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华168
发表于 2012-4-1 23:00
danielzdh
发表于 2012-6-30 00:44
本帖最后由 danielzdh 于 2012-6-30 09:31 编辑
俺是新手,不清楚jitter也不清楚jitter对DA有多大影响,不过最近研究了传输线模型,又看到了这个帖子发现有点不对
外界干扰、电平的波动、电流本身在传输线中的折反射和色散都会引起时钟信号的抖动动以及波形的上升和下降沿的失真,在我推导和仿真的100K这个频率时钟的波动(和数字音频的频率差不多吧)在40mm传输线(外界干扰忽略,电平波动1%)一般会达到-90~-100DB这个级别换成时间应该是100多到300ps,如果没有完整的地平面,也就是没有用多层板在时钟线下大面积铺地,这个是标会更加恶化。也就是说这么大的波动时不可避免的,这么大的波动jitter应该也不小吧。这就是为什么高频时钟或者要求精度高的都用差分走线,而且不能跨不同电平平面,高端的PLL芯片也有差分输出(就是两根正负的时钟线并排走,拐弯和长度都一样,这样受到的影响对称导致上升,下降沿波动抵消),而目前的DA芯片还没有哪个用到差分时钟,所以追求几PS的jitter基本上是扯淡(50ps左右还是可能的),除非你保证你的传输线理想,并且无干扰,电源的波动为零。
馒头还是馒头
发表于 2012-6-30 06:08
这个帖子很特殊啊 标记留念
pmusic
发表于 2012-6-30 12:54
时钟是用差分传输,DA入口再转化,时钟线下方地平面是连续的,DA芯片的数字电源独立提供,以便改善其接口处和内部的jitter特性!新版本这些特性还要强化些。
jxldz
发表于 2012-6-30 13:21
有没有出可以给发烧友玩玩的?期待造福发烧友
danielzdh
发表于 2012-6-30 13:22
回复 524# pmusic
这样就好多了,差分时钟的波动暂时还没有建立模型和仿真,理论上会好很多
看了很久这个帖子,真心佩服楼主这样的人,俺是木耳朵,对DAC懂的也不多,不过我觉得能把一个方面做到极致就是好样的
firenzer
发表于 2012-6-30 21:09
顶顶,顶到你再把第二版做出来为止。
另外,记得在你的解码器上,加数字整形后的输出口。。。。。。。。。。。。。
Jeff_Zhu
发表于 2012-6-30 21:26
学习。mark
firenzer
发表于 2012-7-9 14:44
再顶一下。。。。。。。。。。。。。
日行千里
发表于 2012-7-11 00:25
有实物有实战,不是纸上谈兵。
楼主起码能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理论,一些朋友不认可,请也拿出自己的杰作来证明。有没有出可以给发烧友玩玩的?期待造福发烧友
工仔
发表于 2012-7-11 00:39
这个强帖还有人顶的,呵呵;P
weigq999
发表于 2012-8-6 13:21
再顶,可有新进展了?
ulgsm4u
发表于 2012-8-6 15:52
未来发烧友不在家里备几个铷钟铯钟什么的都不好意思听音乐。
最好通过一条法律, 歌手排卵期严禁录音。
millerx
发表于 2012-8-6 22:23
回复 7# hxy999
这不是C5么,比C4高级多了,那个也没有锁相环
lanyuflyin
发表于 2012-8-29 15:06
jitter的测试跟测试设备的noise floor关系非常非常的大,你想测1ps的jitter,那你用来测试jitter的设备 ...
Dracula81 发表于 2011-4-23 11:43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技不如人只狂吠,人不理狗狗狂叫。同是做技术的,我早都看了写论文说道时钟抖动对于音质的损害,你只是一个劲儿的攻击楼主不关注其他指标。说你是个SB太轻了,你就是条狗,我替科学,替楼主骂你的。
lanyuflyin
发表于 2012-8-29 21:08
关于jitter,俺几年前做过一个电路,现在还在服役。
俺的CD机是先锋的PD202,1bit机。天生的烂音质。摩来 ...
鱼儿山 发表于 2011-5-20 22:48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你是牛叉哥,你所做的是正确的摩机方向
lanyuflyin
发表于 2012-8-29 21:59
收藏,向lz致敬
lanyuflyin
发表于 2012-12-24 21:39
这么好的贴没人顶,期待楼主早日出板
pmusic
发表于 2013-1-9 09:06
见了一个qq群,281361825,讨论技术问题为主,欢迎入内。
falkirk
发表于 2013-1-10 10:43
一口气看完,自从试听部分之后此贴豁然开朗。所谓的大师们包头鼠窜 灰飞烟灭 。真神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