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51

主题

6

好友

3752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79936
帖子
3695
精华
0
经验
3752 点
金钱
3629 ¥
注册时间
2020-6-25
发表于 2025-10-3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大师,敢不敢以此19、20楼内容发一贴,鄙人立马来踢馆

100

主题

3

好友

238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真想冬眠…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286
帖子
2610
精华
0
经验
2386 点
金钱
2026 ¥
注册时间
2006-1-17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问一下,小信号参数是在测量阻抗峰之后软件就计算出来的吗?

2

主题

13

好友

28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805
精华
0
经验
2854 点
金钱
280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0-3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摇滚铁心 发表于 2025-10-31 11:17
谢谢!问一下,小信号参数是在测量阻抗峰之后软件就计算出来的吗?

小信号是调整测量套件音量大小得到。

2

主题

13

好友

28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805
精华
0
经验
2854 点
金钱
280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0-3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喇叭在箱体上的频响曲线:
测量距离0.7米,高度1.2米;
没有反射影响的窗口时间用下式计算,是5.3ms:
Snap2.jpg

时间窗20毫秒,对应50赫兹,则100赫兹以上是含反射因素的真实曲线,目的是看一眼曲线,好确定障扳跌落的补偿量:
Snap1.jpg
差不多需要中频衰减6分贝进行补偿。
一阶滤波器的衰减斜率与障扳跌落斜率相当,低通滤波器采用一阶。
箱体宽度(W)0.22米,补偿-6分贝是1频程,频程数N=2^1,喇叭阻抗6欧,则低通电感量L=1.1*Z*N*W=2.9mH

低频滚降斜率由Qtc决定,是设计、调整出来的,则二分频设计不需要低频部分的曲线载入分频器设计软件,用5ms时间窗测量即可:
Snap3.jpg

高音在箱体上的频响:
Snap4.jpg

把2只喇叭的阻抗曲线载入分频器设计软件并模拟得到总频响曲线:
Snap5.jpg

高通增加LR轮廓电路和-4dB衰减器的曲线:
Snap6.jpg
这种曲线形状基本是我喜欢的,(可以改变轮廓电路元件值和衰减量改变曲线形状)。

测量得到音箱的总阻抗曲线,左边的峰是喇叭在箱体上的谐振频率Fc,通过LCR网络抹平:
Snap7.jpg

Snap8.jpg

。。。。。。

2

主题

13

好友

28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805
精华
0
经验
2854 点
金钱
280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0-3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5-11-1 08:46 编辑

LR网络特性:
Snap1.jpg
它是并联LCR的变形电路,图中的R2阻值为无穷大,等效C不存在。
Fo取值为最高处与开始跌落交界处附近频点,不是很严格。
前面电路中Fo取12000Hz,约需要衰减16分贝,则R=18欧,L=0.96mH:
Snap2.jpg

相邻单元相位差(二喇叭的发声时间差):
Snap3.jpg
观察分频响曲线差为-10分贝的带宽相位差情况即可,约900---2500Hz。
分频交叉点处相位曲线接近重叠,-10dB带宽内相位线也基本重叠,表示相位差很小(允许相位差θ=0.045f)。

相位展开能看得更清楚些:
Snap4.jpg
900--2500赫兹的相位线基本重叠,表示相差很小。

可以在导出的频响曲线的文本文件中读取精确相位值。

也可以看分频交叉点到总频响曲线的分贝数大致判断此处相差。
例如,把低音喇叭响箱内移动50毫米,交叉点到总频响曲线的增益大概是3分贝,反余弦得到相差θ=2*cos^(-1)(-3/20)=90度,交叉点约1100赫兹允许相差θ=0.045*1100=50度,90度超标了;同理,其它频点也可以如此判断,麻烦些:
Snap5.jpg



2

主题

13

好友

28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805
精华
0
经验
2854 点
金钱
280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1-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感:
至少低通电感要使用磁力线分布均匀的“衡擎力”电感,空心电感按下式计算:
Snap1.jpg
电感内阻R=6.28*L/Qms^2
本例,L=2.9mH,Qms=4,电感内阻R=1.1欧,
骨架尺寸为35*17.45mm,线径为0.92mm,匝数为256匝。

绕制工具:
Snap10.jpg

Snap11.jpg
手头没有直径0.92的线,就不绕线圈了。

若用磁芯电感,要求磁芯直径不小于1/2磁芯长度。先在磁芯上绕一定匝数的线圈,测量电感量,再测量空心线圈电感量,相除得到磁通量的倍数值,然后按电感量/磁芯倍数计算并绕制空心电感,这需要根据磁芯尺寸通过基本计算式导出设计计算式。
基本公式:
Snap12.jpg

公式推导范例:
Snap12.jpg





















Snap2.jpg
Snap4.jpg
Snap8.jpg
Snap7.jpg
Snap1.jpg
Snap3.jpg
Snap3.jpg
Snap5.jpg

100

主题

3

好友

238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真想冬眠…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286
帖子
2610
精华
0
经验
2386 点
金钱
2026 ¥
注册时间
2006-1-17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个例子里不用粘橡皮泥的?能直接得出喇叭参数?

2

主题

13

好友

28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805
精华
0
经验
2854 点
金钱
280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1-1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摇滚铁心 发表于 2025-11-1 12:58
你这个例子里不用粘橡皮泥的?能直接得出喇叭参数?

19楼图里有负重30.4g。

2

主题

13

好友

28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805
精华
0
经验
2854 点
金钱
280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1-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例子中缺少真实分频器,所有不能测量音箱最终的频响曲线和失真。

倒相箱设计、调整方法与闭箱道理一样,区别在闭箱的设计指标是Qtc和Qmc,倒相箱的设计指标是H、α和Qmc,用到的计算式:
Snap1.jpg

Snap2.jpg

Snap3.jpg
公式使用方法:
测量得到如下图阻抗曲线,把相关参数代入计算得到箱体的H'、α'值,要求H'≈H,α'≈α,Qmc≈Qms。
QL’是音箱的瞬态。
倒相管设计用下面二条公式:
Snap5.jpg

Snap4.jpg
Dmin是倒相管的最小口径。要求管子口径尽可能大,以减少频率泄露。

辐射盆箱本质是倒相箱,区别在倒相管放不下时用辐射盆替代,箱体设计需要查表得到H、α值。
辐射盆选择有以下要求:
1,辐射盆的Qms值≥单元的Qms
2,辐射盆的Xmax值≥单元的Xmax
3,辐射盆口径与Fb关系:Fb'=Fb*(辐射盆面积/单元面积)^0.94,其中,Fb'是新的辐射盆谐振频率,Fb是设计值。
附加质量计算式:
Snap6.jpg
Mmr=0.000404*D^3,Mmr是空气负载,D是辐射盆振膜直径。

100

主题

3

好友

2386

积分

罗宾汉 当前离线

真想冬眠…

Rank: 7Rank: 7Rank: 7

UID
7286
帖子
2610
精华
0
经验
2386 点
金钱
2026 ¥
注册时间
2006-1-17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讲讲测Qts的密闭箱法吗?附加质量法能找到。密闭箱法没见有人用呢?

2

主题

13

好友

28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805
精华
0
经验
2854 点
金钱
280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1-2 23:39 来自手机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5-11-2 23:43 编辑


顺性法中,闭箱是用Vas=((Fc/Fs)^2-1)获得TS参数,任意大小箱体都行,比较简单;
倒相箱是用H'=H,α'=α获取TS参数,这个在IEC60268-5-2007中叫“箱体适合扬声器尺寸及预期用途”,用Vas=Vb*α得到TS参数;
这两种顺性法获得的TS参数,闭箱误差最大,需要用N个不同容积的箱体得到N组TS参数,然后用Qms=Res*(Mms/Cms)^0.5/(BL)^2验证找出有效的那组参数。

在不同纬度下,物体的质量差异很小,只要附加质量(m)不是太小(满足Fm在0.7Fs附近),纬度不同(包括海拔)导致的质量差异便可忽略,所得TS参数最精确。
质量法原理:
Fs=1/(2π(Mms*Cms)^0.5) ..........①
Fm=1/(2π((Mms+M)*Cms)^0.5).......②
①/② :
Fs^2/Fm^2=1+(M/Mms)
Mms=M/((Fs/Fm)^2-1)

Cms=1/((2πFs)^2*Mms)
Vas=0.00142*Cms*Sd^2(Vas:升;Cms:牛/毫米;Sd:平方厘米)









13

主题

4

好友

2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59492
帖子
210
精华
0
经验
210 点
金钱
184 ¥
注册时间
2009-12-29
发表于 2025-11-6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你好三分频测量麦克风对正什么地方

2

主题

13

好友

28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805
精华
0
经验
2854 点
金钱
280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1-6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xzj1976 发表于 2025-11-6 19:32
老师你好三分频测量麦克风对正什么地方

只要总频响曲线形状不出现原则性问题,平坦的、不平坦的没有谁优谁劣,所以它在音箱系统中的权重最低,为此,音箱的频响曲线不在音箱的评测项目中。
既然频响曲线的优先级别最低,测量方式便是宽泛的了,可以轴线方式,也可以在相邻单元之间,当然还可以是偏轴N度等(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使用偏轴曲线设计分频器)。
要求严格的地方是:为了测量获得尽量准确的相位曲线,要求测量距离差不超过±2mm,这大约是各频点允许相位差的10%,显然,移动麦克风的次数自然越少越好。
以1000赫兹频点为例,允许相位差θ=0.045*1000=45度,根据距离S=344000*θ/(360*f),测量距离4毫米误差对应的相位差θ=360*1000/344000=4.18度,约是45度的1/10,这样,允许相位差约剩下40度了。同理,若测量距离差为±10毫米,允许相位差近一半被“吃掉”了,导致分频器的设计难度会增加很多。

13

主题

4

好友

210

积分

业余侠客 当前离线

Rank: 4

UID
159492
帖子
210
精华
0
经验
210 点
金钱
184 ¥
注册时间
2009-12-29
发表于 2025-11-10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yyf901 发表于 2025-10-30 17:15
您好。
好多年没碰音箱,除了小二十年前的山寨猛牌音箱外,手头没啥材料,只能用它设计闭箱了,期间会 ...

老师你好:为了降低二次失真,需要对喇叭插入RC网络进行阻抗补偿:
先找到阻抗峰后第一个纯阻点的频率,本例是234Hz(写作F1),然后找到234---20KHz  1/2。。。
这个纯阻点的频率234Hz是怎样得到的

2

主题

13

好友

2854

积分

罗宾汉 当前在线

Rank: 7Rank: 7Rank: 7

UID
829798
帖子
2805
精华
0
经验
2854 点
金钱
2803 ¥
注册时间
2017-3-24
发表于 2025-11-10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f901 于 2025-11-11 06:57 编辑
xzj1976 发表于 2025-11-10 16:55
老师你好:为了降低二次失真,需要对喇叭插入RC网络进行阻抗补偿:
先找到阻抗峰后第一个纯阻点的频率, ...


阻抗峰之后第一个0相位对应的频率:
Snap1.jpg
上图中F1=143.5Hz;0相位对应的阻抗是标称阻抗Z=6.99欧(纯阻);阻抗峰0相位对应的频率是谐振频率Fs。

阻抗曲线左侧单调上升部分呈现感性抗,这部分曲线的光滑度代表振动系统顺性(顺性抗)的变化情况,光滑度差有波纹代表顺性有突变;
阻抗曲线左侧单调下降部分呈现容性抗,这部分曲线的光滑度代表振动系统质量(质量抗)的变化情况,光滑度差有波纹代表质量有突变;

扩展内容:
测量得到每个频率对应的相位和电容值,阻抗曲线便依据下图原理描点得到:
Snap2.jpg

音箱设计的重点是了解阻抗曲线,如,箱体漏气、分频器设计是否存在缺陷都会表现在阻抗曲线形状上。当阻抗曲线上每个频点的相位都趋于0,表示音圈以趋于纯阻态工作,对电声转换的品质不言而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鄂ICP备2025138941号-3 ICP证:鄂B2-20130019 公安局网监备:420100007348 邮箱:1343292467@qq.com )

GMT+8, 2025-11-24 06:12 , Processed in 0.17041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