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L 6010该有一席之地
专业的外壳保温材料生产商(外壳保温),劣质的变压器生产商(磁漏超大) 原帖由 167 于 2009-2-26 10:1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这个就属于拿草台班子的做法当先进经验了!
什么叫“把数十、百次的用各类元器件搭配的音色建模、建库”?
什么样的测试条件?电路设计和参考系统?
这些,拿在国内也就是山寨厂做法,到了国外 ...
;P 就那两家的东西从技术角度而言是再普通不过的了,电路设计也简单,人家的卖点就是各种元器件搭配出来的“音色”嘛,是非线性、失真;P这种是车库厂(现在流行叫法:山寨)挤占市场的惯用伎俩嘛。
至于定价,那就全由JS说了算,不耐烦搞外形的,就称作“英国声”,用来量售赚钱;要是费费心套个铸铝雕刻或者不锈钢板折叠啦啥的壳壳,就冠以“贵气”“高贵”的北欧声,这种JJ定它个-----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变态价格;P 毕竟那耗费心思的J壳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的说;P 原帖由 我来也 于 2009-2-26 11:0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P 就那两家的东西从技术角度而言是再普通不过的了,电路设计也简单,人家的卖点就是各种元器件搭配出来的“音色”嘛,是非线性、失真;P这种是车库厂(现在流行叫法:山寨)挤占市场的惯用伎俩嘛。
至于定价 ...
我觉得这些现象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与新音源标准的停滞造成的,CD 的标准限制了整体技术体系的发展。因为90年代的技术就足以重播好CD了 。
熬了这么多年也只能在这锅浆糊里继续捣,要生存嘛
如果哪天 大录音公司放量出数字母带哈哈
拿估计又是一番新气象了 原帖由 我来也 于 2009-2-26 11:0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P 就那两家的东西从技术角度而言是再普通不过的了,电路设计也简单,人家的卖点就是各种元器件搭配出来的“音色”嘛,是非线性、失真;P这种是车库厂(现在流行叫法:山寨)挤占市场的惯用伎俩嘛。
至于定价 ...
FM成功之处是到处不断散布“靓声”的神话,而且把价格定得极高,买不到现货,大多要排队,二手也难寻。
最狠的是二手也逐年涨价!
所以买到的人也会维护它的名声。
我是听过FM的,感觉就是:Y真够抢钱的!:lol 太漂亮了!:43f :43f :43f :43f 看完不得不佩服楼主,长见识!谢谢! 顶一下职业玩家,超级强贴!:6fsfsf :2fsfsf :2fsfsf 对于diy的朋友而言简直是选喇叭的灯塔! :6fsfsf :6fsfsf 强顶
魔雷MDT33的孔开多大
请问大侠,魔雷MDT33的孔开多大。面板是110(沉孔)尾部放进箱体内的孔是开多大呢?谢谢:3fsfsf 原帖由 167 于 2009-2-23 20:53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老兄,劝您一句,要追求低频,有质量的低频,正真的低频,请考虑大口径喇叭吧。
5英寸是压榨不出什么的,小S不是神仙,物理定律8530打不破:lol
讨论一下,真正的低音跟口径有没有绝对关系?
好的耳机频响够不够宽?
在近场聆听的时候,很低的输出声压下,小口径就无论如何也会失真吗?
反过来说,多路大系统在低声压输出的时候怎么保证丰富的细节,质感等?
在低声压输出的时候大口径时候是否还有优势?
或者说怎么做才能让大系统在低声压是保持优势? 原帖由 167 于 2009-2-13 17:5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小弟是普通职员:lol
既不是代理商也不是经销商:lol
看杂志多了,也就认出来了,潘先生吧,久仰久仰! 原帖由 mmsincos 于 2009-2-27 01:07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杂志多了,也就认出来了,潘先生吧,久仰久仰!
老兄您认错人了。
我就是167。
请不要在这里追问我是谁了,若干人都在问我是不是姓潘,真是很崩溃 原帖由 yujun8646 于 2009-2-26 21:08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大侠,魔雷MDT33的孔开多大。面板是110(沉孔)尾部放进箱体内的孔是开多大呢?谢谢:3fsfsf
内孔要大于74mm 原帖由 来自火星 于 2009-2-26 21:3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讨论一下,真正的低音跟口径有没有绝对关系?
好的耳机频响够不够宽?
在近场聆听的时候,很低的输出声压下,小口径就无论如何也会失真吗?
反过来说,多路大系统在低声压输出的时候怎么保证丰富的细节, ...
耳机的低频和真正的低频完全是两回事,只有没听过真正乐器的人才会觉得耳机的低频真实。
真实的低频不仅通过耳朵感受,而且通过身体感受。
耳机呢?不仅只有耳朵感受,而且直接把声音灌进耳道的,和真实的聆听原理大为不同。
另外,小口径喇叭出不了深沉的低音,至少就算是把振动质量做得很大,冲程做得很长,那么喇叭的灵敏度会很低,得不偿失 原帖由 167 于 2009-2-27 08:31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老兄您认错人了。
我就是167。
请不要在这里追问我是谁了,若干人都在问我是不是姓潘,真是很崩溃
在论坛就是DIY烧友。。哈哈 前面有朋友担心5英寸的单元难以搭配12英寸低音,
那么看看厂家是怎么做的:
这个是5英寸纯中音搭配15英寸低音,而且是两只15英寸!
一直就没完全弄明白这种OB设计是咋让人听到低频下端的涅:lol
难道是低音单元极高灵敏度然后再CUT掉一定幅度低频中上段,从而使得低频下端获得相对高一些的与中高频相等的灵敏度:asdsd
回复 #1058 我来也 的帖子
答对了,加十分:lol 原帖由 167 于 2009-2-27 08:36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内孔要大于74mm
谢谢167,您真是个热心人,且对发烧领域见识很广。望您继续为发烧友带来更多的知识。 原帖由 yujun8646 于 2009-2-27 11:40 发表 http://bbs.hifidiy.net/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167,您真是个热心人,且对发烧领域见识很广。望您继续为发烧友带来更多的知识。
客气了!
MDT33是非常好的,而且一直被大家忽视的一流高音,做好了声非常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