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某些品牌是指X拿么?
个人观点:
1,阻抗
对于晶体管功放来说,保持最低阻抗不要太BT应该就可以了;胆机似乎要求就高不少。
比如克莱,用晶体管机推,可以去掉输入端的RLC阻抗补偿;但是用胆机的话,据说失真会增加。
2,相位
争议比较大没错,说是都在说,好像没人听得出来。个人认为,分频点附近频段的相位差的一致性(群时延?)比单独的分频点上的零相位差更重要些。
3,谐振
有自己的想法,没形成观点。
据说是直接影响能量积累,瀑布图测试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4,还是频响
这个直接影响声音的平衡度,影响各频段的量感分布。只要不是刻意的,错误的去拉频响,那么无疑频响平直的会更好。
至于这个频响,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水平方向零度频响,应该同时包括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离轴频响。
至于频响不平直造成主观上的感受的差异,跟个人对声音的准确性的敏感程度有关。直白点说,跟自己的耳朵有关——可能会让不少人心里有想法,但是还是趁这个机会说一下。
5,失真
这个应该直接影响声音的真实程度,即质感。而在一个音响系统中,失真最薄弱的一环目前来说应该就是音箱。而高性能高价的音箱和普通平价HIFI箱的主要别就是大声压下的失真。而这个失真,不应该仅仅理解为THD-谐波失真,同样重要的还有互调失真,某些说法还提到瞬态失真,相位失真(这个说法貌似更生僻,如果成立的话,似乎一些指标广义上的都能归纳到失真这个范围里面,哈哈)......
所以,个人认为,既然质感和量感基本决定了声音的表现,那么影响质感和量感的原因自然是最重要的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