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29
- 在线时间
- 89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1-19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1
 
- UID
- 70605
- 帖子
- 663
- 精华
- 1
- 经验
- 729 点
- 金钱
- 687 ¥
- 注册时间
- 2008-12-24
|
因为原图就是用的25K电位器加2.7K电阻串联,但是成品化是要改成固定电阻才好,免去调整的麻烦。主要还是担心 ...
海湾大桥 发表于 2009-10-25 23:30 
这个电路,从直流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恒流源电路,即把流过电位器的电流放大B1*B2倍,而流过电位器的电流与输入电压(即滤波器的压差)有关,对一定的功放静态电流,输入电压越高,电位器的阻值应该越大,以维持一定的基极电流。同时,两只晶体管的放大倍数也决定恒流源的输出电流, 所以,楼主实验中得到的电位器数值,只对楼主使用的变压器电压值和滤波器所用的中小功率管的放大倍数适合,如果用在1969等功放电路上,每台功放还得根据实际所用电压作适当调整,这也许就是原电路中为什么用电位器的原因吧。 另外,电位器的阻值越大,滤波的效果越好,C2也可作适当的增减,比如,小到470UF也不会对滤波有大的影响。至于有朋友提议在C2上并联稳压管的问题,我觉得有益无害,只是要适当减小一下这个电位器的阻值,以保证稳压管中有一定的电流,象对1969的电路,可以用电视机中常用的33V稳压管,输出得到31V左右的电压。这个稳压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保证市电电压变化时,功放管的功耗几乎不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