管与电流平衡性问题我觉得应该分开来看,在我的经验中负温的MOS管多个并联后一样电流误差较大,并没有因负温系数而最终出现电流平衡,反而加大输出电阻来得更有效些。
再次感谢你的回帖!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FET呈现出来的双温度系数变化,也是由于Rds和Vgs’-Id两个方面因素导致的,


Rds虽然说的是DS之间 ...
locky_z 发表于 2012-11-25 17:38

不存在S端电阻,只有沟道导通内阻。Rdson就是它的导通内阻。双温曲线细心的你就会发现了,交差点在它所标参数的最大ID上。这个交差点跟瞬态热阻有关的,脉宽不同,交差点的位置不同。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不烧管与电流平衡性问题我觉得应该分开来看,在我的经验中负温的MOS管多个并联后一样电流误差较 ...
mzsrz 发表于 2012-11-25 18:50


你加电阻当然可以弥补Vgs不配对的误差,但输出性能会变更差,加了电阻后它就会平衡每管的热量,而电流不平衡。为何不去掉电阻,负温管它会把高出的Vgs转成热量,也就是每管晶圆的热量不一样,最终达到电流趋平等。

16

主题

13

好友

4783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3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2-11-25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加电阻当然可以弥补Vgs不配对的误差,但输出性能会变更差,加了电阻后它就会平衡每管的热量,而电流不 ...
lysohu 发表于 2012-11-25 19:37

我说的加电阻是指从0.22Ω增大到0.47Ω或更大些,是所有管一起增大,这个电阻作用是增加本级电流反馈,以达以平衡各管的电流,不会对输出造成太大的影响,这是多数厂家都会采用的办法之一。而你所说的MOS管负温系数实现各管电流平衡作用有限。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指的就是要你把所有的输出电阻去掉。直接每个管子的S端并在一起,不要让它有本级电流反馈。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加电阻是指从0.22Ω增大到0.47Ω或更大些,是所有管一起增大,这个电阻作用是增加本级电流反馈,以 ...
mzsrz 发表于 2012-11-25 21:16

我指的就是要你把所有的输出电阻去掉。直接每个管子的S端并在一起,不要让它有本级电流反馈。

43

主题

7

好友

404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85916
帖子
1251
精华
0
经验
404 点
金钱
368 ¥
注册时间
2009-3-6
发表于 2012-11-25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13

主题

1

好友

35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14120
帖子
672
精华
0
经验
358 点
金钱
356 ¥
注册时间
2011-10-13
发表于 2012-11-2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收藏

36

主题

18

好友

2786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6680
帖子
6473
精华
0
经验
2786 点
金钱
1620 ¥
注册时间
2008-10-2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2-11-2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指的就是要你把所有的输出电阻去掉。直接每个管子的S端并在一起,不要让它有本级电流反馈。
lysohu 发表于 2012-11-25 21:22


把源级电阻去掉?【也就是射级电阻】这能行吗?射级电阻引入电流反馈同时也限制最大峰值电流,多管并联,除了栅极的防震电阻,均流不也是靠射级电阻吗?为什么厂机末级都有这个射级电阻,没有采用直接源级并联呢,,那么说负温度场管即便输出短路状态也不应该烧掉,因为温升就能自我保护?
有些老知识总是根深蒂固,希望楼主给讲解开导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太多的争论,A点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很明显我贴的三个图说明了常见场效应管本身并无那种一 ...
xlf0602 发表于 2012-11-25 22:17


我指的1半到三分之二就是针对我的测试时长(100uS内)和它的管耗来的。。。功放输出的5A和开关下的5A也是有差别的。管耗不是一个级别。。

上面是你在一楼说的,但是是错误的。如果你能确保“晶圆”的温度不超过125°C,那么一只IRFP140的管耗哪怕就是达到1000W也没问题。

你以为会到多少W?你看看上面的短路测试波形就知道一个25A1200V的MOS在600V,5uS下的电流多大?换算出来的瞬间功率有多大。短短的5uS,MOS的最大电流瞬间冲到400A然后随着热量的增加电流往下走。

15

主题

0

好友

1911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当前离线

UID
452856
帖子
2767
精华
0
经验
1911 点
金钱
1901 ¥
注册时间
2011-12-12
发表于 2012-11-25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指的1半到三分之二就是针对我的测试时长(100uS内)和它的管耗来的。。。功放输出的5A和开关下的5A也 ...
lysohu 发表于 2012-11-25 23:08


专业术语再通俗一下,就更好了!楼主加油!学习!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多管并联如果能在5A的范围内配对大多数情况下够了。
你把壳温和管芯温度(晶圆温度)混为一谈 ...
xlf0602 发表于 2012-11-25 23:19


这里所谈不涉及壳温,MOS的晶圆发热电流控制能力下降是物理现象,跟壳温没关系。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2-11-2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所谈不涉及壳温,MOS的晶圆发热电流控制能力下降是物理现象,跟壳温没关系。
lysohu 发表于 2012-11-25 23:24

怎么能和壳温无关呢,管芯的实际温度高低与壳温的高低是相关联的吧?“MOS的晶圆发热电流控制能力下降是物理现象”这个那是当然了,但我说你把“壳温和管芯温度混为一谈”是指你说的“比如这个IRFP140它的功率下降系数是1.2W每度,在25度时最大功率180W,当晶圆上升到125度时,功率只有60W了”这句话来的。你说的那句话应该改成“比如这个IRFP140它的功率下降系数是1.2W每度,当壳温为25度时最大耗散为功率180W,当壳温上升到125度时,能耗散的功率只有60W了”才对。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多管并联如果能在5A的范围内配对大多数情况下够了。
你把壳温和管芯温度(晶圆温度)混为一谈 ...你把壳温和管芯温度(晶圆温度)混为一谈了。假如你有某种办法能限制管芯的温度不超过125°C,那么你说的电流下降就是有限度的。
xlf0602 发表于 2012-11-25 23:19


你这个问题就是封装问题了,晶圆在还没有封装前测试的参数往往要好于封装后。比如TO247的,封装后的性能只有未封装前的四分之三不到。换成T0220封装就只能到三分之二不到了。因为封装前是在铜质镀金的厚的大圆盘下用特制的探针测试。散热性能和接触性能都要好于封装后。。因为封装后的受铜基大小的限制,银桨的厚度,Wrieband对Pad的损坏程度,铝线的内阻及电感,引脚的内阻及电感的损耗,造成性能的下降。
另外,同样的die用不同的封装,得到的热阻和耗散功率是不一样的。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能和壳温无关呢,管芯的实际温度高低与壳温的高低是相关联的吧?“MOS的晶圆发热电流控制能力下降是物 ...你说的那句话应该改成“比如这个IRFP140它的功率下降系数是1.2W每度,当壳温为25度时最大耗散为功率180W,当壳温上升到125度时,能耗散的功率只有60W了”才对。


xlf0602 发表于 2012-11-25 23:36


这句话不能改。壳温和晶圆温度是两码事。。你测到此时壳温并不代表此时的结温(晶圆温度)。两者是有热阻的关系的。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能和壳温无关呢,管芯的实际温度高低与壳温的高低是相关联的吧?“MOS的晶圆发热电流控制能力下降是物 ...
xlf0602 发表于 2012-11-25 23:36


我估计你绕不明白是不是因为你认为结温是没办法测试的?它是可以测试的,有专门的仪器,热阻测试仪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0

主题

0

好友

9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62433
帖子
92
精华
0
经验
92 点
金钱
92 ¥
注册时间
2011-7-8
发表于 2012-11-26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刀尖踢踏舞

英文不讨论就没得讨论了,所有的电子名词无一列外全部都是英文翻译过来的。其实要真的说完整了,应该是 MOSFET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最后的那个T就是三极管的英文缩写。JFET  junction 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也是一种FET,除了这两种FET,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场效应三极管,比如说现在的16nm的工艺就是用的FinFET. 传统的BJT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是传统的双极性三极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