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twojadupa

很有对照意义,当时路兄推出这个贴子,已指向了这个问题。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5-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ny 于 2012-5-1 12:08 编辑

这些方法在教科书上如汗牛充栋,问题是实践中采用什么样的电路设计才能有瞬态良好的放大器,尤其是功率放大器,才有实际意义。测试虽然重要,但机器都没有,也没有意义。或者说经测试发现瞬态不好,但不知道如何处理,也没有意义。

我想听听各位达人多探讨这方面的经验,不是局限于测试环节。

比如说,各位达人可以先推荐几个经各位达人测试过,认为瞬态反应良好的经典线路供我等菜鸟学习揣摩,岂非比只谈测试更有具体的内容?

直耦电路,合理的反馈,多极管和三极管的权衡,退耦、电源、耦合电容、布线,诸多因素的实际考量。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twojadupa

很好的资料,提出输出100W时,最低转换速率在20kc时,不小於5V/us。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5-1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ny 于 2012-5-1 12:35 编辑
回复  twojadupa

很好的资料,提出输出100W时,最低转换速率在20kc时,不小於5V/us。
dvtristar 发表于 2012-5-1 12:14


D兄大谈很好,不妨举例几个经典电路,能够达到这种水平的,我等菜鸟好学习揣摩才是大好事一件啊。我是真感兴趣,因为大多数胆机的瞬态都不是很好,特别是锣鼓喧天或者是枪炮齐鸣的场景,那是还原有难度的。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hydiy

H兄的实验结果很有深意,尤其深负反馈的结果。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5-1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ny 于 2012-5-1 12:39 编辑

H兄的看见了,不过他指的石机是哪种石机没有说清楚。石机的电路流派和风格也很多。

石机现有也有避免取大环路反馈的,比如贵丰就如此标榜。

也有大环路反馈取得很深的,这种一般的说法是瞬态互调失真相当大。

D兄既然麻省理工的资料都拿出来了,不妨谈深、谈透。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vtristar 于 2012-5-1 12:56 编辑

回复 44# kenny
因为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瞬态标准作比较。不过定性说如J版的纯二比一般三极管作前置电压放大,要瞬态性能好得多,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5-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enny
因为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瞬态标准作比较。,
dvtristar 发表于 2012-5-1 12:38


那正是找瞬态响应好的经典线路的原因啊。找出共性,就可能总结出某种量化的指标。比完全没有参照系地试错好吧。

31

主题

0

好友

466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15442
帖子
4331
精华
0
经验
4668 点
金钱
4299 ¥
注册时间
2011-10-15
发表于 2012-5-1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学习机会继续关注,8个指标中是相互联系的,那么首先要关注那个指标先,再看那个指标。当然这个问题有点太菜。。。每个指标代表一项测试,那么哪有先后之分。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kenny
除了J版的纯二,用五极管作前置电压放大也佳,比三极管的直白,更多亮丽。我的300B用的6J7,直耦6SN7阴随推300B。当然这是主观定性理介。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kenny
要引用电子管脉冲放大器,中文书也是50年代才有。可惜手头只有英文参考书,主要介绍三极管瞬态失真较大,10KC以上已表现不佳。因此对测到50Kc方形仍佳,对电路和输出牛感兴趣。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5-1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可以找苏联克里莫夫的相关著作。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kenny
兄台如有,可以节选介绍,看有那些有帮助的内容。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5-1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保存在一个光光的IDE硬盘里。没有接在任何机器上。

31

主题

0

好友

4668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415442
帖子
4331
精华
0
经验
4668 点
金钱
4299 ¥
注册时间
2011-10-15
发表于 2012-5-1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理我,我光看可以吧!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vtristar 于 2012-5-2 03:37 编辑

关於转换速率失真 Slewing distortion,路遥兄首先在贴主中提]出。Morgan Jones 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用示波器的测试方法。附件上传供坛友参考。
中间二页不便阅读,请看4,5,6 页。
Slew-1 (2).jpg
slew-2(2).jpg
Slew-3(3).jpg
slew-2(2).jpg
Slew-3(3).jpg
Slew-4(4).jpg

5

主题

0

好友

289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364460
帖子
274
精华
0
经验
289 点
金钱
278 ¥
注册时间
2011-10-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vtristar 于 2012-5-2 04:25 编辑

40搂的 TW 兄,介绍了瞬态失真的测试方法,不知有否胆友做过,实际的电路参数如何望介绍。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5-2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就是说前置和推动极应该使用高夸导,大电流的管子。它能够解决瞬态问题,但也会带来其他问题。

125

主题

2

好友

456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66
帖子
4539
精华
1
经验
4564 点
金钱
3644 ¥
注册时间
2006-1-1
发表于 2012-5-2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用C3M、C3G、E180F、EF80、E83F、EF184、6DJ8、6H30i等等管子做电压放大和推动级的朋友感觉怎么样?

16

主题

1

好友

1320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88871
帖子
1106
精华
0
经验
1320 点
金钱
1111 ¥
注册时间
2011-2-3
发表于 2012-5-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One way of reducing the input
capacitance is to insert a cathode follower, but cathode followers
are not immune to slewing distortion, so it will probably
need to pass five times the current of the preceding stage.
感觉Morgan Jones 这句话说得有点似是而非。不知D兄、K兄怎么理解。
个人觉得插入一级阴随就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