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主题

0

好友

29

积分

注册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2

UID
276649
帖子
30
精华
0
经验
29 点
金钱
25 ¥
注册时间
2010-12-28
发表于 2015-4-24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到楼主发的软件,谢谢您!向您学习!

30

主题

3

好友

433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85551
帖子
4370
精华
0
经验
4335 点
金钱
4227 ¥
注册时间
2011-1-23
发表于 2015-4-24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Jet 发表于 2015-4-24 07:54
...继续
   
      四、装配与初测

1、15K的高峰,基本肯定不是单元实际响应所以不会增加空气感。
2、没有合成低音近场和倒相辐射量时考虑补偿是心中没数的。
3、期待楼主得到满意的结果。

59

主题

4

好友

190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28
帖子
1782
精华
0
经验
1908 点
金钱
1601 ¥
注册时间
2005-12-2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t 于 2015-4-24 11:25 编辑
锥盆洗手 发表于 2015-4-24 09:01
1、15K的高峰,基本肯定不是单元实际响应所以不会增加空气感。
2、没有合成低音近场和倒相辐射量时考虑 ...


谢谢!
1、我的麦有独立的校准文件。
2、该峰在其它朋友的测试中也同样存在。
3、400Hz以上的测试是靠谱的,可以反映障板跌落,所以不用合成也能考虑跌落问题,在我的其它制作中都证实了这点。

59

主题

4

好友

190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28
帖子
1782
精华
0
经验
1908 点
金钱
1601 ¥
注册时间
2005-12-2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t 于 2015-4-25 18:13 编辑

...继续

       四、设计陷波器
       前面提到,单元装箱后障板跌落明显,这是受制于音箱面板尺寸,必须进行补偿。这个任务就交个陷波器了。
       有不少朋友认为,全频单元不应装陷波器,会影响音箱的透明度。当然,如果你能忍受低频的缺失和不平衡的声音,完全可以这么做。而我更喜欢平衡。

       关于障板跌落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有限大障板都会存在,只是面板越小越严重。下图是扬声器系统设计手册的一段,告诉我们障板跌落有多大影响:

IMG_0156_001_1056x1408.JPG

打开LspCAD,新建一无源滤波器,选一路高级,将测试数据导入,就可设计陷波器了。设计结果如下:

陷波器.GIF

与原远场测试相比是不是好很多?网络增益也显示了陷波器的作用。
spl_83_无陷波器.gif



待续...

59

主题

4

好友

190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28
帖子
1782
精华
0
经验
1908 点
金钱
1601 ¥
注册时间
2005-12-2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t 于 2015-4-25 18:27 编辑

   ...继续

            五、陷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陷波器比一般的分频器简单得多,做起来也很容易,但要求与分频器差不多——准确的原件数值。
对于DIYer来说,电容、电感的测量一直是个难题。一台像样的电桥都在千元以上,并不是花不起这个钱,除了做分频器、陷波器以及其它滤波器,就没什么用了,利用率太低。
现在好了,测量套件配合Loudspeaker Lab 3,能很简单地测量LCR的值。其精度有多高我不知道,但我用它测量的LCR制作的分频器与仿真结果吻合度非常高。所以可以这样说,用它来测量分频器、陷波器的LCR值,精度完全满足要求。
     方法也很简单,按照测量套件测量阻抗的方式连接好线,开关处于阻抗测量位置,将接声卡线路输入处的左右声道反接。

套件接线_001_479x236.JPG

按下面步骤操作:
    1、        启动 Loudspeaker Lab 3;
    2、        点击LCR图标,弹出LCR表对话框;

电感1.GIF

    3、        单击电平按钮,弹出电平调整对话框;
    4、        点击红色的A,自动调整电平;

电感2.GIF

    5、        在接扬声器的端子上接入10欧电阻,点击校准,会显示校准值,表示校准成功;
    6、        在扬声器的端子上接入待测的电感或电容,点击执行,待测元件的数值立即会在左侧的结果栏内显示出来。

    以上是附带的介绍,帮助不会测量的朋友。
    言归正传,下面该制作陷波器了。为了方便接入,用一块单面覆铜板,刻出简单的电路,几个简单的原件固定在板上,焊接好,陷波器的制作就完成了。

IMG_0156_017_1408x1056.JPG


        肯定很多朋友会说,你的元件太差了吧,电容至少应该用SOLEN PA-MKP,Mcap MKP,或者Mundorf E-Cap ,电阻应该用无感电阻,电感应该用1.2mm空心。但我始终认为,良好的设计和正确的元件数值比是否用发烧元器件重要得多。良好的设计和正确的元件数值确保了系统的“质”,而发烧器件带来的最多是“量”的改变。我从来不迷信某个电容声音如何如何,但我会反复调整该电容的电容值。当然,在正确的前提下我并不反对用发烧器件,如果资金足够多,用够发烧的器件无可厚非。
        扯远了,做好的陷波器,该上箱测试了。装进音箱的陷波器是不是很可爱,非常舒适温暖的感觉。
  
IMG_0167_008_1408x1056.JPG

IMG_0165_030_1408x1056.JPG


     阻抗:

Z_陷波器.GIF

    远场SPL,83cm+6ms:

陷波器远.GIF

      与设计吻合度非常高!


待续…

3

主题

0

好友

44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68035
帖子
450
精华
0
经验
440 点
金钱
438 ¥
注册时间
2012-1-29
发表于 2015-4-26 10:04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Title

本帖最后由 huagf007 于 2015-4-26 10:08 编辑
Jet 发表于 2015-4-25 18:25
...继续
            五、陷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良好的设计和正确的元件数值比是否用发烧元器件重要得多
说得好,赞一个
另外,请问用Loudspeaker Lab3测L,C元件时是将其串联在单元上吗

3

主题

0

好友

44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68035
帖子
450
精华
0
经验
440 点
金钱
438 ¥
注册时间
2012-1-29
发表于 2015-4-26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jet兄,箱子是在TB上定做的吗?如是能否给个链接
兄用的是USB外置声卡吧,是哪种?校准曲线平直不?

18

主题

0

好友

164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8506
帖子
1595
精华
0
经验
1647 点
金钱
1556 ¥
注册时间
2011-1-2
发表于 2015-4-2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Jet 发表于 2015-4-25 18:25
...继续

            五、陷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测试套件的电源插头好惨

18

主题

0

好友

164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8506
帖子
1595
精华
0
经验
1647 点
金钱
1556 ¥
注册时间
2011-1-2
发表于 2015-4-2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刻意用“发烧”元件,不过线圈的粗细还是需要考虑的。
起码,在工作频段,线圈的感抗应该大于直流电阻的10倍,也就是Q值大于10。这是很起码的要求,如果不容易做到,那么可以把直流电阻也计算进去,把LC网络变成RLC网络来进行设计。

23

主题

0

好友

37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38297
帖子
504
精华
0
经验
376 点
金钱
333 ¥
注册时间
2012-10-25
发表于 2015-4-2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400多一个,还不贵啊

23

主题

0

好友

37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538297
帖子
504
精华
0
经验
376 点
金钱
333 ¥
注册时间
2012-10-25
发表于 2015-4-2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是不错

59

主题

4

好友

190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28
帖子
1782
精华
0
经验
1908 点
金钱
1601 ¥
注册时间
2005-12-2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huagf007 发表于 2015-4-26 10:04
良好的设计和正确的元件数值比是否用发烧元器件重要得多
说得好,赞一个
另外,请问用Loudspeaker Lab3 ...

不接单元,直接将L、C 待测元件接在测量套件的测量端子上。

59

主题

4

好友

190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28
帖子
1782
精华
0
经验
1908 点
金钱
1601 ¥
注册时间
2005-12-2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huagf007 发表于 2015-4-26 10:38
jet兄,箱子是在TB上定做的吗?如是能否给个链接
兄用的是USB外置声卡吧,是哪种?校准曲线平直不?

论坛有纪律,不能提商家。
USB声卡我用的是创新 SB Audigy2 NX,很老了,采样48K,非常平直。

59

主题

4

好友

1908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6928
帖子
1782
精华
0
经验
1908 点
金钱
1601 ¥
注册时间
2005-12-2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cdzx11 发表于 2015-4-26 12:43
我也不刻意用“发烧”元件,不过线圈的粗细还是需要考虑的。
起码,在工作频段,线圈的感抗应该大于直流电 ...


对头,我用铁芯,1mm线径,直流电阻很小。

18

主题

0

好友

1647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78506
帖子
1595
精华
0
经验
1647 点
金钱
1556 ¥
注册时间
2011-1-2
发表于 2015-4-2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dzx11 于 2015-4-26 16:08 编辑
Jet 发表于 2015-4-26 14:38
不接单元,直接将L、C 待测元件接在测量套件的测量端子上。


怎样接都一样,如果Q值过低,特性会变的。
不信的话,你不妨尝试一下,计算电感上串联一个电阻的响应和没串电阻的响应是有差异的。

回错了楼层。
无论如何,随时注意Q值没错。
带铁芯Q值容易做上去,但会有失真(铁芯非线性),不过开放磁路的磁阻大,失真不是很严重。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5-4-2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Jet 发表于 2015-4-24 07:54
...继续
   
      四、装配与初测

我怎么就测不出你这缓坡来?还有这板障问题我也理解不好

3

主题

0

好友

44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68035
帖子
450
精华
0
经验
440 点
金钱
438 ¥
注册时间
2012-1-29
发表于 2015-4-26 17:45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Jet 发表于 2015-4-26 14:41
论坛有纪律,不能提商家。
USB声卡我用的是创新 SB Audigy2 NX,很老了,采样48K,非常平直。

能私信给我吗

3

主题

0

好友

44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468035
帖子
450
精华
0
经验
440 点
金钱
438 ¥
注册时间
2012-1-29
发表于 2015-4-26 17:4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5-4-26 17:11
我怎么就测不出你这缓坡来?还有这板障问题我也理解不好

大致是低音没有方向性,前障板面积越小向后绕射的越多,前方低音声压就越小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5-4-2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huagf007 发表于 2015-4-26 17:49
大致是低音没有方向性,前障板面积越小向后绕射的越多,前方低音声压就越小

谢谢答疑
头像被屏蔽

34

主题

0

好友

159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53274
帖子
7390
精华
0
经验
1592 点
金钱
1626 ¥
注册时间
2010-10-23
发表于 2015-4-26 18:41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