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发表于 2009-3-10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先声明:VR是美国的一个HI-END的扬声器制造商,网址:http://www.vonschweikert.com/,他的老板Albert Von Schweikert 建立这个牌子大概三十多年了,设计了很多很不错的扬声器,这是他08年在audioanalyst的一篇关于扬声器设计的文章,涉及到喇叭的失真、音色还有单元的选择等等,有些观点还是很新颖的,但是他毕竟也还是个商家,关键的有些东西并没有说,而且有些东西也许还值得商榷,我大概翻译了一下大家看看吧,砖头不要拍向我就行

原文链接:http://www.theaudioanalyst.com/o ... e_servo_control.htm
VR-4SR_front_LG.jpg
vr5anni.jpg
20085117362678.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20 威望 +1 魅力 +2 贡献值 +1 收起 理由
maodoubao + 2 很给力!
okra + 20 + 1 + 1

查看全部评分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声器的失真与音色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工作,试图重新审视一个我

几年前就发现的问题,在2003年或2004年,当你对VR4-geniii喇叭进行测评的时

候,我们就在一起讨论过单元的组合和消除失真的问题,当时我发现了一种书本

上没有提到过的失真类型:由于音盆的非线性导致波相扭曲而产生的波形失真,

当你试听一对喇叭时,当喇叭的音圈在磁隙里运动,单元将电信号转化为声压时

,会产生各种可辨别的失真,在所有的这些电-声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失真里面,最

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瞬态特性”和“音色”的组合,各种不同尺寸的单元由于

音盆结构和磁路结构的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综合起来看,一个箱体的不同单

元负责不同频率的声音的重播,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不同单元

发出的不同声音组合成一个连贯一致的声音画面

通过对实际的电-声转换过程进行观察取样,我发现重播的声音波形实际上被扭曲

了,原因有很多,单元的非线性,错误的分频器设计还有箱体的反射衍射等等,

这些种种原因引起的波形失真虽然是可以听到的,但是很难去测量,而且有时候

这种失真反而会被当作一种必须的音色渲染。传统的失真检测办法(比如检测功

放用到的那些)并不能检测这些渲染出来的音色,因为它和谐波失真或者瞬态互

调失真都没有关系,我们谈论的是“声压传递时波向的扭曲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动伺服控制

大概在一年以前,我研究出一种“被动伺服控制”线路,可以部分补偿这个波形

失真,它主要是通过对时间相位的调整而达成的,因为我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照

片来研究波形实际传播过程中的扭曲现象,我可以通过这个线路对进入单元的信

号进行“事先处理”,这个线路的设计需要对单元的瞬态响应和瀑布图有深刻的

了解(即单元的前沿特性和后延特性)。

失真的测量

下面是瑞典一家hifi杂志对VR4的瀑布图测量,(中间一段是对他产品的吹捧),

虽然这些测量很重要,但是实际上光凭这些测量也无法描述一个箱子的实际的声

音,但是什么才是最终的可以描述声音的测量呢?

我的观点是:“现实与喇叭的AB测试”才是描述声音最终的办法,是否和原音一

致?无论是人声,吉他还是你摇动你的钥匙发出的声音?我的办法是采用了各种

各样不同的MIC录音,然后进入喇叭和原音进行对比,最贵的我用了德国制造的电

子管供电的DICK BRAUNER的mic,价值25000美元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音盆的选择

当我发现了波形失真这个问题后,我就在想办法如何降低这种失真,其中最关键

的就是控制音盆的运动,我一般都会选择高刚性和轻质的音盆,但是要注意避免

用那些有很高的分割振动(高Q谐振)的单元,这些单元的声音并不好,比如那些

金属盆或者陶瓷盆单元,都必须采用专门的滤波线路,这也是我为什么拒绝了百

分之九十九的硬顶高音或者陶瓷中音单元,因为它们会有振铃现象,滤波器并不

能控制这些有害的谐振,它只是在谐振峰频率处降低了输入信号强度(增大了输

入阻抗?),这些所谓的“吸峰”线路并不能控制振铃现象的发生

一般来说我选择低音都会从SEAS的黄金系列选择,因为它的高刚性音盆,独特的

音圈,顶板和支撑设计带来的低失真特性

对最重要的中音单元,我选择的是法国的AAC,就是以前的Audax,它采用全新的

复合音盆,轻质而且刚性很好,而且任何频率下都没有振铃现象,通过瀑布图也

没有发现有隐藏的能量堆积

高音~~我还没有发现有比古老的丝膜球顶单元更好的,这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

SCANspeak的尖鼻子,这个单元是我听过的最干净的高音,比钻石的还要好!虽然

我也很喜欢带式高音,但是它们的离轴不是很好,而且下限较差,所以如果搭配

一个大尺寸的中音会比较麻烦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单元和箱体产生的的“瞬态响应”和“波形失真”的结合(kao怎么这么拗口)


为了降低失真,“合成出”一个类似点声源的扬声器系统(类比一个全方位无指

向的MIC录音系统),我发现必须要设计一个特定的线路来降低波形失真,同时并

补偿高低音单元在电—声转换中的不平衡,另外还必须保证不同频率的声音可以

协调的重播出来而不产生额外的失真,特别是当声音经过一个复杂的分频线路的

时候

我的解决办法是在分频线路中加入“伺服控制”,对信号提前进行预处理,明确

什么会导致失真,而且发生以后会是什么样,事先声明这项技术不是我发明的。

一家日本的功放公司的科学家们在20年前就采用了这种“前馈”线路来降低功放

的失真(目前知道的就是雅马哈的负阻放大器技术~?),我只不过将它改进应用

在扬声器系统中,这个技术将会提前预知到“失真”,并且提前进行修正,本质上讲就是一种伺服控制系统,但是它是在失真发生前作用,而不是发生后,举个例子:如果你在音圈上装一个运动传感器,然后建立一个反馈控制系统来阻止音圈的非线性运动,但那时音圈“已经”进入非线性状态了!你已经听到了失真的声音了,但是~~这个技术在低频段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像INFINITY和VELODYNE已经采用过了

我是先发现,然后验证,最后来设计一个带有“预均衡”线路的分频器,设计办法很古老:用我的脑子想,很多其他领域的科学家都认为“人工设计”是一种远古的艺术,计算机软件可以搞定一切,把散乱的音乐信号通过合理的分频器然后重新组合,但是不行!没有任何的软件或者声卡可以教会一个人去设计一个好的扬声器(但是可以帮助),这需要多年的经验、学习研究和一些好的想法或者思考过程


伺服控制系统是怎么工作的

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实际是通过检测音盆运动的反电动势来实现的,而不是检测
音盆的运动,实际上这个线路和Zobel阻抗校正线路很类似,这个线路不是直接接
在信号通路,而是串在负极一端,即喇叭到功放的负极这一路,这样我们就有一
个“正确”的信号进入分频器,然后可以与转换后的信号进行对比,这是个简单
的工作(如果你知道怎么做的话),就是设计一个比较线路来均衡转换过程产生
的失真偏差信号,注意我并不只是均衡单元的阻抗,它优化了整个的分频器架构,使低音,中音和高音融合到一处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速度控制???

由于单元的运动部分(音圈、音膜等)具有不同的机械反应和电气反应,所以每
一个单元无论是高音或者是低音,它的“瞬态响应”都是不一样的,理想状态下
,必须要有一种办法使一个音箱里不同的单元“同时”动作起来,就像一个全频
单元那样。由于高音单元的振动质量较小,所以它的波形产生速度要快得多,很
容易想象高低音单元的响应速度是不一样的,在分频点频率处,较重的低音音盆
并不能像高音单元那样快速的加速与减速,你没办法使低音加速,除非你用一种
主动的推拉驱动系统来实现,但是那样就太复杂而且很昂贵,我的办法是把高音
单元的速度减下来和低音一致(just kidding, but barely什么意思?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分频器设计来均衡瞬态响应

原理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改变分频器的Q值从而对相位进行移位,由于信号在
抵达喇叭单元之前是需要进入分频器的,如果你够厉害,就可以通过分频设计对
信号进行预先“整形”,你需要对电路有深刻的了解,比如电容是如何储存信号
能量,电容和电感是如何作用从而对整个的期望曲线发生影响等等
在分频电路和喇叭的驱动系统中,其实存在两种阻抗:真实的和虚拟的阻抗,如
果你了解了电容和电感从原理上是如何使相位超前或者滞后的,你就可以通过改
变分频的设计来“整形”信号曲线和分频器的滚降(增益)来得到一个“可控的
信号”,将不同瞬态响应的单元组合使之发出一个同步的信号
(laker:这是在讲电相位吧?)


分频器的Q值的调整主要是基于通过调整“滚降”的形状,使
不同频率的信号达到一种同步连贯的结果,当音圈进行电-声转换时,你不光需要
考虑分频器产生的相位超前或者滞后,也还要考虑单元本身在电-声转换过程中产
生的相位偏差,这里就用到了我的专利技术啦(开始吹了),我从1976年就开始在CALtech(是不是加州理工?)研究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已经32年了,我不想把所有的秘密都揭示出来,有些目前还是专利。

最后一段是对他产品的吹捧,什么有史以来最线性的扬声器等等~~懒得翻了

结论:这话就搁这了,谁要是不信我这个设计,去买一对我的产品,好好听听,然后你就信了(我靠

全文完~~最后我想说一句:感谢金山词霸

1

主题

0

好友

654

积分

职业侠客 当前离线

本头像来转自CCTV新闻网

Rank: 5Rank: 5

UID
25006
帖子
608
精华
0
经验
654 点
金钱
563 ¥
注册时间
2007-7-23
发表于 2009-3-10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 再编辑 哈哈

以后改出版吧
英问太强

0

主题

1

好友

1244

积分

侠之大者 当前离线

Rank: 6Rank: 6

UID
29090
帖子
1604
精华
0
经验
1244 点
金钱
1218 ¥
注册时间
2007-10-18
发表于 2009-3-10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kerblue 于 2009-3-10 16:02 发表
累死我了,脑细胞死了一大半,还有一半没翻完~~发牢骚顺便占位

很好看,加油。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397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8370
帖子
462
精华
0
经验
397 点
金钱
397 ¥
注册时间
2008-3-24
发表于 2009-3-1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8

主题

1

好友

1060

积分
     

认证会员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28894
帖子
25173
精华
0
经验
1060 点
金钱
1046 ¥
注册时间
2007-10-16

认证会员

发表于 2009-3-1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

2

主题

0

好友

251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王八克星

Rank: 7Rank: 7Rank: 7

UID
50511
帖子
2745
精华
3
经验
2512 点
金钱
2378 ¥
注册时间
2008-8-11

论坛贵宾

发表于 2009-3-10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的很快哦!

赞一个!
头像被屏蔽

19

主题

0

好友

973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3506
帖子
957
精华
0
经验
973 点
金钱
917 ¥
注册时间
2008-1-6
发表于 2009-3-10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主题

0

好友

84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42007
帖子
166
精华
0
经验
84 点
金钱
80 ¥
注册时间
2008-5-1
发表于 2009-3-10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顶

20

主题

1

好友

401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5190
帖子
306
精华
0
经验
401 点
金钱
284 ¥
注册时间
2006-11-26
发表于 2009-3-10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感谢!

86

主题

12

好友

4060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5550
帖子
27542
精华
1
经验
4060 点
金钱
3675 ¥
注册时间
2007-8-6
发表于 2009-3-10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谢谢LZ
学习
头像被屏蔽

22

主题

349

好友

1081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在线看片:www.sanwz.com

UID
19633
帖子
1539
精华
0
经验
1081 点
金钱
973 ¥
注册时间
2007-3-4
发表于 2009-3-10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8

主题

2

好友

3799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Rank: 8Rank: 8

UID
11979
帖子
3951
精华
6
经验
3799 点
金钱
3381 ¥
注册时间
2006-9-3

社区贡献 论坛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在家懒得翻了,明天再把剩下几段贴上去,回看一下,“实际上这个线路和Zobel阻抗校正线路很类似”?难道就是在喇叭的负极端(或正极端,当反接时)串一个RC的并联电路?是否具有通用性呢?大家研究一下吧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3433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37058
帖子
15836
精华
0
经验
3433 点
金钱
3423 ¥
注册时间
2008-3-10
发表于 2009-3-10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主题

0

好友

372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7920
帖子
295
精华
0
经验
372 点
金钱
254 ¥
注册时间
2006-3-4
发表于 2009-3-10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玩hifi英文不好,也是巨大的阻碍,很多国外先进的思想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