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9423
帖子
163
精华
0
经验
0 点
金钱
11 ¥
注册时间
2009-2-9
发表于 2009-3-14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79

主题

1

好友

2616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广东深圳

Rank: 8Rank: 8

UID
141
帖子
5532
精华
0
经验
2616 点
金钱
2644 ¥
注册时间
2004-3-24
发表于 2009-3-1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奇怪啦
肯定哪个元件坏啦

难道测试不出来
把不正常那边的元件拆下来一个个测量,还真邪啦!----这样肯定能找出来问题

不行一个个换,一定也会找到原因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453
帖子
336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ifidiy 于 2009-3-14 22:37 发表
真奇怪啦
肯定哪个元件坏啦

难道测试不出来
把不正常那边的元件拆下来一个个测量,还真邪啦!----这样肯定能找出来问题

不行一个个换,一定也会找到原因

真倒楣呢
剛剛換TL431時就把半片焊點給弄掉了,也沒法三點一起解焊,唯有把原先的TL431直接給報廢了
裝拆太多零件的話...實在有擔心。

沒有其他辦法嗎...?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453
帖子
336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在只好把所有點的電壓都測下...
看看這能不能找題所左。

因為偶的解銲手工太差了,怕把所有元件都解焊的話,會弄壞PCB

头像被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禁止发言 当前离线

UID
79423
帖子
163
精华
0
经验
0 点
金钱
11 ¥
注册时间
2009-2-9
发表于 2009-3-15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453
帖子
336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loy 于 2009-3-15 10:44 发表
拆焊一定要有吸锡器

有吸錫泵,但不太會用,吸很多次才吸到,這時已把銲點弄走了一半...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453
帖子
336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BC550 換成另一顆新的BC549...結果還是一樣...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453
帖子
336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把TIP42 和 NE5532換了。
結果還是一樣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453
帖子
336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ifidiy 于 2009-3-8 19:52 发表
检查TIP42那边的元件

除了那顆穩壓管 和 電阻電容,
基本上可以換的,都給換掉了。
給果還是一樣...

379

主题

1

好友

2616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广东深圳

Rank: 8Rank: 8

UID
141
帖子
5532
精华
0
经验
2616 点
金钱
2644 ¥
注册时间
2004-3-24
发表于 2009-3-1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干脆把整个负半周元件换一次
不可能没有元件损坏!
要是我一定找出原因来,不可能这么邪呼的

你测试三级管全部正常??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453
帖子
336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ifidiy 于 2009-3-15 19:34 发表
你干脆把整个负半周元件换一次
不可能没有元件损坏!
要是我一定找出原因来,不可能这么邪呼的

你测试三级管全部正常??

不過負電壓部分的全部三極管都換過了,還是不行啊...

379

主题

1

好友

2616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广东深圳

Rank: 8Rank: 8

UID
141
帖子
5532
精华
0
经验
2616 点
金钱
2644 ¥
注册时间
2004-3-24
发表于 2009-3-1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可能
不可能有这么奇怪的问题!

109

主题

1

好友

8012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论坛版主

Rank: 8Rank: 8

UID
6
帖子
6498
精华
17
经验
8012 点
金钱
1636 ¥
注册时间
2004-3-16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发表于 2009-3-16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负电源部分的运放可能有问题。现在这个运放的+输入端的电位比-输入端的电位高,运放的输出端理应输出高电平,现在是低电平。

试换一下运放。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453
帖子
336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鬼头 于 2009-3-16 02:07 发表
负电源部分的运放可能有问题。现在这个运放的+输入端的电位比-输入端的电位高,运放的输出端理应输出高电平,现在是低电平。

试换一下运放。

NE5532 和 OPA2604 也試過了。
結果還是一樣... ...

109

主题

1

好友

8012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论坛版主

Rank: 8Rank: 8

UID
6
帖子
6498
精华
17
经验
8012 点
金钱
1636 ¥
注册时间
2004-3-16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发表于 2009-3-17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5236987410 于 2009-3-16 21:23 发表

NE5532 和 OPA2604 也試過了。
結果還是一樣... ...

上面图标出来的运放第1脚电压应是你在换运放前测的,.

如果换运放后,第1脚的电压还是接近为-20V.并且3脚的电位仍是比2脚的电位高(即2脚的负电压值更大),那么就试断开运放与Q2的b极连接.再检查一下.

如果第一脚的电压仍是接近为-20V,那么还得换运放,因为运放的工作仍是反常.如果电压接近为0V,那么问题就出在Q2及后面的元件上或连线上.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453
帖子
336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鬼头 于 2009-3-17 08:37 发表

上面图标出来的运放第1脚电压应是你在换运放前测的,.

如果换运放后,第1脚的电压还是接近为-20V.并且3脚的电位仍是比2脚的电位高(即2脚的负电压值更大),那么就试断开运放与Q2的b极连接.再检查一下.

如果 ...

這句不太明白,上面的圖,3腳是-17.7V,2腳是-17V(3腳負電壓的量值較大)
這是2腳的電位高,還是3腳的電位高?

連接住Q2 B極的,是指OP的1腳嗎?
剛剛用了NE5532測試。
把OP的 1腳弄起(即1腳不接PCB),再把OP插在電路上,OP的1腳 對地電壓 依然是-20.4V左右。
這是代表OP不正常嗎?
不過 用了3顆NE5532 和 一顆OPA2604 交替測試。
雖然沒有續次測試OP各腳的電壓,但最後輸出電壓一樣是23.4V左右。

(一會兒再試試換掉3.9V穩壓管,但找不到與套件中完全相同的,只找到圖中這款,都可以直接代替嗎?大顆的好還是細顆的好?)
08.jpg

109

主题

1

好友

8012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论坛版主

Rank: 8Rank: 8

UID
6
帖子
6498
精华
17
经验
8012 点
金钱
1636 ¥
注册时间
2004-3-16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发表于 2009-3-18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5236987410 于 2009-3-17 17:57 发表

這句不太明白,上面的圖,3腳是-17.7V,2腳是-17V(3腳負電壓的量值較大)
這是2腳的電位高,還是3腳的電位高?

噢,我看漏了你原标有2脚和3脚的电压。按图中的3腳为-17.7V,2腳为-17V,这种情况就是2腳的電位比3脚高。运放正常工作,也由于2脚电位高,所以运放输出端的电压接近-24V。换言之,若测量没问题,则运放工作是正常的,而不正常的地方是2脚电位高——由于后面的电路受运放控制,若测量准确的话,如果不解决这个2脚电位反常偏高的问题,你再怎么弄后面的3。9V稳压管和那2只三极管,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2脚电位比3脚电位高,这个不正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一是测量本身的误差问题,比如你用灵敏度不够高的指针表去测量而造成。二是R12、R13、R14这三只电阻可能有问题。

所以,你最好换用数字表,再测一下2脚和3脚的电压。若没有数字表,就直接用指针表的两个表笔分别接2脚和3脚进行测量。

1、若情况没变,仍是2脚的电位高,则检查R12、R13、R14。
2、若测量表明,实际上2脚电位低于3脚电位,则运放的输出端(1脚)之前的电路基本上是正常,需要重要检查Q2及后面的三极管、二极管等元件。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453
帖子
336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鬼头 于 2009-3-18 07:25 发表

噢,我看漏了你原标有2脚和3脚的电压。按图中的3腳为-17.7V,2腳为-17V,这种情况就是2腳的電位比3脚高。运放正常工作,也由于2脚电位高,所以运放输出端的电压接近-24V。换言之,若测量没问题,则运放工作是 ...

是用數字錶測的。
即3.9V穩壓管沒有問題?
但R12兩端的電測差 (-2.5V和-17.7V)是什麼地方造成的?這裏比較奇怪...

109

主题

1

好友

8012

积分

超级版主 当前离线

论坛版主

Rank: 8Rank: 8

UID
6
帖子
6498
精华
17
经验
8012 点
金钱
1636 ¥
注册时间
2004-3-16

元老级 社区贡献 优秀设计

发表于 2009-3-19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5236987410 于 2009-3-18 13:21 发表


R12兩端的電測差 (-2.5V和-17.7V)是什麼地方造成的?這裏比較奇怪...

对.如果你是数字表测的,R12的电压差确实是反常的,R13(-4.5V和-17V)的压差也是反常的.因为运放输入端的电流很小,绝不会有1mA这么大——按你测的数据,R12和R13流过的电流均超过1mA(17V减去4.5V得到12V,再除以10K计得1.2mA).

所以,你现在要重点做的事,就是围绕这个反常现象,检查R12和R13的阻值及其连接。先不用管运放1脚以后的那些三极管、二极管等。

如果不方便检测R12和R13的阻值,可以临时用导线直接短路掉这两只电阻(这个稳压电源仍可以正常工作的),看一看情况有无没化,电源能否有正常输出了——其中短路R2后,看一看-17。7V能不能变回正常时的-2。5V。

0

主题

0

好友

180

积分

论坛游民 当前离线

Rank: 3Rank: 3

UID
34453
帖子
336
精华
0
经验
180 点
金钱
180 ¥
注册时间
2008-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鬼头 于 2009-3-19 08:40 发表

对.如果你是数字表测的,R12的电压差确实是反常的,R13(-4.5V和-17V)的压差也是反常的.因为运放输入端的电流很小,绝不会有1mA这么大——按你测的数据,R12和R13流过的电流均超过1mA(17V减去4.5V得到12V,再除以 ...

電壓那邊的所有電阻都已經測過了數次(包括R12,R13,但是直接在PCB上面測)
都沒有問題的,電阻和標示值相若,與正常工作(正電壓部分)那邊一致。

以R12(10K)為例,根據電路圖,在OP那端 除了接 OP的3腳 外,就只有C5了,C5另一端是接地的。
除了OP外,還有其他元件會令到R12另一端有-17V的電壓嗎?

本人菜鳥,不懂OP的運作原理,也不知這還有否其他因數導致。
但這-17V的電壓,有可能是OP引入的嗎?
如果是OP的話,有沒有可能會和1腳附近的元件有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