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3
- 在线时间
- 26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2-11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109225
- 帖子
- 76
- 精华
- 0
- 经验
- 53 点
- 金钱
- 51 ¥
- 注册时间
- 2009-6-4
|
回复 #284 52hifidiy 的帖子
唉!近年来好的电子管是越来越难于获得了。
通常认为1906年是真空管的创始元年,如今已经超过100年历史了。有下文为证:
o 生生不息的真空管——赖英智
回顾百年音响史,真空管可以说是「死而复活」的奇特产品。从一次大战后急速发展,二次大战后进入黄金时期, 1965年后却被视为落伍的东西,九0年代兴起一股直热式三极管风潮,连最古董的真空管都被拿出来献宝,我们只能说它是生生不息。真空管的发明不但为音响回放开启新页,也带动录音从机械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它温热而充满生命感的声音,多年来一直掳获人心,谁能想到这么重要的发明,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呢!
真空管的发明
当爱迪生在研究电灯泡时,他做了管壁的防尘防烟实验,1880年无意间发现在灯泡管内插入独立电极的地方与灯丝之间,在某种条件下会产生电流。这个现象被称为「爱迪生效应」,爱迪生本人没有继续探讨,J.W. Swan(Swan灯泡公司创始人)等人则开始研究此一现象的奥秘。1904年英国佛莱明在横越大西洋无线电通信发报机中,才首次利用「爱迪生效应」发明了佛莱明管(二极检波管)。佛莱明出生于英格兰的兰卡斯特,在伦敦大学与皇家化学学院毕业后,1892年到1898年间先后担任了爱迪生、Swan、Ferranti电力公司的工程师与顾问。佛莱明在白热灯、电表、发电机等方面有许多改良,并且发明了佛莱明左手定律。1899年起担任马可尼无线电电报公司顾问,1901年马可尼首次进行横越大西洋传送,当时所使用的器材大部份都是佛莱明制作的。1904年他寻找一个可靠的无线电侦测器,想到「爱迪生效应」,于是制作了一个在灯丝与真空管四周有金属圆筒的制品,这是真空管的原型。当时的佛莱明管只有检波与整流的功用,而且并不稳定。<图1>耶鲁大学毕业后即进入西屋公司WE服务的美国年轻工程师Le de Forest,对「爱迪生效应」同样感兴趣,1899年他的毕业论文是「由并行线终端赫兹波的反射」,而在1900年就开始着手研究真空管,1906年申请到二极管的专利(使用电池)。同时他提出许多新的构想,例如在灯丝两边加入白金侧翼,灯丝材料指定用白金、钽和碳丝,因为钨丝当时还未上市,他认为佛莱明管可用在整流,而自己的真空管可作为继电器。1906年底,他在二极管中多加入一个栅极,让真空管具有放大与振荡的功能,他同时委托灯泡工厂生产,称为Audion。此专利在1908年2月18日通过,但我们通常认定1906年是真空管元年,而Le de Forest就成了「真空管之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