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主题

1

好友

182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9033
帖子
1914
精华
0
经验
1829 点
金钱
1706 ¥
注册时间
2009-7-19
发表于 2010-7-2 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多少人认为以下的文字解释是正确无误的.

输入为零时,效率为0,全部功率为静态功率也为无用功率,无所谓波形
满负荷时,对于推挽甲类,理想状态喇叭相当于接替了其中一臂的工作,故其效率为50%,应当为直流或连续波形不应当为离散波形,最合适都应当是正弦波

另外:...故其效率为50%,应当为直流或连续波形不应当为离散波形,最合适都应当是正弦波.
这段文字理解1:直流或连续波形高于50%.正弦波刚好50%.
理解2:直流或连续波形低于50%.正弦波刚好50%.
理解3:直流或连续波形和正弦波一样.刚好50%.

假设条件:A类推挽放大电路.供电压+-10V.静态电流0.5A.负载10欧.理想状态.
根据功率定义解释文字.求证电路最大输出状态时的效率?

65

主题

1

好友

182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9033
帖子
1914
精华
0
经验
1829 点
金钱
1706 ¥
注册时间
2009-7-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故其效率为50%,应当为直流或连续波形不应当为离散波形,最合适都应当是正弦波.

1:允许以直流或连续波形来计量.
2:50%的准确率只跟正弦波对应.
3:没有将连续波定义波形.
比较模糊的盲区.
在相同的电路.使用不同的波形测量.效率肯定是不同的.但效率差异不代表电路本质改变.

2

主题

3

好友

28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35057
帖子
205
精华
1
经验
287 点
金钱
212 ¥
注册时间
2009-9-26
发表于 2010-7-2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多少人认为以下的文字解释是正确无误的.

输入为零时,效率为0,全部功率为静态功率也为无用功率,无所谓波形
满负荷时,对于推挽甲类,理想状态喇叭相当于接替了其中一臂的工作,故其效率为50%,应当为直流或连 ...
hzh 发表于 2010-7-2 03:28

你的教科书对效率的定义不曉得是從哪裡抄來的?
我附上 HIGH EFFICIENCY AUDIO POWER AMPLIFIERS design and practical use 一書的pdf檔鏈接 (作者為Ronan van der Zee),
書中第一章第三節有功放效率 η 的定義.

2

主题

3

好友

28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35057
帖子
205
精华
1
经验
287 点
金钱
212 ¥
注册时间
2009-9-26
发表于 2010-7-2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故其效率为50%,应当为直流或连续波形不应当为离散波形,最合适都应当是正弦波.

1:允许以直流或连续波形来计量.
2:50%的准确率只跟正弦波对应.
3:没有将连续波定义波形.
比较模糊的盲区.
在相同的电路.使用不同的波形测量.效率肯定是不同的.但效率差异不代表电路本质改变.
hzh 发表于 2010-7-2 04:34

用正弦波輸出來測量功放的效率是一般公認的標準,
要是測量標準不一樣就會發生各說各話的狀況!
就像樓主所引起的爭論的狀況一樣.

65

主题

1

好友

182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9033
帖子
1914
精华
0
经验
1829 点
金钱
1706 ¥
注册时间
2009-7-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教科书对效率的定义不曉得是從哪裡抄來的?
我附上 HIGH EFFICIENCY AUDIO POWER AMPLIFIERS design and practical use 一書的pdf檔鏈接 (作者為Ronan van der Zee),
書中第一章第三節有功放效率 η 的定義.
samurai 发表于 2010-7-2 05:20


有人引用过说是教科书的文字.用来定义效率.我是想讨论其定义解释是否正确.

20

主题

0

好友

370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3519
帖子
4105
精华
0
经验
3705 点
金钱
3522 ¥
注册时间
2008-1-6
发表于 2010-7-2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扯那么多,你告诉我图中电源功率计算的公式是什么意义就行了。



未命名1.jpg
未命名.jpg

图片出处:(要钻牛角尖别找我,你去联系作者):
http://jpkc.sdau.edu.cn/mndz/pdf ... 0%BD%B28%A3%AD2.pdf

另外,分析计算大家都用正弦波,全世界统一的,你非要找茬用方波三角波计算,算出来的结果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你非要用,我也拦不住你,你算一下三角波情况下的电源功率是多少,直接套图中公式就行。

9

主题

0

好友

345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76648
帖子
350
精华
0
经验
345 点
金钱
331 ¥
注册时间
2009-1-24
发表于 2010-7-2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6# TDA-7294
咦! LS到这里来扯了。

20

主题

0

好友

370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3519
帖子
4105
精华
0
经验
3705 点
金钱
3522 ¥
注册时间
2008-1-6
发表于 2010-7-2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6# TDA-7294
咦! LS到这里来扯了。
shencjk 发表于 2010-7-2 09:22

除了扯这些东西,没啥好干的,无聊中。

65

主题

1

好友

182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9033
帖子
1914
精华
0
经验
1829 点
金钱
1706 ¥
注册时间
2009-7-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扯那么多,你告诉我图中电源功率计算的公式是什么意义就行了。



1439191
1439192

图片出处:(要钻牛角尖别找我,你去联系作者):
http://jpkc.sdau.edu.cn/mndz/pdf/%CA%DA%BF%CE%BD%CC%B0%B8/%B5% ...
TDA-7294 发表于 2010-7-2 08:37


Pomax方程式电压值都带根号2.说明这是根据正弦波电压有效值计量的.
证明图中的方程式都是基于正弦波电压有效值验算出来的结果.
不知你有没注意到第一行的第一句话?有两个假设前提,一个是乙类,一个是正弦波.这很重要的.

20

主题

0

好友

370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3519
帖子
4105
精华
0
经验
3705 点
金钱
3522 ¥
注册时间
2008-1-6
发表于 2010-7-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Pomax方程式电压值都带根号2.说明这是根据正弦波电压有效值计量的.
证明图中的方程式都是基于正弦波电压有效值验算出来的结果.
不知你有没注意到第一行的第一句话?有两个假设前提,一个是乙类,一个是正弦波.这很 ...
hzh 发表于 2010-7-2 09:42

我叫你算电源功率,你瞎扯什么啊!
随便你用峰值有效值,随便你用什么波,算出来先。
你扯甲类扯得头头是道,乙类难道不会算?

65

主题

1

好友

182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9033
帖子
1914
精华
0
经验
1829 点
金钱
1706 ¥
注册时间
2009-7-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正弦波輸出來測量功放的效率是一般公認的標準,
要是測量標準不一樣就會發生各說各話的狀況!
就像樓主所引起的爭論的狀況一樣.
samurai 发表于 2010-7-2 05:44


以下纯粹我个人理解.
这个标准更多是基于测量工具的普及性和通用性.目前广泛应用的测量工具.如三用表(万用表).毫伏表.等.电压档都是交流正弦电压有效值为基准.而且还要求正弦波持续一段时间结果才准确.测量正弦波以外的波形.数据误差很大.

2

主题

3

好友

28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35057
帖子
205
精华
1
经验
287 点
金钱
212 ¥
注册时间
2009-9-26
发表于 2010-7-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科書通常喜歡用乙類功放的效率計算作範例,
可能是因為乙類功放的效率計算比較有挑戰性.
甲類功放的效率計算比乙類簡單得多,
因為甲類功放的電源平均功率是固定的, 而且等於靜態消耗功率.

65

主题

1

好友

182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9033
帖子
1914
精华
0
经验
1829 点
金钱
1706 ¥
注册时间
2009-7-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叫你算电源功率,你瞎扯什么啊!
随便你用峰值有效值,随便你用什么波,算出来先。
你扯甲类扯得头头是道,乙类难道不会算?
TDA-7294 发表于 2010-7-2 10:02


请注意你的语气!

设输入为方波.
电源功率=电源电压X环路电流=输出功率+电路消耗功率

20

主题

0

好友

370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3519
帖子
4105
精华
0
经验
3705 点
金钱
3522 ¥
注册时间
2008-1-6
发表于 2010-7-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注意你的语气!

设输入为方波.
电源功率=电源电压X环路电流=输出功率+电路消耗功率
hzh 发表于 2010-7-2 10:26

列公式,谁要你说文字了,打不出公式的符号就用word里的公式编辑器写,写好以后截图粘上来。
况且你写的那是废话,就算按照你写的那个算,输出功率是多少没算,电路消耗功率是多少也没算。

2

主题

3

好友

28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35057
帖子
205
精华
1
经验
287 点
金钱
212 ¥
注册时间
2009-9-26
发表于 2010-7-2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纯粹我个人理解.
这个标准更多是基于测量工具的普及性和通用性.目前广泛应用的测量工具.如三用表(万用表).毫伏表.等.电压档都是交流正弦电压有效值为基准.而且还要求正弦波持续一段时间结果才准确.测量正弦波以外的波形.数据误差很大.
hzh 发表于 2010-7-2 10:05

既然有個公認的測量標準存在, 你如果不願意採用這個公認的測量標準, 那你必須事先說明得清清楚楚, 才不會引發後面一大串各說各話的爭論!

65

主题

1

好友

182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9033
帖子
1914
精华
0
经验
1829 点
金钱
1706 ¥
注册时间
2009-7-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列公式,谁要你说文字了,打不出公式的符号就用word里的公式编辑器写,写好以后截图粘上来。
况且你写的那是废话,就算按照你写的那个算,输出功率是多少没算,电路消耗功率是多少也没算。
TDA-7294 发表于 2010-7-2 10:32


你凭啥?

20

主题

0

好友

370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3519
帖子
4105
精华
0
经验
3705 点
金钱
3522 ¥
注册时间
2008-1-6
发表于 2010-7-2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凭啥?
hzh 发表于 2010-7-2 10:41

凭你不懂。会算你就算出来啊。又不是好麻烦的事。证明你实力的时候到了!

65

主题

1

好友

182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119033
帖子
1914
精华
0
经验
1829 点
金钱
1706 ¥
注册时间
2009-7-1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凭你不懂。会算你就算出来啊!
TDA-7294 发表于 2010-7-2 10:45


额...明白.那我就这一刻开始不懂.

58

主题

4

好友

179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57679
帖子
4598
精华
0
经验
1791 点
金钱
1888 ¥
注册时间
2008-10-9
发表于 2010-7-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可以查现成的资料的;甲类效率不会高于25%,不管是单管还是推挽,乙类的效率可以达到70%多,要更高效率的,有数字类功放。

20

主题

0

好友

370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33519
帖子
4105
精华
0
经验
3705 点
金钱
3522 ¥
注册时间
2008-1-6
发表于 2010-7-2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可以查现成的资料的;甲类效率不会高于25%,不管是单管还是推挽,乙类的效率可以达到70%多,要更高效率的,有数字类功放。
夜机 发表于 2010-7-2 11:05

推挽甲类的效率是5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