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46
- 在线时间
- 12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0-10-13
- 阅读权限
- 50
- 精华
- 0

- UID
- 6236
- 帖子
- 140
- 精华
- 0
- 经验
- 246 点
- 金钱
- 170 ¥
- 注册时间
- 2005-11-8
|

楼主 |
发表于 2009-5-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制作箱体的时间还要很长
面板进了烘箱需用一周多,层板间粘合准备加金属穿钉,准本粘合。
我还要耐心的等待了,先扯点闲篇。
关于DIY被动版箱的调整,有些人强调用听感,有些人强调用测试和计算,我在做箱的经历中弯弯曲曲走了不少弯路,总算有了一些体会,我认为二者均很重要。单元的选择、箱体的设计制作、分频电路的设计与调整、元件的选用、导向与箱内结构的调整等等各个过程都离不开计算与测试,也离不开人的主观听感甚至视觉美感。最后要想造出自己满意的音箱,都是缺一不可。再要有满意的听音效果,则与听音环境、电源处理、器材搭配、线材搭配、甚至片源的选择等因素的配合是缺一不可的。
单说音箱的设计调整过程,我觉得第一步就离不开计算与测量,调整测试各项频响基本满意后,就必须考量实际听感,至少要先经过听取一些有经验的烧友的多数意见,作些初步调整,达到听音要素的基本要求,过后最主要的要经过自己的听音感受再作调整,直道自己满意,这期间自然也少不了频响的测试,但最终满意度还是取决于听感,朋友的和自我的,这里面朋友的听音素质和自我的听音要求尤为重要了。
最后使声音的感觉倾向于现场或倾向于录音监听抑或某些音响场所,再加之个人偏好的音色,所谓英国声、美国声、德国声、乃至中国声或是某种自己的声,或热情的或沉稳的或华丽的等等等等。这时的频响曲线也就不可能是一个标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