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制作] 功放机整流桥对的频的影响好大

[复制链接] 查看: 1920|回复: 75

32

主题

5

好友

7478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8179
帖子
9101
精华
0
经验
7478 点
金钱
7376 ¥
注册时间
2008-7-17
发表于 2025-11-12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桥内部构造也是4颗二极管是为散热灌封在金属壳中.神器就失去了这功能可能变甲类高烧桥!

34

主题

6

好友

1233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436404
帖子
1179
精华
0
经验
1233 点
金钱
1141 ¥
注册时间
2011-11-15
发表于 2025-11-12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vendetta 发表于 2025-11-12 14:31
方桥内部构造也是4颗二极管是为散热灌封在金属壳中.神器就失去了这功能可能变甲类高烧桥!

高烧桥最多花钱烧桥,脑袋别烧了就行。

36

主题

4

好友

38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41819
帖子
3770
精华
0
经验
3812 点
金钱
3724 ¥
注册时间
2017-11-28
发表于 2025-11-12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4只威世SB560没有烧,要导热,自己想办法,灌封可是小事一桩,还可垫导热胶,贴散热器
IMG_20220725_202210.jpg

62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在论坛只要你脸皮够厚,尴尬的永远是别人。

Rank: 8Rank: 8

UID
280908
帖子
11007
精华
0
经验
11074 点
金钱
10896 ¥
注册时间
2011-1-9
发表于 2025-11-12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老黎 发表于 2025-11-11 09:47
双桥并联呢?电阻更小,试试水

非线性元器件并联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声糊的

11

主题

0

好友

18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9218
帖子
220
精华
0
经验
182 点
金钱
169 ¥
注册时间
2007-10-21
发表于 2025-11-12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换整流器能明显影响音质,我严重怀疑真实性。

101

主题

1

好友

175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584589
帖子
1667
精华
0
经验
1759 点
金钱
1547 ¥
注册时间
2013-4-18
发表于 2025-11-1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vendetta 发表于 2025-11-11 17:07
浪涌击穿的!我用在DAC上+-15V就死了一个ON 40V1A的.

有没有办法保护,加防浪涌二极管?

101

主题

1

好友

1759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584589
帖子
1667
精华
0
经验
1759 点
金钱
1547 ¥
注册时间
2013-4-18
发表于 2025-11-1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YAAF 发表于 2025-11-12 18:06
非线性元器件并联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声糊的

我也是这样感觉,模拟类我必用四支二极管做整流,老哥有没试过数字部份用桥和用四支管的区别,我感觉数字部份用桥可能更安全一些,但这样的桥用在数字供电方面,声音的变化是什么,老哥有没经验分享啊。

24

主题

0

好友

87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900317
帖子
847
精华
0
经验
872 点
金钱
820 ¥
注册时间
2021-3-24
发表于 2025-11-13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然想起玩过碳化硅来着,确实整流有影响,老坛儿写过篇文章现在没了。

32

主题

5

好友

7478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8179
帖子
9101
精华
0
经验
7478 点
金钱
7376 ¥
注册时间
2008-7-17
发表于 2025-11-13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杜1949 发表于 2025-11-12 17:32
我这4只威世SB560没有烧,要导热,自己想办法,灌封可是小事一桩,还可垫导热胶,贴散热器

你前级用1A当然绰绰有余!我150W功率用情况相同吗?半导体一经封装 请注意封装两字意义!你外涂导热胶贴散热器只会增加热阻且妨害对流(中学物理).故灌封前请先敲掉塑料壳降低热阻增进热耦合才有真正意义.要不只是高烧戴貂皮毡帽面罩吸管喝冰水欲降点温!
普通人多是认为导热胶越多越好!但是导热胶真正功能是封孔增加接触面积故越薄越好!美帝散热片经阳极表面极平整且绝缘!胶与云母片都省了!
GI就是被威世并购!但都是无铅制程声音较差!

36

主题

4

好友

38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41819
帖子
3770
精华
0
经验
3812 点
金钱
3724 ¥
注册时间
2017-11-28
发表于 2025-11-13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vendetta 发表于 2025-11-13 14:51
你前级用1A当然绰绰有余!我150W功率用情况相同吗?半导体一经封装 请注意封装两字意义!你外涂导热胶贴散热 ...

在允许结温范围内,传导慢而已,也就是说,进入“稳定传热”状态的时间,要的长,可能在这时间内,器件已经损坏,要做不同电流试验,其实大可不必,大电流另有大电流的玩法

36

主题

4

好友

38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41819
帖子
3770
精华
0
经验
3812 点
金钱
3724 ¥
注册时间
2017-11-28
发表于 2025-11-13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的部位,就是用导热胶,安上底壳就行了
IMG_20251113_173612.jpg

15

主题

2

好友

4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953
帖子
415
精华
0
经验
489 点
金钱
401 ¥
注册时间
2004-10-27
发表于 2025-11-13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minor 发表于 2025-11-13 00:34
忽然想起玩过碳化硅来着,确实整流有影响,老坛儿写过篇文章现在没了。

碳化硅正向压降大,输出电压降低了,所以有影响

15

主题

2

好友

4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953
帖子
415
精华
0
经验
489 点
金钱
401 ¥
注册时间
2004-10-27
发表于 2025-11-13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风车 于 2025-11-13 18:40 编辑
老杜1949 发表于 2025-11-10 20:44
1N5819用于+-24V前级,要用AC22V双绕组双桥,用带中心点的AC22V绕组,会击穿!
双桥是安全的


被浪涌拱了,减小滤波电龙即可。耐压也超了。

3

主题

1

好友

99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411468
帖子
1096
精华
0
经验
996 点
金钱
986 ¥
注册时间
2011-10-9
发表于 2025-11-13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我展开并解释一个二极管模型,你们也不知道那些参数是影响输出关键特性的。。。还是讨论用那些电 影响音质吧。。。


  1. .model VS-E5PH3006 D(
  2. +Is=19.744E-6              ;饱和电流(Saturation current)。这是二极管在反向偏置下的理想漏电流,决定了二极管的导通阈值和正向电压降。值越大,正向电压降越低。
  3. +N=2.5801                   ;发射系数(Emission coefficient,或理想因子)。描述二极管电流-电压曲线的非理想性(接近对数关系)。典型值为 1-2;高于 1 表示复合或表面效应影响。
  4. +Rs=2.7042E-3            ;串联电阻(Ohmic resistance)。表示二极管内部的寄生电阻,主要影响高电流下的电压降和功率损耗。
  5. +Ikf=.5589                  ;高注入膝电流(High-injection knee current)。当正向电流超过此值时,模型切换到高注入区,电阻增加以模拟实际行为。用于功率二极管的高电流模拟。
  6. +Cjo=415.53E-12       ;零偏置结电容(Zero-bias junction capacitance)。反向偏置下结电容的初始值,影响开关速度和寄生效应。
  7. +M=.41414                :分级系数(Grading coefficient)。描述结电容随反向电压变化的非线性(C ∝ V^{-M})。M=0.5 表示均匀结,M=0 表示线性。
  8. +Vj=.3905                :;结电位(Junction potential)。内置电位差,决定了零偏置下的耗尽层宽度和电容计算。典型硅二极管为 0.7V,此值较低可能反映特定工艺。  
  9. +Isr=10.010E-21      ;复合饱和电流(Recombination saturation current)。用于模拟高电平注入下的复合电流,很小的值表示复合效应弱。
  10. +Nr=4.9950             ;复合电流发射系数(Emission coefficient for recombination current)。与 Isr 结合,描述复合区的非理想电流行为。
  11. +Bv=712.26 I           ;击穿电压(Reverse breakdown voltage)。二极管反向击穿时的电压(雪崩或齐纳效应)。数据手册为 600V,此值略高可能用于内部建模裕度。
  12. +bv=25.865E-3           ;击穿电压下电流(Current at breakdown voltage)。击穿时允许的电流,用于模拟反向特性。
  13. +tt=26.586E-9           ;传输时间(Transit time)。表示载流子穿越结的时间,用于计算反向恢复时间(trr ≈ 2 × tt)。快速恢复二极管的关键参数,与数据手册的 46 ns trr 相关。
  14. +Vp=0.18                 ;软反向恢复参数(Soft reverse recovery parameter)。LTspice 特定参数,用于添加 dQ/dt 阻尼,模拟更平滑的反向恢复波形,减少振荡。值 >0 表示启用软恢复建模。
  15. +Xti=4                    ;饱和电流温度指数(Saturation-current temperature exponent)。控制 Is 随温度变化(Is ∝ T^{Xti / N} × e^{-Eg / (kT)})。用于温度依赖模拟;4 表示 junction 类型。
  16. +Tikf=0.05                 ;Ikf 的线性温度系数(Linear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Ikf)。描述高注入膝电流随温度的线性变化(Ikf(T) = Ikf × (1 + Tikf × ΔT))。
  17. +Trs1=0.001 I           ;Rs 的线性温度系数(Linear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s)。描述串联电阻随温度的线性变化(Rs(T) = Rs × (1 + Trs1 × ΔT)),模拟热效应。
  18. +ave=30                  ;平均电流额定值(Average current rating)。仅用于原理图标注,不影响仿真;匹配数据手册的 I_F(AV) = 30A。
  19. +Vpk=600               ;峰值电压额定值(Peak voltage rating)。仅用于标注,匹配数据手册的 V_RRM = 600V。
  20. +mfg=Vishay         ;制造商(Manufacturer)。LTspice 库元数据,用于识别器件来源。
  21. +type=FastRecovery       ;器件类型(Type)。LTspice 库元数据,表示“快速恢复”二极管,用于分类和搜索。
  22. )
复制代码


电源.rar (542 Bytes, 下载次数: 2)

198

主题

1

好友

246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91860
帖子
2825
精华
0
经验
246 点
金钱
89 ¥
注册时间
2011-2-13
发表于 2025-11-13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能跳出坑算有脑子的,多数坑里懵懵懂懂到死

2

主题

0

好友

856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在线

Rank: 5Rank: 5

UID
954559
帖子
863
精华
0
经验
856 点
金钱
852 ¥
注册时间
2022-3-19
发表于 2025-11-14 00:4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至東芝官網,很多人的二极管模型缺乏TT或设置为零,造成无法仿真逆恢復。不过对音质无关。
图示trr是故意加寬的以方便识別,此案例曾经在某二姨网爭吵不休,最近21好像挂掉休网了,如果本坛不恢復和谐的命运会跟二姨一样。
Screenshot_20251114-003824.Chrome.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15 09:35 , Processed in 0.16290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