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主题

0

好友

95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14854
帖子
71
精华
0
经验
95 点
金钱
18 ¥
注册时间
2006-11-19
发表于 2006-12-2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可能呢?
头像被屏蔽

111

主题

2

好友

15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051
帖子
1685
精华
0
经验
1579 点
金钱
918 ¥
注册时间
2005-7-27
发表于 2006-12-2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11

主题

2

好友

15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051
帖子
1685
精华
0
经验
1579 点
金钱
918 ¥
注册时间
2005-7-27
发表于 2006-12-2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11

主题

2

好友

15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051
帖子
1685
精华
0
经验
1579 点
金钱
918 ¥
注册时间
2005-7-27
发表于 2006-12-28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11

主题

2

好友

1579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5051
帖子
1685
精华
0
经验
1579 点
金钱
918 ¥
注册时间
2005-7-27
发表于 2006-12-28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5

主题

0

好友

2254

积分

认证企业会员 当前离线

UID
12859
帖子
1399
精华
0
经验
2254 点
金钱
1129 ¥
注册时间
2006-9-29

社区贡献 认证会员

发表于 2007-1-31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p>继续顶以下,我补充一点,现在的惠威已经跟着市场大流走了,更或者已经不是发烧友的HiVi了.现在的M1在关键的单元用料上有所改变(进口-国产),[em06]所以真正最好听的M1是数年前推出的M1,也就是普通的贴PVC皮的那种.另外罗嗦一句,现在的M1有套件版本/原木版本,还有最新复出的M1S,其实三者的单元和分频器都是一样的结构,所以作为发烧友,如欲把玩M1,小弟首推套件的,因为实惠嘛.下来就是M1S,原木版的不知何故前不久价格疯长.[em06]</p>

5051

主题

14

好友

560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小陶相机店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6948
帖子
57223
精华
0
经验
5605 点
金钱
1970 ¥
注册时间
2007-1-5
发表于 2007-1-31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频=毒?[em06]

18

主题

0

好友

1546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微世影音】

Rank: 6Rank: 6

UID
15755
帖子
1350
精华
2
经验
1546 点
金钱
1203 ¥
注册时间
2006-12-10
发表于 2007-1-30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p>可能还是得通过基本的频响测试才能说明问题吧。虽然测试结果好的喇叭不一定很好声,但是测试结果不好的喇叭一定不好声。M1的声音整体还算不错的(虽然7、8年前我选了CODA7而不是它,当时也觉得高频比较奇特)如果有那么好的全频,也算难得的好东西了。全频拼分频,在物理上难度不小。器材的搭配和人耳的喜好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还是参考级的测试和比较(例如拿高几阶的器材来比较)容易说明问题。本人也很希望能听到真正能媲美好分频箱的全频,不知哪天能如愿。但是要拼单拿和贵族,世霸,一般全频困难不小。顺便提起,自己曾经在一米距离内闭眼聆听过一位西部高手的小提琴演奏,感觉其实想在蝶片上听到真实的声音真的也难,因为录音师好像也不全喜欢忠于原声。</p><p>闭眼听箱,喜欢高低频的人可能还是多于中频吧,因为中频是比较容易听到的声音。20KHZ很多人都能听见的,虽然只是一点点无形体的“光泽”。如果没有相当宽度的频响,至少是不能进入广播级的,也很难进入专业应用领域(可以参考专业扩声的音乐兼语言一级国家标准)。如同这里某贴某位老烧友说的:“全频是一种残缺美”--赞同;近日闲逛音响跳蚤市场,发现很多系统播放很夸张中频的人声,口水横流,无视高低,乐此不疲(也如同十几年前追求12寸的大喇叭低频,现在流行这个了)但是,其实不真实,不监听;听音风格的喜好还是交给录音师去玩吧。</p><p>还有个情况,在跳蚤市场有300元的猛牌,400元的燕飞力士;惠微的东西也可能被仿造,或者出厂偏差较大。印象中7,8年前PVC贴皮的M1和最近在惠微专卖里听到M1(小箱子相对其体积高低频还不错)的声音有些不同。</p><p>有感某种观点,个人认为障板并不比箱体结构占更大优势,或者更自然。任何喇叭都是靠推动空气发声的。箱体和障板对低频都是必要的重放工具(刚性箱体不是加工声音),没有原则区别,而且障板是最原始的重放方式,箱体结构对抑制喇叭共振,控制喇叭的振幅等有更好的作用,并不仅仅因为体积小。譬如倒相箱体比封闭箱体多了箱体空气谐振来帮助重放,但是并不是比封闭箱体单纯的喇叭发声多出更大失真,反而失真较小(虽然有延时)。否则为什么鼓是封闭的,不然可以改成大障板上蒙鼓皮了(自然界存在太多箱体)。</p><p>实践经验对事物的认识有决定性作用,听过一百款箱子的人认识深度一定超过只听过十款箱子的,没有听过超万元级喇叭和没进过高级录音棚的人也很难确认何为监听,何声更好(本人也没听过权威的监听环境,据听过珍丽的朋友说都赞不绝口)。虽然每个人对声音主观都有好恶,但差别较大。国内的现场演奏有些因为厅堂声学环境的不佳,实际效果有时都欠缺点说服力。</p><p>楼主的全频如果真的这么好,真想有机会听听,不知何处有?</p><p>斑竹的风格也一向观点明确、旗帜鲜明。<br/><br/></p><br/><br/>

45

主题

2

好友

188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0425
帖子
2733
精华
0
经验
1887 点
金钱
1136 ¥
注册时间
2006-7-1
发表于 2007-1-3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擂台贴!

360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当前离线

万金油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8
帖子
21035
精华
18
经验
18146 点
金钱
14095 ¥
注册时间
2004-3-18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7-1-3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头无赖</i>在2007-1-30 19:05:00的发言:</b><br/><p>我来自浙江,刚来这坛子不久。我两派都不赞成!</p><p>以前是玩音响的,现在重操旧业玩小提琴。</p><p>个人觉得在都发挥100%的情况下才能做比较!</p><p>个人觉得一把4000多点的中档小提琴现场演奏(没通过扩音),好过我听过的所有音响展的声音。</p><p>我斗胆说句。哪种音箱接近现场演奏的,那就是最好的。就是我要选择的。但不一定是你要选择的。</p><p></p></div><p>支持以现场演奏为参考,但是兄台有没有考虑过凡是从音响设备播放出来的都是录音师炮制的"罐头音乐"?</p><p>再说现场演奏,究竟以何为准?作为小提琴手,他自己听到的小提琴声音和指挥听到的感觉是不一样,台下的听众听到的又不一样了.</p><p>听的现场演奏次数不多,声学条件也不好,除去乐团的演奏水平不说,单说现场那种从容,那种气势,那种动态,恐怕再好的音响设备也无法还原.大概10年前近距离听过小提琴手拨过一次弦,就那一次拨弦,使我明白,再好的音响设备,也只能播放录音,无法还原乐器,无法还原现场----就是这么简单,那么我们还是讨论音响,享受现场吧!</p><p></p>

头像被屏蔽

67

主题

0

好友

844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6961
帖子
799
精华
0
经验
844 点
金钱
706 ¥
注册时间
2007-1-6
发表于 2007-1-30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60

主题

5

好友

1万

积分

管理员 当前离线

万金油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8
帖子
21035
精华
18
经验
18146 点
金钱
14095 ¥
注册时间
2004-3-18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7-1-30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p>主观而没有任何准则地讨论声音,没有任何意义.</p><p>要主观的讨论声音,至少要多邀一些不同听音口味的人,多听一些不同类型的曲目,按照某一个标准(比如说刘汉盛先生提出的"音响二十要").打分看看.</p><p>要知道,不同的个体之间,听音口味是不同的,耳朵的听力曲线也有不同,象楼主这样的论调,如果不知道楼主的一贯"写作风格",不知道要误多少人.</p><p>我只是"矫枉",也没有"过正",就事论事,请楼主以后发言尽量客观一些.</p>

1

主题

0

好友

95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3205
帖子
921
精华
0
经验
955 点
金钱
891 ¥
注册时间
2006-10-10
发表于 2007-1-3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p>AV?全频肯定不行!AV要的是气势,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是AV的要求,HiFi,呵呵,完整得还原录音时的效果,如何才能达到100%的还原?听现场好了。声色要讨人喜欢,蛋鸡、全频+号角、加个炮好了,或许能满足各个层次的需求。全频其实就是个断臂维纳斯,玩得就是残缺美!分频势必带来相位干扰。玩二胡知道真正的二胡是什么样的声音,在评价一套系统的时候,我们可以和真实的二胡声音来比较,从而判断一套系统的保真程度,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敢肯定闵大师用的二胡和你的二胡是同一音色吗?全频喇叭由于灵敏度高,因此对于细节的重放要好于低灵敏度、大音圈、长冲程喇叭,障板因为没有箱体,更接近现实中的点声源,空气感、现场感要好一些,各有利弊,玩什么、怎么玩,全凭个人喜好了。</p><p>最近在玩全频,飞乐2502全频,利用手头的材料搞了对简易障板,用FU-7单端推,中频很好,个人感觉不错,但低频潜不下去,但没办法,我家中实在找不出能够放下3米障板的地方。改玩倒相箱,喇叭没参数,不敢弄,搞不好低音全发闷、发空。一直难以取舍。同样的障板,改用300B单端推,又另有一番表现。后来一想,都说300B好,谁又知道300B发出的声音是正确的呢?!讨人喜欢而已。</p><p>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洋洋洒洒开始说胡话了,一点感受而已.......</p><p></p>

头像被屏蔽

95

主题

0

好友

161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37
帖子
1132
精华
2
经验
1611 点
金钱
348 ¥
注册时间
2004-3-31
发表于 2007-1-30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3

主题

10

好友

339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尚书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709
帖子
3481
精华
6
经验
3398 点
金钱
2736 ¥
注册时间
2005-9-25

社区贡献 新人进步

发表于 2007-1-30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p>m1确实不怎么样,频响不宽,有可能不如果你的全频单元,再加上全频单元讨好人的中频肯定比m1好(m1声音偏薄),你的感觉是对的。</p><p>当然这不能够说明全频就比分频的好,因为全频单元的音箱绝对不是“全频”--仅仅靠一个缺少二端频响的单元。要高保真还得使用二个以上的单元,这也是音箱工厂现在基本上都生产分频的音箱原因。</p>

1

主题

0

好友

95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3205
帖子
921
精华
0
经验
955 点
金钱
891 ¥
注册时间
2006-10-10
发表于 2007-1-30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p>全频喇叭的优势在于中频甜美,软肋在高低频,障板的优势在于声音自然,软肋在于低频的重放,箱体可以很好得解决低频重放,但声音却是经过箱体加工过的。其实声音的好坏,全凭个人喜好,厂家的产品是建立在多数人认可的基础上的。有如大口径喇叭的低音和小口径长冲程喇叭发出的低音相比,大口径喇叭的低音要自然的多,而小口径长冲程喇叭的低音,主要靠箱体结构来保证(推动空气产生),倒相箱和二级倒相箱的声音比较,倒相箱更加自然一些,二级倒相箱则显得生硬。同一喇叭,采取不同的箱体结构声音不同,同一音箱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声音也不同,甚至同一环境、同一产品不同的摆位,效果也不相同,影响听感的因素太多,指标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指标、环境、摆位甚至心理暗示也会左右人们对一套组合的评价。如此看来,玩音响应以主观听感为准、测试指标为辅了,咳!说来说去,差一点又整到音响玄学上去了。</p>

55

主题

0

好友

2254

积分

认证企业会员 当前离线

UID
12859
帖子
1399
精华
0
经验
2254 点
金钱
1129 ¥
注册时间
2006-9-29

社区贡献 认证会员

发表于 2007-1-30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p>对于M1,前些时候有机会听了,音源是TEAC的,功放是安桥的万元分体石机.同场竞技的还有同厂的M200(副箱,也就是不用其内部功放的)/D2.1SE等.</p><p>听音结果优点惊讶,M1的低频是很弱的,但是中频高频很讨好我的耳朵,D2.1SE这个被传的很神的箱子却在大力功放手下黯淡不已,很是郁闷.M200动态和低音不错,但是解析力一般,而且高频上限不好,有雾朦胧之感.</p>

55

主题

0

好友

2254

积分

认证企业会员 当前离线

UID
12859
帖子
1399
精华
0
经验
2254 点
金钱
1129 ¥
注册时间
2006-9-29

社区贡献 认证会员

发表于 2007-1-30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个帖子讨论的好!</p><p>我个人以为,是LZ的听音风格的问题,而不能笼统的说把M1比下去了.还有上面一些朋友说要以听音作为最终标准,但是作为音响企业来说,首先是要把指标调出来,再论声音的.只用耳朵来调声音有点"玩火"的感觉,是有魄力的人干的.记得王以真在&lt;实用扬声器技术手册&gt;中说道一句"一般曲线较好的音箱比较容易出好声".也就是说指标是好声的基础.如果一个音箱只有浓郁的中频,也就是平衡度让人大跌眼镜的话,个人拙见是不可取的.还有朋友意思说20K的频率听不到,没有价值.昨天刚用扫频仪检查高音,我听到了20K发出的声音,不知是我耳朵不一般还是怎么了.</p><p>一家之言,欢迎拍砖!</p>

1

主题

0

好友

955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3205
帖子
921
精华
0
经验
955 点
金钱
891 ¥
注册时间
2006-10-10
发表于 2007-1-30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p>大家在谈论HI-FI时,只注意到指标要好,频响要平直,个人以为,一切为听感服务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求器材对声音的重放要杜绝一切修饰,有一说一,绝不进行修改和掩饰,其实,音源在制作过程中是否也不进行修饰呢?!同一个人,在空旷地演唱和在音乐厅演唱,效果肯定不同,究竟是人变了还是环境变了,道理不言而喻,指标好不等于声音好;胆机的声音和石机的声音哪个更讨人喜欢?哪个指标更高?每个人都清楚。一切为听感服务,这才是玩音响的硬道理。我们分析音响往往喜欢看测试、看指标,从目前人们掌握的知识或技术来看,利用现有技术进行频率合成,产生的音色与乐器的实际音色有很大地区别,电子琴能模拟很多乐器,但哪一种电子琴模拟的乐器能达到乱真的程度?而电子琴的模拟就是建立在对乐器的乐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由此可见,指标只能从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的实践,而听感才是最主要的。聋子玩音响,必须看指标,因为他们的眼睛可以看到指标。真正的盲听,可以找有视觉障碍的朋友,只有他们的听力才是一流的。呵呵,有些胡言乱语了。。</p><p>别批我。。。。</p>

90

主题

0

好友

22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0721
帖子
2972
精华
0
经验
2264 点
金钱
918 ¥
注册时间
2006-7-16
发表于 2007-2-1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自己喜欢就好,不一定你喜欢的人家就认为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用全频跟M1比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