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被屏蔽

34

主题

0

好友

1592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53274
帖子
7390
精华
0
经验
1592 点
金钱
1626 ¥
注册时间
2010-10-23
发表于 2013-12-20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0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磁铁 发表于 2013-12-20 20:07
别的地方跟帖写的,一激动就原封不动拷过来开新帖了

论坛里罕见像lysohu这样能在MOS管领域深耕细作的行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是极其认同lysohu的专业知识的,不仅仅是理论的认同,更亲自设计并动手制作功放去认同,在他理论的帮助下,我用正温管新创一种新电路结构功放,其音质非常非常棒,结果令我自己也大吃一惊,我刚制作出来时,到现在很长一段时间真的非常激动,如果不是有那么美妙的音质,我绝不会认同lysohu,更不会原封不动拷过来他的言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MOS管方面的专业知识就是我的金科玉律,我相信这位朋友也非常认同lysohu的理论吧?在DIY论坛,根据lysohu有关正温MOS管的特性,重新亲手设计并制作出功放的人应该没有几个,我首先这么做,是想和大家分享正温MOS管的经验心得,相互学习,这不正是DIY论坛的精神所在吗?我这样做真的不对吗?现在我正式向你发出真诚的邀请,邀请你方便时来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中莅临指导,听听我制作的功放声音如何,我负责全程接待,盼望获得你的信任,期待你的消息回复!

10

主题

1

好友

146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92054
帖子
1781
精华
0
经验
1464 点
金钱
1441 ¥
注册时间
2009-3-28
发表于 2013-12-21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tb3008940 发表于 2013-12-20 11:03
这仅仅是自创第一代而已,献丑了,见笑了,现在马上要出第三代,1MHz高频牛,同样3000w,体积是同功率工频 ...

很想知道你的1MH电源, 用的什么TOP? 芯片?

按理论如果是1MH的频率,3000W的牛,体积不到工频的1%。你的十分之一是不是太大了????????????
头像被屏蔽

26

主题

7

好友

2213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03579
帖子
2459
精华
0
经验
2213 点
金钱
2182 ¥
注册时间
2010-5-21
发表于 2013-12-2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刀尖踢踏舞 发表于 2013-12-21 09:15
很想知道你的1MH电源, 用的什么TOP? 芯片?

按理论如果是1MH的频率,3000W的牛,体积不到工频的1%。 ...

世界上最好的电源芯片也难以做出符合功放巨大动态的高速高频电源,因为芯片驱动电源是被动式高频电源,其反应永远存在延时。当然,如果不惜工本的芯片电源,别当另论,但是,这失去了实际意义。
3000w,1M高频电源,整个体积不到3000w工频变压器的1%???那我远远不如你了,看来还是你行!事实上我最努力也只能做到工频变压器十分之一大,除非做1M的高频发射器。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b3008940 于 2013-12-21 23:22 编辑
风卷无声 发表于 2013-12-21 21:02
有几对IRFP140/IRFP9140,不知道音质与IRFP240/IRFP9240有何区别,查技术参数前者耐压低一些。


如果不追求大动态,大功率的表现,无需那么高耐压,否则散热真的很麻烦,240的散热成本比140大不是1倍,是4倍!每声道一对管,正负50V供电,在家里用足够了。140、9140比240、9240的性能更好,你对比一下Qg、Ciss、RDS、这几个主要参数就知道,另外更重要的是,140比240的跨导更大,也就是说,放大倍数更大。还有更叫人喜悦的是,放大能力越大的正温管,其线性相对越好,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我试验过,140感觉的确比240线性更好。记得静态电流一定要足400mA,并做好温度补偿,正温管真不是好惹的!用140,电源的总功率至少1000w,电源供电线一定要够粗,不然大动态表现不够深沉,地动山摇的感觉会很晦暗,G极电阻一定要,阻值在47~100欧均可,过大对音质影响很明显。S极电阻尽量小,我认为0.1足够,如果电路设计的好,甚至不用也可以,对音质没影响,但对增益影响很明显。祝你成功!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b3008940 于 2013-12-21 23:46 编辑

再一次告诉大家,芯片驱动开关电源不太适合做功放电源,特别是大功率功放。只有谐振电源才可以,而且最好是高频正弦波谐振电源,因为正弦波电源干扰最小,但是高频正弦波谐振电源目前做出产品的极少见,大部分都是仿正弦波高频电源,概念完全不一样,虽然其号称微干扰,但因为这种电源用于功放也是功力不够,容易被功放在大动态下拖死,普通芯片开关电源就更不用说了,除非是天价芯片开关电源,比制造功放成本还贵数倍,本末倒置,功放又玩不起。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12-22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1

主题

17

好友

4285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有时候我们自己有个新想法,就以为是自己发明了什么重大成果,其

Rank: 3Rank: 3

UID
910
帖子
4547
精华
0
经验
4285 点
金钱
3973 ¥
注册时间
2004-6-27

元老级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13-12-22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tb3008940 发表于 2013-12-21 23:17
如果不追求大动态,大功率的表现,无需那么高耐压,否则散热真的很麻烦,240的散热成本比140大不是1倍, ...

这句话比较赞同:“S极电阻尽量小,我认为0.1足够,如果电路设计的好,甚至不用也可以”。
距离太远没法领略实际的功放效果,不过非常支持新鲜的观点,新鲜的作品。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就是方波输出。也许很多人完全不认同方波做功放电源,认为干扰太大。大家的习惯思维,我发现真的无法改变,所以,我一二再,再而三地对大家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希望朋友们用事实说话,自己做一个方波电源给自己的功放用再说。
对称方波的效率是所有开关电源波形模式中最高的,这是天生的,方波经全波整流后,完全不用滤波,基本上就是直流了,如果是直流电机负载,不用滤波,电机能完全能正常工作!这是其它任何波形所也不具备的!就算是用于功放滤波,只需简单的小容量LC滤波,其高频干扰分量也极其微小,加上设计合理的共轭线圈,完全满足功放对电源的苛刻要求。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哥 发表于 2013-12-22 00:30
这句话比较赞同:“S极电阻尽量小,我认为0.1足够,如果电路设计的好,甚至不用也可以”。
距离太远没法 ...

创新其实非常不容易,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最难改变的就是陈旧的思想观念,当我脑海迸出创新的功放思维时,并不自信,但是,当我亲自把创新思维变成事实时,我却非常兴奋,虽然我没有给出实际电路图,有些话能得到牛哥认同,我也很高兴!谢谢牛哥支持!

178

主题

6

好友

48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文兄音响

Rank: 4

UID
50519
帖子
1391
精华
1
经验
487 点
金钱
448 ¥
注册时间
2008-8-11
发表于 2013-12-22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上几个你的功放的图来看看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here4u 发表于 2013-12-22 01:51
楼主,上几个你的功放的图来看看

对不起,你先看看我前几天发的功放实图吧,由于和朋友合作的原因,电路图目前实在不方便发,未来会发的。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0

好友

237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83813
帖子
228
精华
0
经验
237 点
金钱
203 ¥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3-12-22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26

主题

7

好友

2213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203579
帖子
2459
精华
0
经验
2213 点
金钱
2182 ¥
注册时间
2010-5-21
发表于 2013-12-22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12-22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b3008940 于 2013-12-22 22:56 编辑

acdva介绍给大家一个凌力尔特公司LT1166的参考方案,很有建设性,对于谙熟和信奉分立元件功放的朋友,可能不易接受,但对于不熟正温管的朋友,用这个方案则容易成功地体验得到正温管的魅力。除了这个IC,还有国半LME49830TB,也许大家更熟悉一些,电路更简洁,功能更完善,特别是其电压可以达到正负100V。
我一向认为Simple is best,所以更倾向于国半的LME49830TB。
虽然我设计的电路是没有IC驱动的,也没有玩过IC驱动功放,但仍然相信LME49830TB是一款能较好发挥240、9240性能的优秀驱动芯片,估计如果线路布局合理,大约能发挥240、9240八成功力,但这个说法仅供参考。

下图摘自于【无线电】2008年5月总第54期,静态电流不能按照本图150mA,必须400mA,设置这么小的静态电流,看来国半只了解芯片,并不全面了解IR的正温管,不过这种错误,典型代表了很多人一样的观念,也难怪很少人认同正温MOS管。
LME49830BT IRFP240.jpg

4

主题

1

好友

79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金龙七子

Rank: 5Rank: 5

UID
583992
帖子
780
精华
0
经验
790 点
金钱
776 ¥
注册时间
2013-4-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2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卷无声 发表于 2013-12-22 14:47
非常感谢这位烧友这么详尽的解答。有机会找个好电路来试试,领略一下这些所谓工业场管的特色, ...

IR的正温管做的好,一对管即超过三对达林顿三极管的输出功率,特别是大动态的力度,超过负温MOS管五对的输出功率。我等待未来论坛有高手来认同我的说法,不是口头认同,是动手制作出来而认同,大家也可以拭目以待。
头像被屏蔽

21

主题

0

好友

237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83813
帖子
228
精华
0
经验
237 点
金钱
203 ¥
注册时间
2010-3-22
发表于 2013-12-2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54

主题

4

好友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118932
帖子
14140
精华
0
经验
14228 点
金钱
14167 ¥
注册时间
2009-7-18
发表于 2013-12-23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