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制作] 如何制作超低失真的放大器?

[复制链接] 查看: 23275|回复: 104

0

主题

0

好友

46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21995
帖子
434
精华
0
经验
461 点
金钱
431 ¥
注册时间
2009-8-2
发表于 2011-2-16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0.001%与0.00001%的失真,你真能听得出多少差别吗?
喇叭的失真是多少?常见的为:5%左右(还是所谓HIFI级的)。功放哪0.001%与0.00001%失真差别能为整个音响系统的失真作出多少贡献?
但是,失真同样为0.001%的两部功放,即使是用同样音源、同样音箱、其音色也可能会绝对不同。
所以适当的有点失真并不怕,反而应该关心是哪一类型的失真其实更重要。就如胆机吧!
哪些极端的指标是个噱头,也是商家想证明我能达到这种技术。
不要因为追求指标而忘了根本啊:音乐!

56

主题

12

好友

6091

积分
     

青铜剑侠 当前离线

小熊猫

Rank: 8Rank: 8

UID
59487
帖子
7499
精华
0
经验
6091 点
金钱
5748 ¥
注册时间
2008-10-20
发表于 2011-2-16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推荐个开环160dB的电路~~~~~~

2

主题

0

好友

37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1900
帖子
344
精华
0
经验
377 点
金钱
322 ¥
注册时间
2006-8-31
发表于 2011-2-16 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声音好坏并不取决于失真。指标中我觉得最能反映成本的是20khz时的隔离度,能大于70db的声音都不会太差

20

主题

1

好友

820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26003
帖子
787
精华
0
经验
820 点
金钱
815 ¥
注册时间
2009-8-19
发表于 2011-2-1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值不值得 先不去管
不过最求极致的精神值得赞赏。

133

主题

4

好友

516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576
帖子
6943
精华
0
经验
5161 点
金钱
5013 ¥
注册时间
2005-11-29
发表于 2011-2-16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失真低的好处了,哪个解晰力,哪个余韵消失得多么自然,哪个聚焦准确,哪个定位精准,哪个堂音丰富,哪个现场感强烈啊!

2

主题

0

好友

921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10760
帖子
933
精华
0
经验
921 点
金钱
935 ¥
注册时间
2009-6-10
发表于 2011-2-16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失真低的好处了,哪个解晰力,哪个余韵消失得多么自然,哪个聚焦准确,哪个定位精准,哪个 ...
卖油翁 发表于 2011-2-16 17:28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人与人之间思维是差距明显的,谬论也可以被当作真理。

0

主题

0

好友

8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91475
帖子
89
精华
0
经验
82 点
金钱
82 ¥
注册时间
2009-3-26
发表于 2011-2-16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hifi8
这东西国内研究所里可以很多

0

主题

0

好友

17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86385
帖子
177
精华
0
经验
172 点
金钱
172 ¥
注册时间
2011-1-2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46楼:所谓“超高阻尼系数”是概念炒作,实际就是大环路深度负反馈,别无他法。
柳暗花明 发表于 2011-2-15 19:48

貌似很多名机输出级都采用多对管并联,甚至有些高达一二十对,估计这个也是取得超高阻尼系数的一个方 ...
jvne 发表于 2011-2-15 20:42


这种HI-END级别的机器,绝不可能是用大环路深度负反馈来达到的超高阻尼系数,也绝不是靠多对管并联,
大于10000的阻尼系数,如果用大环路深度负反馈,开环增益要多少?要并联多少对管?OH MY GOD!
soulution一定是有自己的独门秘技,可惜大家对这个技术秘密完全没有概念,没有头绪~
有没必要追求这么低失真是另一回事,人家就是做到了,人家就是牛B,就可以买个天价!

133

主题

4

好友

5161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

UID
6576
帖子
6943
精华
0
经验
5161 点
金钱
5013 ¥
注册时间
2005-11-29
发表于 2011-2-17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负反馈一点都不可怕,我喜欢!

2

主题

0

好友

377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1900
帖子
344
精华
0
经验
377 点
金钱
322 ¥
注册时间
2006-8-31
发表于 2011-2-1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负反馈实质是用偏差去纠正偏差,在纠正过程中难免会有过补偿(矫枉过正嘛)或欠补偿的情况,偏差越大这种情况越严重,而且纠正的过程会更长。达到平衡时(或称稳态、静态)的偏差称为静差,这静差与开环增益成反比,也就是深度负反馈只能减少静态时静差,对动态时“纠正过程”的品质没直接关系。

我的设想是开环尽量做好,减少动态时的偏差,这样能减少负反馈纠正的力度和时间,负反馈主要用来保证静态工作点。

16

主题

13

好友

478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平平常常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8781
帖子
4163
精华
4
经验
4785 点
金钱
4111 ¥
注册时间
2009-2-6

DIY大赛获奖 DIY大赛冠军

发表于 2011-2-17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真实音箱负载下,我认为失真小的功放一定比失真大的功放好,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不然就是跟科学背道而驰了。但是这里的测量方法却常常被一些商家利用,比如前面一楼的测量数据,既没有给出负载情况,也没有给出输出功率,更没有说明失真测量时的滤波频率,所以这样的数据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多大作用。这些都是商业宣传的需要。一看指标,哇!极品中的极品。
不知你们有没有测量过,一根普通测量用的连接线,受外界干扰所形成的噪声,就足可以把一楼的失真数据整个颠覆,大家可想而知功放要达到这样的失真加噪声水平有多难了吧?
还有一点大家可能也容易忽略,那就是通常厂家测量都用假负载,而喇叭负载情况要复杂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测试数据很不错的机器,听感却不好的原因之一。
对于一楼功放所指出的阻尼系数,我认为也是商业目的,且不说能不能达到这个级别,就算达到了,大家看它并没有给出负载阻抗,而阻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负载阻抗除以输出阻抗,也就是说要吗负载阻抗增大,要吗输出阻抗减小。那么我的功放要是驱动100欧姆的音箱,则比这台功放的阻尼还大,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如果同样是8欧姆,则输出内阻应为0.0008欧姆,这样的内阻我认为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一个继电器的触点可能就不止这个阻抗了,其它引线内阻呢?功率管的输出内阻呢?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大家,指标很重要,但不能让指标给忽悠了。不然就会得出指标无用的结论。

5

主题

3

好友

3867

积分

贵宾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2026
帖子
4996
精华
0
经验
3867 点
金钱
3775 ¥
注册时间
2007-12-11
发表于 2011-2-17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LS DX说到重点了

11

主题

6

好友

494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13510
帖子
4759
精华
0
经验
4945 点
金钱
4731 ¥
注册时间
2010-6-22
发表于 2011-2-17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71楼的观点,我也觉得“厂家”在炒作“概念”。

454

主题

0

好友

3565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11520
帖子
9882
精华
0
经验
3565 点
金钱
2329 ¥
注册时间
2006-8-17
发表于 2011-2-17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买到好的元件再说了

6

主题

3

好友

907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62936
帖子
1051
精华
0
经验
907 点
金钱
899 ¥
注册时间
2010-1-9
发表于 2011-2-17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HI-END级别的机器,绝不可能是用大环路深度负反馈来达到的超高阻尼系数,也绝不是靠多对管并联 ...
李寻花 发表于 2011-2-17 06:44



    看2楼的图,这台机器貌似每声道至少8对管,这个做法至少对提高阻尼系数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0

主题

0

好友

172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286385
帖子
177
精华
0
经验
172 点
金钱
172 ¥
注册时间
2011-1-26
 楼主| 发表于 2011-2-1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同样是8欧姆,则输出内阻应为0.0008欧姆,这样的内阻我认为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一个继电器的触点可能就不止这个阻抗了,其它引线内阻呢?功率管的输出内阻呢?
mzsrz 发表于 2011-2-17 13:29

用深度负反馈的方法,的确是不太可能做到内阻0.0008欧姆,
不过我前面已经说过了,SOULUTION这种HI-END级别的机器,是不会用这种笨笨的方法来达到超高阻尼系数的,厂家也没有必要玩这种超级夸张的炒作,硬要把200的阻尼系数说成10000,否则不是他脑袋生锈了,就是把大家的脑袋都当成生锈了。
何况,Soulution的720前级与710后级在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中双双得奖,Soulution也是极少数敢于公布原厂测试数据的厂商,所以我们不必去怀疑厂家在做些低劣的炒作。

SOULUTION很可能是用某种补偿的方法来达到超低内阻(如有必要,理伦上负内阻也能做得到),不过,至于是什么方法,那是“商业机密”,厂家是不会公开的,否则是自砸饭碗。这种独门秘技,应该不是一般众所周知的提高音质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提出一点头绪,可悲呀。

以下是一些了解Soulution的链接,供大家参考,不要再说别人在炒作什么的了:
http://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14
http://review.u-audio.com.tw/reviewdetail.asp?reviewid=15
http://feature.u-audio.com.tw/featuredetail.asp?featureid=55

2

主题

0

好友

15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0120
帖子
186
精华
0
经验
153 点
金钱
149 ¥
注册时间
2008-4-12
发表于 2011-2-18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路框图
710_schema_850pt.jpg

2

主题

0

好友

153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0120
帖子
186
精华
0
经验
153 点
金钱
149 ¥
注册时间
2008-4-12
发表于 2011-2-18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末级结构:三级达林顿,三肯管
710_720_页面_3.jpg

0

主题

9

好友

31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SRPP

Rank: 4

UID
72365
帖子
339
精华
0
经验
311 点
金钱
311 ¥
注册时间
2009-1-2
发表于 2011-2-18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级放大器.jpg
有时间去仿真一下看或者直接做来听一下看效果如何。

84

主题

0

好友

622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5Rank: 5

UID
131593
帖子
731
精华
0
经验
622 点
金钱
562 ¥
注册时间
2009-9-12
发表于 2011-2-18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那么低失真。。。。。你能保证用耳朵听得出0.1%的失真来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