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785
- 在线时间
- 260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3-6-6
- 阅读权限
- 100
- 精华
- 4
  
- UID
- 78781
- 帖子
- 4163
- 精华
- 4
- 经验
- 4785 点
- 金钱
- 4111 ¥
- 注册时间
- 2009-2-6
|
在真实音箱负载下,我认为失真小的功放一定比失真大的功放好,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不然就是跟科学背道而驰了。但是这里的测量方法却常常被一些商家利用,比如前面一楼的测量数据,既没有给出负载情况,也没有给出输出功率,更没有说明失真测量时的滤波频率,所以这样的数据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多大作用。这些都是商业宣传的需要。一看指标,哇!极品中的极品。
不知你们有没有测量过,一根普通测量用的连接线,受外界干扰所形成的噪声,就足可以把一楼的失真数据整个颠覆,大家可想而知功放要达到这样的失真加噪声水平有多难了吧?
还有一点大家可能也容易忽略,那就是通常厂家测量都用假负载,而喇叭负载情况要复杂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测试数据很不错的机器,听感却不好的原因之一。
对于一楼功放所指出的阻尼系数,我认为也是商业目的,且不说能不能达到这个级别,就算达到了,大家看它并没有给出负载阻抗,而阻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负载阻抗除以输出阻抗,也就是说要吗负载阻抗增大,要吗输出阻抗减小。那么我的功放要是驱动100欧姆的音箱,则比这台功放的阻尼还大,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如果同样是8欧姆,则输出内阻应为0.0008欧姆,这样的内阻我认为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一个继电器的触点可能就不止这个阻抗了,其它引线内阻呢?功率管的输出内阻呢?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大家,指标很重要,但不能让指标给忽悠了。不然就会得出指标无用的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