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心得] MOS管在功放中应用的探讨

  [复制链接] 查看: 496237|回复: 664

164

主题

14

好友

442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6
帖子
4712
精华
0
经验
4429 点
金钱
4002 ¥
注册时间
2006-4-21
发表于 2014-1-12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tb3008940 发表于 2014-1-12 01:48
NTC的确是负温度系数电阻,做正温管温度补偿非常有效。

在模拟功放中,作为正温度MOS管,Vgs静态电压不变 ...

明白,谢谢!
就这个电路而言,用哪种型号NTC比较好呢。

164

主题

14

好友

442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6
帖子
4712
精华
0
经验
4429 点
金钱
4002 ¥
注册时间
2006-4-21
发表于 2014-1-12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爷车 于 2014-1-12 07:59 编辑
lysohu 发表于 2014-1-11 16:23
并不是你现在那样理解的,,模拟应用也不会有他上面提到的快速开启和慢速关断的过程,他文章是开关应用的所要 ...


这方面实在是业余,加上日常工作繁忙,一时半会消化不了的。老乡能不能就我拼凑的那个电路给一些具体的建议。
注:因为这是在烂地基上盖房子,限于原机箱、电路(板)、散热器等综合因素考虑,前级用胆电路,功率级就用380楼那个电路架构。
谢谢!

8

主题

24

好友

61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24705
帖子
419
精华
1
经验
619 点
金钱
429 ¥
注册时间
2007-7-1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爷车 发表于 2014-1-12 07:58
这方面实在是业余,加上日常工作繁忙,一时半会消化不了的。老乡能不能就我拼凑的那个电路给一些具体的 ...

就现在你只用到一级MOS的情况下,用一只正温的mos就可以补偿好了的...如果用NTC的话(NTC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一般它要配合稳压来应用的,就你现在这个电路的话,不需要,直接接在偏执上,不过,它的温度系数和MOS的有些差别的,要自己并串应用起来,也就是串上普通电阻和并上普通电阻..使它的温补曲线差不多就OK了...建议你就保持现在的补偿.这个补偿方式是OK的..MOS的对你的PCB布线是有要求的..如果布线不合理的话,再简单的电路都不会正常工作的...

164

主题

14

好友

442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6
帖子
4712
精华
0
经验
4429 点
金钱
4002 ¥
注册时间
2006-4-21
发表于 2014-1-1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lysohu 发表于 2014-1-12 10:00
就现在你只用到一级MOS的情况下,用一只正温的mos就可以补偿好了的...如果用NTC的话(NTC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 ...

谢谢。
原功率级是装在一长条形小板上的(偏置电阻在主板上),现在双极性功率管对管改MOS功率管准互补,只是刻断了几条印版铜箔,做了一点小的改动,对布线相关参数应该不会有大的影响。

43

主题

1

好友

45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8210
帖子
361
精华
0
经验
458 点
金钱
336 ¥
注册时间
2007-1-29
发表于 2014-1-14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如果用沃尔曼接法,对场管的性能有哪些方面改善呢~

24

主题

7

好友

276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34800
帖子
2766
精华
0
经验
2762 点
金钱
2663 ¥
注册时间
2012-10-11
发表于 2014-1-17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lysohu 发表于 2014-1-12 10:00
就现在你只用到一级MOS的情况下,用一只正温的mos就可以补偿好了的...如果用NTC的话(NTC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 ...

我们知道场效应管特性曲线中有一个预夹断轨迹,您认为场效应管“预夹断区”的提法是否正确?

2

主题

1

好友

22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6671
帖子
211
精华
0
经验
220 点
金钱
155 ¥
注册时间
2005-12-5
发表于 2014-1-17 21:47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    学习了

164

主题

14

好友

442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6
帖子
4712
精华
0
经验
4429 点
金钱
4002 ¥
注册时间
2006-4-21
发表于 2014-1-25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lysohu 发表于 2014-1-12 10:00
就现在你只用到一级MOS的情况下,用一只正温的mos就可以补偿好了的...如果用NTC的话(NTC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 ...

今天又抽空弄了下,还是不行,功率管电流从设置的约3mA,以每10秒钟0.1mA的速度持续上升,一直到1.8A还没有停下的趋势,只能关机。

0

主题

0

好友

263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8005
帖子
3858
精华
0
经验
2632 点
金钱
2632 ¥
注册时间
2008-10-11
发表于 2014-1-27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lysohu 发表于 2012-11-24 17:52
如果用来推动三极管会很好。如果用来推动MOS管,除非很多对并联,要不然没必要。

请问;采用单管单端甲类的放大器,CD直推也没必要加一级源级推吗?我用的是2SK1437电容很大,加一级源级推试图减少米勒效应。

0

主题

0

好友

263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8005
帖子
3858
精华
0
经验
2632 点
金钱
2632 ¥
注册时间
2008-10-11
发表于 2014-1-27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lysohu 发表于 2012-11-24 17:52
如果用来推动三极管会很好。如果用来推动MOS管,除非很多对并联,要不然没必要。

如果再用一级源级推正温管,按上面所说也是采用正温小功率管比较合适。我想问的是这两只管子安装上;是同在一块散热器上,还是分别安装起温补效果好?

0

主题

0

好友

263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8005
帖子
3858
精华
0
经验
2632 点
金钱
2632 ¥
注册时间
2008-10-11
发表于 2014-1-2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lysohu 发表于 2012-11-28 23:17
负温管最好是工作在很小电流下,让器件温度尽量低,要不然并多少只管子都没用。。。。。。。还有一点忘 ...

你所指的输出电阻是源级电阻吗?

114

主题

5

好友

1341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39481
帖子
3447
精华
0
经验
1341 点
金钱
1231 ¥
注册时间
2008-4-5
发表于 2014-1-27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LZ帮看看这对管子是正温管还是负温管,及电路中的运用。先祝您马年快乐。谢谢指教。
电路图 1.jpg
K3497  pdf 1.jpg
K3497  pdf 2.jpg
K3497  pdf 3.jpg
K3497  pdf 4.jpg
J618  pdf 1.jpg
J618  pdf 2.jpg
J618  pdf 3.jpg
J618  pdf 4.jpg
J618  pdf 5.jpg

17

主题

1

好友

358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7713
帖子
343
精华
0
经验
358 点
金钱
292 ¥
注册时间
2006-2-19
发表于 2014-1-2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上qu1978大哥您好,能不能將您貼上的電路圖再放大一點,我想儲存起來研究電路設計,但是圖太小看不清楚元件數值,眼睛看得很吃力!麻煩您,謝謝!

20

主题

0

好友

749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08237
帖子
938
精华
0
经验
749 点
金钱
746 ¥
注册时间
2009-5-31
发表于 2014-2-3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号,留下学习

164

主题

14

好友

442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6
帖子
4712
精华
0
经验
4429 点
金钱
4002 ¥
注册时间
2006-4-21
发表于 2014-2-6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tb3008940 发表于 2014-1-9 21:24
可以的,三极管也行,NTC也可以,这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调整温补电路的偏置电阻的阻值,使温补电路的 ...

用PRF510这类正温管做温补还是不得要领,跟不上功率级的温漂。
不得已用了负温电阻+负温管做温补,才把IRFP264的温漂抵消,这样做感觉复杂了些。先生可不可以对用正温管做补偿的偏置电阻给个经验数值,或者调整的原则。

2

主题

0

好友

921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10760
帖子
933
精华
0
经验
921 点
金钱
935 ¥
注册时间
2009-6-10
发表于 2014-2-6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lysohu 发表于 2012-11-23 22:46
本人从事MOS管测试领域多年,对MOS管还算比较了解,有什么不解的可以提提问,我知道的可以回答一下

请推荐一对互补mos管,要求输入电容尽量低(需要尽量高的工作频率),耐压200V以上,电流1~2A,的高速mos管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4-2-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xhqsese 发表于 2012-11-25 00:37
不是打击楼主,但楼主的论述确实存在根本的谬误,还请厘清为好以免误导!mos管的温度系数应该相对其rds而论 ...

同意。我也在MOSFET应用圈里玩了多年。刚进这论坛几天。我91年做的全MOS功放至今没坏用的功率也过的去,已好多年没拆过型号全忘,图也没了。没多难用,精力有限。图示仪在地下室也多年了。配对是开环重要闭环大概就行。别钻烟桶。我不喜欢日本MOS管,同指标比IR等美货先坏。具说沟道不一码事。音效由于原理就同双极不一样要好的多,功放用的也没几吊。还有MOS好并。温补就不难也不用补到极至。用PN结就行。

164

主题

14

好友

442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6
帖子
4712
精华
0
经验
4429 点
金钱
4002 ¥
注册时间
2006-4-21
发表于 2014-2-6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爷车 于 2014-2-6 17:40 编辑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4-2-6 15:58
同意。我也在MOSFET应用圈里玩了多年。刚进这论坛几天。我91年做的全MOS功放至今没坏用的功率也过的去,已 ...


请问LS,如图,温补电路跟不上末级功率管温度漂移的速度,功率管电流缓慢持续上升,直到功率管烟花(将初始电流调到几个毫安也一样)。请问该如何调整。
UHC-MOSFET功放.JPG

120

主题

16

好友

1万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660991
帖子
11354
精华
0
经验
11448 点
金钱
11104 ¥
注册时间
2014-2-2
发表于 2014-2-6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爷车 发表于 2014-2-6 17:38
请问LS,如图,温补电路跟不上末级功率管温度漂移的速度,功率管电流缓慢持续上升,直到功率管烟花(将 ...

看了你的图,调在Q7上补在R7上,不够还可补R16但力度小,你的温补在哪?看不出来。对你的电路用法也有异议,是另一码事再说。我认为这图有太大的缺陷了。就不能算功放,是个双相跟随器。破绽太多,搞技术实话直说别生气。你的前极是什么?我认为你没大动态前级,这不会有多大输出。

164

主题

14

好友

4429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806
帖子
4712
精华
0
经验
4429 点
金钱
4002 ¥
注册时间
2006-4-21
发表于 2014-2-7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4-2-6 19:01
看了你的图,调在Q7上补在R7上,不够还可补R16但力度小,你的温补在哪?看不出来。对你的电路用法也有异议 ...

哪有那么多生气
不过,这个电路是做功率放大那是无疑的,存在问题也是肯定的,不然,我也不会拿到这里来向各位大侠请教。至于这个电路怎么用,那是另外的问题了,当然,老兄如果有好的建议,我当然乐于接受。
老兄的回复也让我难以理解。Q7难道不是温补元件吗?还有老兄这句“调在Q7上补在R7上,不够还可补R16但力度小”,兄弟我愚钝,琢磨了半天还是不能理解,老兄能否翻译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