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合适的云母片那个锗管怎么绝缘?用独立散热片?
深水 发表于 2011-10-21 16:55


锗管的集电极接地啊,不用绝缘。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3AD18配好对先给我快递2对

邮资,货款均由寄方负责
fdisk0078 发表于 2011-10-21 18:05


老张你要是有输出牛,送你对管子没啥问题,但是我的测管机不太好用,要想准确配对是不太可能了。

21

主题

2

好友

87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在线

Rank: 5Rank: 5

UID
1160
帖子
948
精华
0
经验
877 点
金钱
749 ¥
注册时间
2004-8-5
发表于 2011-10-2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张你要是有输出牛,送你对管子没啥问题,但是我的测管机不太好用,要想准确配对是不太可能了。
牛哥 发表于 2011-10-21 19:18


我要装在我的那个单端耳放上试试

同期的随意拿4只就可以了

41

主题

0

好友

110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58
帖子
1248
精华
0
经验
1101 点
金钱
636 ¥
注册时间
2004-8-5
发表于 2011-10-2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哥的电路总是在古董中找新意。

1594

主题

35

好友

235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4003
帖子
26948
精华
0
经验
2356 点
金钱
1665 ¥
注册时间
2009-12-10
发表于 2011-10-2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UID910 帖子335 精华0 积分161 威望0 点 魅力161  HD币0  贡献值0 点 交易积分0  注册时间2004-6-27
....牛哥是潜水运动员啊,,,,,,还是新手

298

主题

1

好友

9799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240
帖子
15675
精华
1
经验
9799 点
金钱
6689 ¥
注册时间
2004-3-31

元老级

发表于 2011-10-2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新鲜出炉了,但不是俺喜欢的音色

5

主题

2

好友

27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学生

Rank: 4

UID
22178
帖子
329
精华
0
经验
277 点
金钱
281 ¥
注册时间
2007-5-1
发表于 2011-10-2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上部达林顿管子可以用晶体管复合代替吗?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上部达林顿管子可以用晶体管复合代替吗?
sir 发表于 2011-10-21 21:30


可以用复合管代替达林顿,如果真的是不考虑效率的话,还可以用MOS管,但是要想让单管消耗40多瓦的功率,散热问题就很难解决,一般需要双管并联。

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前面用一个中功率三极管,后面的大功率管用两个管子并联。

9

主题

3

好友

137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65345
帖子
1059
精华
0
经验
137 点
金钱
127 ¥
注册时间
2011-7-15
发表于 2011-10-21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这种形式的电路还是复杂了,MJ11032也不太适宜大电流长期工作,呵呵,乱说的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学习PASS,输出牛初次级并有电阻:
zhainm 发表于 2011-10-21 11:55



老PASS,在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并有电阻,我也用过,不知道老PASS是怎么想的,我当初做SIT管的单端功放也是这样做的,我的那个电路,是因为输出级相当于电流串联负反馈,小日本也叫“负载可变”放大器。在那个放大器中避免喇叭的反电动势造成输出级的增益太高而失控。
老PASS的这个电路,没去查这个管子的参数,但是从偏置来看,也是采用SIT管。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1楼的原理图看出来,其实就是两个基本电路的组合,特点也很明显。
下面的MOS+3AD18,是一个IGBT复合形式,使用了温度系数的MOS,希望能抵消锗管的温度的敏感性。
整个电路中的晶体管,有构成了类似共基共射的电路形式,高频特性应该比较好,而且带来的好处是使锗管3AD18工作在一个低压的状态下,充分发挥管子的特点:低压,大电流。
但是我手头的管子是3AD18,看了下管子盒内带的参数表,BVCEO>=60V,电路应该还能简化,去掉共基共射的结构,直接使用下面的IGBT就可以了-------类似的电路,有的朋友可能见过,我的印象中是安玉景老师在电子世界杂志上曾经发表过。
这样做带来的另外好处是效率大幅度提高,但是3AD18的工作状况变得恶劣,容易损坏。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这种形式的电路还是复杂了,MJ11032也不太适宜大电流长期工作,呵呵,乱说的
南宇 发表于 2011-10-21 23:53


电路是稍微复杂了一点,还不是为了利用那个“锗管”,想听听另类的声音,才这么费劲呢~~
MJ11032可以工作在长期大电流的场合,电路设计中也考虑了MJ11032的特性,让每个管子的长期功耗在21W左右,应该没有问题的。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装在我的那个单端耳放上试试

同期的随意拿4只就可以了
fdisk0078 发表于 2011-10-21 19:42


耳放用3AD18?有点变态了,还是使用3AD6之类的中功率管子吧?可是我手头没有3AD6

145

主题

0

好友

2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60
帖子
2844
精华
1
经验
2672 点
金钱
2278 ¥
注册时间
2004-4-13
发表于 2011-10-22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耳放用锗管可能固有热噪声是个问题

本帖最后由 zhainm 于 2011-10-22 09:24 编辑

3AD6就足够拉,还好安装
.............................

145

主题

0

好友

2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60
帖子
2844
精华
1
经验
2672 点
金钱
2278 ¥
注册时间
2004-4-13
发表于 2011-10-22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1楼的原理图看出来,其实就是两个基本电路的组合,特点也很明显。
下面的MOS+3AD18,是一个IGBT复合形式 ...
牛哥 发表于 2011-10-22 00:03

控制一下电源电压的话应当可以尝试一下的吧--
偶没有地摊过,仿真也因为没有输出变压器模型未成功:
安玉景简洁至上的晶体管甲类功放.gif

145

主题

0

好友

2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60
帖子
2844
精华
1
经验
2672 点
金钱
2278 ¥
注册时间
2004-4-13
发表于 2011-10-22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PASS,在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并有电阻,我也用过,不知道老PASS是怎么想的,我当初做SIT管的单端功放 ...
牛哥 发表于 2011-10-21 23:54


应当就是SIT管,未查到数据文档
....................

145

主题

0

好友

267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60
帖子
2844
精华
1
经验
2672 点
金钱
2278 ¥
注册时间
2004-4-13
发表于 2011-10-2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城管休息,趁机用12楼的单端模式摆了下地摊,分别用MOS、DARLINGTON当了回老鼠,因为自绕的输出牛导致音质不好在意料之中,但这电路直接声卡,输出的音量却让偶想不到,MOS管输出的低频力度也让偶发楞.............

19

主题

0

好友

285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曾经被狗咬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5214
帖子
2716
精华
0
经验
2850 点
金钱
257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社区贡献 乐于助人

发表于 2011-10-22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牛哥
关于高频特性,无论是共射—共基还是共集—共基电路,大家伙都知道主要是通过消除因密勒效应放大管子的结电容而导致高频特性变差的问题。但具体在这个电路中,这么做高频特性还是不好,我的观点是:
这个电路从输入到变压器初级的交流放大倍数可近似看成gm*β*R,gm—考虑了R8的影响后2SK214的等效跨导、β—3AD18的交流放大倍数、R—输出牛带负载后的初级阻抗。在音频范围内,gm可以看成是恒定不变的,我们又设R也是一定值,那么影响高频特性的就是β了。3AD18的fβ=3KHz,在工作频率为3KHz时,β下降到低频时的0.707倍。根据gm*β*R可知这个电路的-3db频响上限就是3KHz。即使考虑到一些其它因数影响,放大器的实际频响也不会比3KHz有太明显的扩展。
呵呵,我又来挑刺了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牛哥
关于高频特性,无论是共射—共基还是共集—共基电路,大家伙都知道主要是通过消除因密勒效应放 ...
xlf0602 发表于 2011-10-22 11:41


是啊,交流一下才好~~~有讨论才有提高,事情越辩约明朗。

我的观点少有不同,这个要看管子的实际工作状态,是在共射组态下测定的,就是说负载接在3AD18的集电极来考虑的,而这个电路中,负载电阻实际上是等效接在了发射极,单单考虑3AD18的工作组态,应该是工作在了共集电极组态下的,这个时候,是否还按照3AD18的fβ=3KHz来考虑问题?时间久了,因为很少用到共集电极组态,很多东西都忘记了

33

主题

17

好友

437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635
精华
0
经验
4375 点
金钱
4059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UID910 帖子335 精华0 积分161 威望0 点 魅力161  HD币0  贡献值0 点 交易积分0  注册时间2004-6-27
.... ...
yaooo 发表于 2011-10-21 19:46


,我是深度潜水员~~~~平时都是看得多,说的少。多学习对于谁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0-13 15:48 , Processed in 0.13269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