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85
- 在线时间
- 438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5-5-27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1

- UID
- 23733
- 帖子
- 463
- 精华
- 1
- 经验
- 485 点
- 金钱
- 465 ¥
- 注册时间
- 2007-6-17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30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度负反馈灵敏度实验
说明:在LME49810的温度反馈电路的参数条件下测试各种适合做温度反馈的三极管的温度反馈性能。目前我可以找到的做温度反馈三极管有:
1)C4495专用温度反馈三极管
2)C5171
3)D669
4)2N5551
5)S9013
6)S8050
7)C2073
按照49810的数据手册,提供的温度反馈电路的总电流是2.8mA,设计测试电路如下:
提供给三极管和相关电阻的总电流约2.6-3.0mA。
测试方法如下:
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三极管在常温下调至图中的几组初始电压,然后将三极管固定于70℃左右的散热片上(人工加热,温度只能控制在约±5℃范围)稳定后再测晶体管C、E之间的电压。
测试结果如下:
C4495:
常温下 V=2.78V, 70℃时 V=2.35V 下跌0.43V
常温下 V=2.59V, 70℃时 V=2.24V 下跌0.35V
常温下 V=2.50V, 70℃时 V=2.18V 下跌0.32V
常温下 V=2.40V, 70℃时 V=2.10V 下跌0.3V
常温下 V=2.30V, 70℃时 V=2.02V 下跌0.28V
C5171:
常温下 V=2.84V, 70℃时 V=2.45V 下跌0.39V
常温下 V=2.60V, 70℃时 V=2.30V 下跌0.30V
常温下 V=2.50V, 70℃时 V=2.23V 下跌0.27V
常温下 V=2.40V, 70℃时 V=2.15V 下跌0.25V
常温下 V=2.30V, 70℃时 V=2.07V 下跌0.23V
S9013(因封装原因,导热效果不良,因此电压下落滞后较严重):
常温下 V=2.80V, 70℃时 V=2.52V 下跌0.28V
常温下 V=2.50V, 70℃时 V=2.30V 下跌0.20V
S8050(因封装原因,导热效果不良,因此电压下落滞后较严重):
常温下 V=2.80V, 70℃时 V=2.60V 下跌0.20V
常温下 V=2.50V, 70℃时 V=2.35V 下跌0.15V
2N5551(因封装原因,导热效果不良,因此电压下落滞后较严重):
常温下 V=2.80V, 70℃时 V=2.49V 下跌0.31V
常温下 V=2.50V, 70℃时 V=2.26V 下跌0.24V
D669因为尚未拿到,因此还没有测量结果。
结论:
无论专门的温敏三极管还是其它三极管,这个电路的温度调节范围都不太大,整个功放在功率管发热、散热片散热和温敏负反馈调节这三者的平衡中有一个适合的范围,根据使用的散热片的大小,决定了这个电路可以承受的静态电流的一个范围,超出这个可调节的范围的静态电流,尤其是静流偏大的,都可能在功放的常规输出工作中存在失控的风险。后面的调试最好找出这个最大静态偏流的临界值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