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08
- 在线时间
- 53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5-1-22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696000
- 帖子
- 681
- 精华
- 0
- 经验
- 708 点
- 金钱
- 664 ¥
- 注册时间
- 2014-5-7
|
当我第一次在乐队前听演奏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还原的难度,后来的几十年又被一次一次的验证,什么高档的系统没听过?总是找不到那种感受。后来参与了录音,才发现录音师的修正好坏,才能将这种差距拉近有点(但还有有差距)。不少人尝试不加修饰的将现场演奏录下来,作为真正的Hi-Fi,并在相关活动中赠送,我听了以后,还不如通常的CD碟效果。这种情况遇到了许多次。
一个很简单的现象也许会说明这一点,我们在听实况转播的现场音乐会时,也许为那音乐所感染并产生共鸣,但是第二天的重播和以后制作的CD碟却少了直播的那个韵味。其实,第一次的直播就已经经过了大量的传输过程,已经不是现场的真实情况,尽管这样,还是比二次制作(录音后再重放)的强了很多。
现代技术还不能满足发烧友的保真要求,于是后期制作的修修补补是一种迫不得已。而发烧友的那种不修补就能还原真实的想法,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一个始终达不到的愿望。
修补是为了更加接近艺术的本来面目,至于说有些二次作品越修越差的问题只能说是录音师的个别问题,并不是这种做法的不科学。在我们能买到的CD中,没有修补过的根本就没有。
一些国外著名唱片公司的CD听上去很难感觉修补的痕迹,实则是录音师的修养让你看不出来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