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3-15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奇谈怪论,我们做胆机不论单端还是推挽,不都为了好听?有一个共识和经验,在可控的谐波失真范围内,偶次为 ...
dvtristar 发表于 2012-3-15 10:57


非平衡的做法在静态时候会体现出两重好处都有的优势(偶次大于奇次,同时THD低),但有个度的问题,超过一定度,会两者皆失。前面已经说过了。实际动手做过推挽机的人,不用RIAA,耳朵就能听到是什么状态:就是低频也浑,高频也刺耳。

我喜欢当老菜鸟,永远做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不去拘泥什么定论。哈哈。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发表于 2012-3-15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接着57搂的话题。坛上胆友一定拜读过J版在顶置贴的实验报告。他对7种小讯号的电压放大级做了实验。结果是2次谐波失真都比3次谐波失真大得多。好,那末对大讯号工作的单端驱动级和功放级如何呢?不论是三极管或束射四极,五极管。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3-15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啊,上次有人说并联不能改善阻尼,我老菜鸟不明白。以807为例,一般10K负载比较合适。我现在用两个807并联,5K负载。此时根据理论,S翻番,内阻减半。查手册,807典型内阻39K,S=5.7,并联后,两个管子等效屏耗50W,内阻18K,S=11.4,基本和一个KT88同。KT88典型内阻12K,S=12,屏耗=40W。莫非KT88推挽在5K负载下,对音箱的控制能力和807推挽在10K负载下一样?

能否理论证明一下。我真不明白,请教一下。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发表于 2012-3-15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kenny

这就很好啊。

60

主题

9

好友

3009

积分

荣誉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64693
帖子
1921
精华
0
经验
3009 点
金钱
1925 ¥
注册时间
2012-1-11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wojadupa 于 2012-3-15 12:28 编辑
路遥兄,此点未必啊。典型中古五极管单端很容易奇次为主,比如6F6。EL34是其直系徒子徒孙,容易奇次为主 ...
kenny 发表于 2012-3-15 09:07


KENNY兄:我测试的那台淘宝EL34单端,您可以从图上看出,采用的管子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曙光EL34B,估计现在国内用EL34的玩家,也是用此管子的比例最大。但是与传统EL34不同,曙光的EL34b并不是一只五级管,而是射束四级管。请看曙光的官方说明:
曙光电子管厂的EL34有EL34A和EL34-B两种管型,EL34A是采用控制栅和加速极(g2)不对栅结构,属于五极管。EL34-B是g1、g2准确对栅。属束射四极管,该类管均适合制造功率适中的功率放大器。同样适合超线性电路。与KT88相比,其音色更细腻甜润,表现力更强。EL34A的板耗为25W,EL34-B的板耗可达30W。

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种射束四级管的EL34B会更接近6L6,KT66等管子,比正宗五级EL34好听一些,就不得而知了。我手上原本有一对JJ的蓝瓶EL34,但已经送人了,无法做对比测试,遗憾。
另外,小弟自知才疏学浅,您提到让我多读些书再打倒所有人,其实小弟没有打倒所有人的想法,呵呵,本来这个帖子就是抛砖引玉,抛出的砖头是引玉可没想砸别人,只是看到胆坛用频谱分析的帖子基本没有,在不具备频谱仪的前提下,试用了一下RMAA做测试供大家参考,能引出您和一众高手讨论我已经很满足了,又能学到不少知识。在您一众高手论道时,小弟只是静静的看,说实话我还不够参与讨论的资格。呵呵。如有误会请谅解。
我希望能用手上简陋的条件拿出些实测数据,来验证一些约定俗成的“定论”。测试本身没有倾向性,也没有主观性。如果测试不准确,可能是软件的原因,也可能是我使用的线材等原因或者测试环境搭建的原因。
但是我认为从理论上讲,分析失真度的方法,频谱法比基波抑制法应该是更准确,更详细的。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3-15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ny 于 2012-3-15 12:30 编辑
KENNY兄:我测试的那台淘宝EL34单端,您可以从图上看出,采用的管子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曙光EL34B,估计现 ...
twojadupa 发表于 2012-3-15 12:16


请注意FU50也是对栅结构。其余的我不说了,A和B是有些不同的。选A还是选B,是个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听过好听的EL34机器,可能是接触面太窄吧。

60

主题

9

好友

3009

积分

荣誉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64693
帖子
1921
精华
0
经验
3009 点
金钱
1925 ¥
注册时间
2012-1-11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wojadupa 于 2012-3-15 13:47 编辑
。典型中古五极管单端很容易奇次为主,比如6F6。EL34是其直系徒子徒孙,容易奇次为主 果EL34只出2W功率,我不如用6V6更加靠谱。...
kenny 发表于 2012-3-15 09:07


kenny兄,kt133兄:
您二位提到的五级管的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问题,好像意见也不太一致。我手上有一台自己做的纯二6V6,而且手上有4种6v6管子:老苏联的,71.73年老曙光的和新曙光的,我也都分别测一下,并将结果贴上来供大家参详。
同样是2w功率时的频谱,为了和前面所作的测试对比。不过这对于6V6不太公平,因为总共输出功率才4瓦,2瓦已经是一半了。kenny兄提到el34输出2瓦,我当时测试时也是为了对比才选用2w的,不是此机器只能输出2w,该机的确能输出8瓦,不过那时的失真度超过了10%,已经惨不忍睹,所以还是按失真小的时候测试,看图比较清楚。
6v6se.jpg
下面是参与测试的4种管子
6v6-4tubes.jpg
下面是4种管子在2w功率下,谐波失真对比表。
6v6-对比.jpg
6v6se2.jpg
这个是老苏联的6N6C,75年的,没测事前听着就觉得声粗刺耳,原来这么多高次谐波
6v6新曙光.jpg
这个是新曙光6V6GT,坑爹啊,奇次谐波大过偶次,也觉得不好听
6v6-73老曙光.jpg
这个是73年老曙光6P6P,黑色胶木坐,听着还凑合,比上两个强,但是请看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如此接近,而且高次谐波也不少,可见听起来也好不到哪儿去。
6v6-71曙光.jpg
这个是71年曙光6P6P,铝座,买过来还没听过,不过看起来噪音比较大。谐波部分看起来还是最好的。
以上四种管子,我听过上面三种,看频谱和听感基本上还对的上。最难听的是老苏联的,当时就觉得声粗,听口水歌,那些甜得发腻的女声都好像得了咽炎一样,原来是高次谐波的原因吗?新曙光的,买了听了就后悔,觉得比老苏联的柔了不少,但是太肉,损失很多细节,也不耐听,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奇次谐波高过偶次的缘故?第三种73年老曙光,我当时还是听起来不错的,至少比上面两种强,第四种71年的老曙光,到货的时候我已经把这台6V6打入冷宫开始玩别的了,因此没试。看谐波部分还凑合,但是基波左边的噪音看起来颇大,因此失真度就高了不少。看来这货也不怎么样。老南京的和美国货,都没试过。综上所述,我拥有的这4对,全是垃圾。
以上测试是同时、同一环境,同一声道,只换管子测试的,看来管子的区别如此之大。
同一种管子,互相之间都没有可比性。奇次谐波高的也有偶次高的也有,比较晕,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此类问题总是众说纷纭,无一定论的原因吧。
也不排除是管子个别因素。但是这次测试至少可以说明,最好不要拿一种厂家,一种年份的管子的特性去当做另一厂家,另一年份的管子,参考意义不大。还可以证明,五级管确实有奇次谐波高过偶次的。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3-15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CII的线路,能否将6SN7的供电电压提升到350V以上,将“G2”的电压提高到80V。其实我也很感兴趣频谱分布。我也一直认为这是正确的方法。CII的6V6好听吗?我最后是改成了12AU7,“G2” 80V,感觉还可以。

180

主题

41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Q 群 512808099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75590
帖子
8902
精华
1
经验
10838 点
金钱
8930 ¥
注册时间
2011-8-5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2-3-15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遥plus 于 2012-3-15 13:29 编辑

LZ测试出缺陷的表现,下一步各位大侠是不是该给出解决的方法或者建议?后面这点才是大家最期盼的。

60

主题

9

好友

3009

积分

荣誉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64693
帖子
1921
精华
0
经验
3009 点
金钱
1925 ¥
注册时间
2012-1-11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wojadupa 于 2012-3-15 13:47 编辑
LZ测试出缺陷了的表现,下一步各位大侠是不是该给出解决的方法或者建议?后面这点才是大家最期盼的。
路遥plus 发表于 2012-3-15 13:23

路遥PLUS兄:
上面67楼刚刚更新过,是换管子对比测试的,没想到管子差异如此大。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发表于 2012-3-15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twojadupa
对比试验,可以引发思考,好!

60

主题

9

好友

3009

积分

荣誉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64693
帖子
1921
精华
0
经验
3009 点
金钱
1925 ¥
注册时间
2012-1-11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wojadupa 于 2012-3-15 13:59 编辑
回复  twojadupa
对比试验,可以引发思考,好!
dvtristar 发表于 2012-3-15 13:53


老师,我觉得,仅仅是换了管子,谐波失真就能相差近一倍。
那么很多不懂DIY的发烧友说的“换管如换机”,这句话,总被会自己DIY调整工作点的老烧们嗤之以鼻。那么现在看起来,这句话也未必就没有道理。呵呵。
另外的收获就是,有时候总在考虑怎么通过改变电容电阻电压点来降低失真度,怎么改变底线接法和屏蔽来降低噪声,现在看来,当一切努力都做了,还是没效果的时候,不妨换换管子,没准就有惊喜。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3-15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试试RCA的喷碳,不过首先CII的串叠工作点是有些问题的,其实曙光6V6一样可以很好听(和EL34有点不一样)。只是这个推动级有点...请搜一下Gautau版主的串叠电路介绍中12AU7的串叠等效线性,以及隔壁论坛咪咪大师的6SN7串叠等效电路。

140

主题

0

好友

6122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0154
帖子
6535
精华
0
经验
6122 点
金钱
6370 ¥
注册时间
2007-11-9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2-3-1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ctflower 于 2012-3-15 14:13 编辑
kenny兄,kt133兄:
您二位提到的五级管的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问题,好像意见也不太一致。我手上有一台 ...
twojadupa 发表于 2012-3-15 12:42



你的测试有问题  你只关注管子的品牌或种类  也就是说你把你测试出来的不同结论全归结于 品牌或种类不同

但你并没有提供每一种管子的  工作状态   每个管子的工作点不同  老化程度不同  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所以你一定要这么搞的话  建议吧  所有管子的工作点都贴出来  看看他们是否都是配对的  是否是工作在相同状态下

我家里有一箱的6P3P(25个加额外4个总共29个,7个昆明即云光,22个曙光)  我对每个管子都做了精确的屏流测试  发现其中20个  最大屏流和最小屏流的误差 在10%以内   其他9个屏流误差极大 最大的偏离正常值20%以上

所以电子管的误差还是比较大的  你的测试结果很有可能是管子自身的参数导致而非品牌导致的呢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3-1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ny 于 2012-3-15 14:20 编辑

看看串叠专用管在足够G2下的等效线性范围。看B线。
未命名.jpg

180

主题

41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Q 群 512808099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75590
帖子
8902
精华
1
经验
10838 点
金钱
8930 ¥
注册时间
2011-8-5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2-3-1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遥plus 于 2012-3-15 14:21 编辑
路遥PLUS兄:
上面67楼刚刚更新过,是换管子对比测试的,没想到管子差异如此大。
twojadupa 发表于 2012-3-15 13:30


我想,这也从另外一方面证明了工作点调整的重要;

同一型号不同品牌甚至不同批次的管子,其特性可能就有较大的差异,一个电路的参数可能只适合某型号某品牌的管子,但未必就同样适合其他品牌或型号的管子,这就需要通过调整来让其工作在最佳状态;

因此这也说明,要diy,配置必要的测试仪器设备是需要的,仅靠一只万用表就想把机器调整到最佳状态不切实际。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3-15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测试有问题  你只关注管子的品牌或种类  也就是说你把你测试出来的不同结论全归结于 品牌或种类不 ...
octflower 发表于 2012-3-15 14:09



有负反馈管着呢,CII的问题在于推动级的G2。O兄应该注意到了这点。

15

主题

0

好友

153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46508
帖子
1330
精华
1
经验
1538 点
金钱
1361 ¥
注册时间
2010-10-3

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12-3-15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t133 于 2012-3-15 14:34 编辑

回复 67# twojadupa

我觉得里面还有推动级的原因,推动电压并不是无失真的,里面还有一定的偶次谐波失真,这些偶次成分会和功率级抵消,你测试的是整个电路的失真,并非单个管子的失真

管子也其偶然性,每个厂家每批货每个管子的线性都会有所不同,照成失真频谱不同,另外一点每个管子有其自己的最佳工作点,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当然我更看中管子的奇次和高次谐波是否更小点,电路设计中,偶次谐波相对好对付些,但是奇次谐波只能靠反馈来解决了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发表于 2012-3-15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twojadupa

很多发烧友喜欢换管追求心目中的音质,音色。造成许多牌子的同类管价格升得很高。当然还有输出牛,阻容元件。以及制作工艺。因此发烧友可以尽情玩弄胆机,不亦乐乎。

180

主题

41

好友

1万

积分

版主 当前离线

Q 群 512808099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75590
帖子
8902
精华
1
经验
10838 点
金钱
8930 ¥
注册时间
2011-8-5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12-3-1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wojadupa

很多发烧友喜欢换管追求心目中的音质,音色。造成许多牌子的同类管价格升得很高。当然 ...
dvtristar 发表于 2012-3-15 14:26


兄弟,换胆多容易啊?一拔一插就完成了,比换螺口灯泡还要简单,所以这么老菜嫩菜一齐玩个过瘾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